朱維群 金 峰
(浙江省富陽市銀湖街道受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富陽311400)
清熱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
朱維群 金 峰
(浙江省富陽市銀湖街道受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富陽311400)
目的 觀察清熱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方法 7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清熱解毒湯治療。兩組療程均為4周。對比分析兩組治療后心絞痛癥狀療效、心電圖療效、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和血脂水平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心絞痛癥狀總有效率91.43%高于對照組的71.43%(P<0.05),治療組心電圖總有效率85.71%亦高于對照組的62.86%(P<0.05)。治療前,兩組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差別不大(均P>0.05)。兩組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治療后較治療前下降(均P<0.05),且治療組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改善優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前兩組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差別不大(均P>0.05)。兩組治療后HDL-C均較治療前明顯上升,TG、TC、LDL-C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均P<0.05),且治療組HDL-C、TG、TC、LDL-C改善優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清熱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冠心病心絞痛 清熱解毒湯 西藥
隨著人們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加,冠心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冠心病是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在嚴重的冠狀動脈硬化基礎上,心肌需血與冠狀動脈供血之間出現矛盾,致使心肌急劇缺血、缺氧而產生的一種臨床綜合征[2]。冠心病心絞痛發作頻繁,若不能采取有效合理的處理手段,很容易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目前治療本病以西醫治療為主,但是許多研究表明,西醫療效未達到預期水平[3]。近年來,隨著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治療本證療效確切[4]。本文旨在觀察清熱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1981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5]中關于冠心病心絞痛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相關標準。臨床癥狀表現為胸痛、胸悶、心悸、氣短、乏力、面色少華、自汗、舌質暗或有瘀斑或紫暗、脈沉弦。納入標準:均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中醫和西醫診斷標準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年齡40~80歲者;每周心絞痛發作2次以上者。排除標準:不符合上述標準者;對本組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心、肝、腎等功能異常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浙江省富陽市銀湖街道受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5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齡43~79歲,平均(59.18±6.47)歲;病程2~14年,平均(8.47± 1.85)年;其中穩定型心絞痛29例,不穩定型心絞痛6例。治療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41~78歲,平均(60.52±7.14)歲;病程1~15年,平均(8.79±1.92)年;其中穩定型心絞痛患者31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疾病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擴冠、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等對癥治療。口服拜阿司匹林(生產廠家為上海寶龍藥業有限公司;規格為25mg;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31022886)100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生產廠家為武漢中有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123064)20mg,每日1次;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生產廠家為湖北明和藥業有限公司;規格為40mg;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0980286)50mg,每日1次;發作期給予硝酸甘油(生產廠家為修正藥業集團四川制藥有限公司;規格為0.5mg;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61022976)0.3~0.6mg,舌下含服。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清熱解毒湯:金銀花20 g,黃芩20 g,菊花15 g,黃芪20 g,黨參10 g,丹參15 g,赤芍10 g,延胡索10 g,三七10 g,紅花10 g,桃仁10 g,甘草5 g。水煎服,取汁300mL,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兩組療程均為4周。
1.4 療效標準[7]癥狀療效判定如下。顯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有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減少50%~80%。無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無變化。加重:治療后患者心絞痛持續時間加重,并且發作次數與程度增加,硝酸甘油消耗量上升。心電圖療效判定如下。顯效:治療后患者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并且次極量運動試驗由陽性轉為陰性。有效:治療后患者靜息心電圖明顯改善,或恢復次極量運動試驗心電圖缺血性ST段降低,且通過治療后回升1.5mV以上。無效:治療后心電圖變化與治療前無改善。加重:治療后次級運動限量或者靜息心電圖與治療前相比,下降0.5mm以上,且平坦T波變為倒置或直立T波變為平坦。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包括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變化;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變化;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n)
2.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見表2。結果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n)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3。兩組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治療前差別不大(均P>0.05)。兩組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治療后較治療前下降 (均P<0.05),且治療組血漿黏度、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改善優于對照組(均P<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見表4。兩組TG、TC、HDL-C、LDL-C治療前差別不大(均P>0.05)。兩組治療后HDL-C均較治療前明顯上升,TG、TC、LDLC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均P<0.05),且治療組HDLC、TG、TC、LDL-C改善優于對照組(均P<0.05)。
表3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 別 時 間 血漿黏度(mPa·s)全血黏度(mPa·s)纖維蛋白原(g/L)紅細胞壓積(%)治療組 治療前2.29±0.34 5.18±1.25 4.57±1.14 49.07±1.58(n=35) 治療后1.64±0.19*△ 3.65±1.04*△ 3.54±0.89*△ 43.12±1.219*△對照組 治療前2.32±0.31 5.21±1.21 4.62±1.25 48.85±1.63(n=35) 治療后2.02±0.22* 4.47±1.09* 3.92±0.78* 45.79±1.26*
表4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s)

表4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s)
組別 時間TG TC HDL-C LDL-C治療組 治療前3.25±0.45 6.69±0.89 0.79±0.18 4.35±0.98(n=35) 治療后1.82±0.51*△4.75±0.47*△1.38±0.21*△2.68±0.72*△對照組 治療前3.28±0.48 6.75±0.94 0.81±0.19 4.31±0.94(n=35) 治療后2.19±0.53*5.38±0.50*1.06±0.23*3.10±0.78*
2.5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冠心病心絞痛常見的發病原因有飽食受寒情緒激動、勞累過度、急性循環衰竭等[8],患者血液中膽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我國約有20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本病是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受到醫學界廣泛關注。現代醫學認為,冠心病心絞痛主要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內斑塊形成破裂、出血,從而致使局部血小板黏附聚集,腔內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以及內膜損傷誘發血管痙攣引起。長期使用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或者影響藥物療效。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學“心痛”“真心痛”“胸痹”范疇[9-10]。冠心病心絞痛由于人體先天稟賦及后天成長中疾病、營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不同體質,致使某些疾病易感。因現今環境污染,生活水平的上升,嗜食煙酒辛辣,飲食肥甘厚味,疏于運動,心理負擔加重,而使相火妄動,均會在體內蘊結化火成毒;飲食過飽或嗜食煙酒辛辣、肥甘厚味,均會導致脾胃積熱,蘊熱化火;而火邪易耗津傷液,壅遏氣血致瘀。故而痰瘀火熱毒互結,使心脈損傷,令心脈不通,發為胸痹心痛。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活血益氣、行瘀止痛治療為主。本研究選用清熱解毒方中加用益氣活血中藥治療,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菊花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黃芪補中益氣,可令氣旺血行,瘀去絡通;丹參活血化瘀止痛,而不傷氣血;黨參益氣養血;赤芍、延胡索、三七、紅花、桃仁可助丹參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諸藥共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益氣、行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示,清熱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后取得了明顯的臨床療效,且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血脂水平和血液流變學指標。
綜上所述,清熱解毒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1]王衛紅,姚萬發.老年糖代謝異常人群冠心病發病率及其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314-5316.
[2]李軍,王階.病證結合的冠心病心絞痛病因病機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7,13(7):531-533.
[3]孫振永.氯吡咯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心絞痛88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21):4547-4547.
[4]毛永康.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2,4(2):82-83.
[5]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WHO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1,9(1):75.
[6]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3.
[8]王建華,張哲,肖蕾,等.982例心腦合病患者發病特點分析[J].中醫雜志,2014,55(1):38-41.
[9]董青棣.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研究進展與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9):78-79.
[10]莫麗.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4,7(14):115-116.
R541.4
B
1004-745X(2015)05-086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5.039
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