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蘭 劉亞轉
(1.河北省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2.河北衡水市中醫院,河北 衡水053000)
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急性淚囊炎臨床觀察
張 蘭1劉亞轉2△
(1.河北省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2.河北衡水市中醫院,河北 衡水053000)
目的 觀察仙方活命飲治療急性淚囊炎的療效。方法 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予西醫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仙方活命飲加減內服,7 d后評價兩組綜合療效、臨床癥狀、體征積分及細菌清除率。結果 治療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治療組淚囊區疼痛、淚囊區紅腫、淚小點處分泌物及耳前及頜下淋巴結腫大的積分改善優于對照組 (P<0.05);治療組細菌清除率為57.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2.62%(P<0.05)。結論 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急性淚囊炎有較好療效。
急性淚囊炎 仙方活命飲
急性淚囊炎為淚囊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本病中年女性多見,多單眼發病,本病處危險三角區,急性發作時不可擠壓患處,以免膿毒擴散,變生他證。筆者近來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收到較好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第7版《眼科學》[1]急性淚囊炎擬定。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及療效標準》[2]中“漏睛瘡”相關內容擬定。辨證屬風熱上攻證。臨床上以患眼熱淚頻流,內眥部紅腫疼痛拒按,未潰未捫及波動感,口干喜飲、便干尿短赤,或伴有惡寒發熱頭疼等全身癥狀,并多有溢淚病史,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數[3]。排除對本藥過敏者及合并嚴重全身疾患及已使用其他藥物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門診急性淚囊炎屬早中期,未膿成的患者60例,均單眼發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齡18~74歲;病程1~6 d。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齡19~75歲;病程12 h至5 d,隨訪半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0.9%氯化鈉注射液150mL加頭孢曲松鈉2.0 g靜滴,每日1次,按壓淚囊區使大眥內膿性分泌物流出后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次1滴,每日4~6次,點患眼。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仙方活命飲加減:金銀花10 g,防風6 g,白芷6 g,當歸10 g,陳皮10 g,炮穿山甲3 g,浙貝母10 g,天花粉20 g,乳香5 g,沒藥5 g,赤芍10 g,皂角刺6 g,川芎10 g,夏枯草15 g,魚腥草20 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飯后30min溫服,隨癥加減,痛熱甚者加蒲公英10 g,紫花地丁10 g清熱解毒。便秘者加梔子10 g通腑泄熱,頭痛加蔓荊子10 g清利頭目止痛。7 d為1療程,1療程后觀察療效。
1.4 觀察指標 病原學檢查,分別在患者初診和用藥7 d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患者淚囊分泌物做細菌培養[4],據生物學特性鑒定菌屬,涂片染色,記錄菌落數。細菌清除率=(治療后清除的菌株數/治療前全部菌株數)×100%。
1.5 療效標準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及療效標準》[2]擬定疾病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淚囊區膿液排盡,紅腫消退,瘡口平復,癥狀全部消除。好轉:淚囊區紅腫減輕,病灶局限,或有膿液排出,諸癥減輕。無效:淚囊區紅腫無改善或加重。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表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基本治愈者均在停止治療半年后隨訪,治療組1例復發,對照組5例復發,復發者加用仙方活命飲加減均有效。

表1 兩組急性淚囊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比較 見表2。兩組患者治療后淚囊區疼痛、紅腫、淚小點處分泌物及耳前、頜下淋巴結腫大均較治療前改善 (P<0.05),且治療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急性淚囊炎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急性淚囊炎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 時 間 淚囊區疼痛 淚囊區紅腫 淚小點處分泌物 耳前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治療組 治療前2.72±0.57 2.53±0.42 1.44±0.33 1.75±0.33(n=30)治療后0.82±0.16*△ 1.09±0.23*△ 0.19±0.08*△ 0.21±0.13*△對照組 治療前2.85±0.68 2.55±0.49 1.48±0.35 1.79±0.37(n=30)治療后1.51±0.25* 1.78±0.20* 0.64±0.13* 0.85±0.13*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細菌清除率比較 見表3。治療組清除率為57.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2.62%(P<0.05)。

表3 兩組急性淚囊炎患者治療后細菌清除率比較(n)
急性淚囊炎起病急,機體免疫力低下或感染控制不良的患者如不采取快速有效治療,可演變為眼眶膿腫及眶蜂窩織炎,甚至引起全身膿毒血癥等導致死亡。傳統治療為早期局部熱敷,滴抗生素眼藥水,全身應用抗生素。形成膿腫時切開排膿及放入引流物,患者治療過程長,膿腫切開排膿后遺留瘢痕影響美容[5]。若在急性淚囊炎早期未成膿時,能及早用抗生素、中藥治療。能很快緩解病情,減輕患者痛苦,達到滿意臨床效果。
本病中醫學稱“漏晴瘡”,指在內眥附近,晴明穴下方突發赤腫高起如棗核,繼之潰破出膿的外障眼病,臨床上發病急,發展迅速,若無及時處理易化膿破潰形成瘺管,經久不愈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在《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決·漏睛瘡》載“此癥生于目大眥,由肝熱風濕病發于太陽膀胱經晴明穴,初起如豆如棗,紅腫疼痛,瘡勢雖小,根源甚深,潰破出粘白膿者順,生青黑膿或如膏者險”,“漏睛瘡在大眥生,肝熱風濕病睛明,紅腫痛潰膿稠易,青黑膿稀難長平”。本病起因多為心經蘊熱,熱毒內蘊復感風邪,風熱搏結客于淚竅,邪壅脈絡,氣血矢和所致。據本病主證病機用仙方活命飲加味治療,取效頗佳。仙方活命飲,又名“真人活命飲”[6],于《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決》中云“此方善治一切癰疽,不論陰陽瘡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化膿生肌,散瘀消腫,乃瘡癰之圣藥”臨床用于治療急性淚囊炎有很好療效。方中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防風、白芷疏散外邪,使熱毒從外透解,當歸、川芎、赤芍、乳香、沒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浙貝母,夏枯草,天花粉,清熱散結,炮穿山甲、皂角刺、魚腥草通經活血,攻堅排膿,陳皮理氣,全方配伍可以清熱解毒,通行血結,潰堅透膿,使毒去瘀散,堅潰腫消。全方共奏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痛之效,能明顯減輕淚囊區紅腫熱痛的臨床癥狀。應用中藥具有調節整體功能,穩定療效,減少西藥副作用[7]。《原機啟微》中曰“熱積必潰之病”,凡正不虛,則治之均可用仙方活命飲疏通經絡,行其血結,排膿祛濕濁,藥物直達深伏之病所,泄眼之濕熱,開散郁火,故藥到病所而愈[8]。仙方活命飲加味方中金銀花、蒲公英、防風、白芷、當歸、川芎等,據有關藥物實驗報告[9]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有較強抗菌抑菌及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且抗菌譜較廣,能協同抗菌藥物提高抗感染效能,減少抗生素的用量,減輕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故能較好控制炎癥,阻止病情發展,用中藥期間忌食辛辣激食物及魚、蝦、羊肉等發物。中西藥合用能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果,能使患者將病情控制在初中期,免遭破潰成瘡之苦[10],值得臨床醫生廣泛應用。另外患者淚囊充血腫脹,發熱劇烈,眵淚多,大部分患者不了解病因病機轉歸,擔心失明,醫生應及時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以利于早日康復[11]。
[1]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2.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77.
[3]曾慶華.中醫眼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132.
[4]周斐.109例淚囊炎患者淚囊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敏分析[J].武漢醫學雜志,1996,20(4):248.
[5]李榮需,李軍政.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6):1175.
[6]馬艷東,曹清慧.李英杰醫案[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292.
[7]王寧利,謝立信.眼科疾病臨床診療思維[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71.
[8]徐明怡.仙方活命飲新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1,10(3):132.
[9]唐由之,肖國土.中醫眼科全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97-534.
[10]林華.中藥治療漏睛瘡12例臨床觀察[C].全國首屆中青年中醫眼科學研討會資料匯編,1996:92.
[11]張卉勇.獨角膏外敷治療急性淚囊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湖南中醫雜志,2008,24(6):74.
R777.2+3
B
1004-745X(2015)05-0912-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5.063
2015-01-23)
△通信作者(電子郵箱:pengyan_05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