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永萍,劉芳麗
(河南大學護理學院,河南開封 475004)
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
靳永萍,劉芳麗
(河南大學護理學院,河南開封 475004)
采用調研論證、轉變實驗教學理念、制訂實驗教學培養目標、整合優化實驗內容、創新實驗項目、更新實驗課程等方法探索構建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面、多模塊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為社會和護理學科發展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創造條件。
實驗課程;動態課程體系;護理專業
隨著人們對健康服務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國衛生保健服務體系對護理人才的需求質量不斷提高,數量也不斷增加,護理專業本科教育標準隨之重新修訂,護理教育教學的模式也隨之改變。而護理學實驗教學是護理專業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護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如果護理學實驗課程內容不及時更新或整合,就會滯后于醫療技術的發展,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整合優化護理學實驗課程內容和創新護理專業實驗課程體系。
近幾年,護理同仁對護理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較多[1-5],但對護理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研究較少[6-7]。本研究旨在構建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為社會和護理學科發展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創造條件。
動態課程體系是適應學科發展而不斷變化和完善的課程體系[8]。護理學實驗課程之間聯系密切,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課程之間是承上啟下的關系。護理專業實驗課程體系不是所有護理學實驗課程的簡單組合,它融護理教育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于一體,適應護理學科領域發展的需要,并遵循教育規律和原則。
因此,我們依據《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及護理專業本科教學目標,確定構建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應遵循“將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融入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強調基礎護理,增強綜合能力,強化人文關懷,全面協調發展”的原則。
2.1 調研論證
通過對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形勢與政策研究和文獻研究,以問卷形式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調研以及進行面對面的專家訪談等形式,了解我國對護理人才的需求情況和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能力狀況。召開護理專業相關教師和在校學生座談會,征求他們對目前護理學實驗教學的建議,為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依據。
2.2 轉變護理學實驗教學理念
隨著護理學科和社會的發展,護理理念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并促使護理教學從注重知識傳授和單一技能訓練轉變為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確定在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強化人文關懷,強調基礎護理,增強綜合能力,全面協調發展”的護理學實驗教學理念。
2.3 制訂護理學實驗教學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的制訂要適應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基于護理學科的發展以及《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結合護理專業本科培養目標和我院護理學實驗教學的具體情況,我們在護理學實驗教學目標中增加了“護理綜合能力培養”,確定了護理學實驗教學3個層面的能力培養目標:基本護理技能→專科護理技能→護理綜合能力。
2.4 整合優化實驗內容,創新實驗項目
構建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首先是整合優化實驗內容和創新實驗項目。近年來,我們對護理學基礎實驗的無菌技術和外科護理學實驗的戴無菌手套、穿脫手術衣、無菌持物鉗的應用等實驗內容以及婦產科和兒科護理學中的新生兒沐浴、更換尿布等實驗內容進行了優化整合;將實驗教學與新技術融合,與護理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相適應,不斷創新開展了既貼近臨床實際又能培養護生綜合能力的實驗項目,我們增開的專科護理和綜合實訓項目有PICC置管及護理、嬰兒撫觸、重癥哮喘病人的護理、胸部外傷病人的護理、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病人的搶救護理、心搏驟停的搶救護理、正常分娩的護理、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護理等。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項目與護理學實驗教學理念相契合。
2.5 更新護理學實驗課程,定位其功能
筆者認為,實驗課程及功能與護理學實驗教學培養目標應協調一致。結合整合優化后的實驗內容以及增開的實驗項目,我們從過去的護理實驗課程體系中刪減了中醫護理學實驗課程,并針對強調基礎護理的實驗教學理念增加了開放實訓課程,針對護理綜合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目標增加了護理綜合技能實訓課程。
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面、多模塊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見圖1。

圖1 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面、多模塊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
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面、多模塊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的3個層面的實驗教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承上啟下的關系。各層面一般按順序進行實施,即完成前一層面的教學目標后,再進入下一個層面的教學,但允許3個層面的教學實施在時間上有重疊。在實驗課程體系實施的各個環節,始終堅持貫徹“以人為中心,強化人文關懷,強調基礎護理,增強綜合能力,全面協調發展”的護理學實驗教學理念。
4.1 第一層面的實施
第一層面的教學實施以完成基本技能培養為目標,強調基礎護理。該層面要求完成4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分別是:第三、第四學期完成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第四學期完成健康評估實驗教學,第五學期完成急危重癥護理學實驗教學,開放實訓課程在護理本科教學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學期貫穿開展。開放實訓課程的主要功能是強化護生的基礎護理實訓,協助該模塊的其他課程共同完成基本技能培養的目標。該層面的實施為終極目標——綜合能力培養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2 第二層面的實施
第二層面的教學實施以完成專科技能培養為目標。該層面要求完成5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分別是:第五學期完成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和臨床營養學實驗教學,第六學期完成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實驗教學。該層面的實施同樣為終極目標——綜合能力培養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3 第三層面的實施
第三層面的教學實施以完成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增強綜合能力,強化人文關懷,全面協調發展。該層面僅要求完成護理綜合技能實訓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在第五、第六學期進行。該層面的教學實施從表面上看,雖然僅完成了一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但是每一個實驗項目的教學實施其實驗內容都涵蓋了基本護理技能、專科護理技能,并將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和人文關懷融入其中;還需要每一位護生有大局意識,積極主動、團結協作,細心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認真做好每一項技術操作,實施搶救時爭分奪秒,從而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構建與實踐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要結合本校實驗教學的具體情況,理論聯系實際。首先確定實驗教學理念,明確實驗教學培養目標;然后優化實驗教學內容、創新實驗項目,實驗課程的功能與護理專業本科教學目標一致,實驗課程的結構符合護理專業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結構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學發展的規律和原則。實踐過程中,要體現課程體系的動態變化。通過3年的教學實踐,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面、多模塊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切實可行,既為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條件,又收到了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但是,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三層面、多模塊護理專業動態實驗課程體系還需要不斷完善,以適應護理學科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1]張彩虹,郭洪花,蔡小霞,等.“探究型”護理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2):54-57.
[2]史平,張紅,潘雅明.基于護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培養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6):66-69.
[3]康曉鳳,陳京立,繩宇,等.以臨床能力為基礎構建護理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63-65.
[4]張筱嵐,湯珺,郭愛梅,等.四年制護理本科實踐教學體系中“四平臺”的構建[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11):1730-1732.
[5]金永哲.護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12,35(1):64-65.
[6]沈翠珍,谷娟娟,沈梨芳,等.“中西融通”護理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9):393-394.
[7]朱朝英,周建榮.構建以核心能力培養為本位的護理本科實驗課程體系[J].護理研究,2012,26(6):1517-1518.
[8]王光義,孫玲玲.動態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272-274.
G40-03
A
1671-1246(2015)24-0007-02
河南大學教學改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