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高山
歲月流失在冤案之中
文/圖_高山

在過去近17年時間里,發生在海口市民黃家光身上的事情令人感慨,其曲折程度不亞于一部偵探電影。他被卷入了一場故意殺人案,被無辜地判了無期徒刑。真相大白時,當初24歲的他已經42歲了……
1994年7月5日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原海南省瓊山市東山鎮(現海口市瓊山區東山鎮)新嶺沖村一群年輕人的命運。

黃家光被當庭宣判無罪,激動落淚 (資料照片)
1994年春節期間,東山鎮城西管區新嶺沖村村民與哩敢村村民因瑣事結怨,新嶺沖村村民黃家鵬的胞兄曾被哩敢村人黃恒勇等人毆打。同年7月5日下午,黃恒勇及其朋友王文童路經新嶺沖村時,新嶺沖村村民黃家鵬等人手持刀劍、鋤頭、木棍追打黃恒勇,并將其在鄰村美文坡村黃舉石家用亂棍打死。
這一天,24歲的黃家光在澄邁縣永發鎮一處房子里打小工。
黃家光第二天聽說此事,擔心家人,就回家去看看。父親黃舉志看他回來,跟他說:村里年輕人都跑了,你回來做什么?“不關我的事,我擔心什么?”黃家光說。然而,這起不關黃家光的事的命案,卻成了改變黃家光命運的噩夢的開始。
1996年春節剛過,皇家光在菜市場賣菜時被幾名民警抓住。“那天是下午,他們把我帶到派出所后,問我認不認識黃家鵬等人,讓我帶路去抓人。我說不給他們干這樣的事,他們就打我,我只好帶他們去。”黃家光說,雖抓人無果,但黃家鵬對他懷恨在心。
1996年端午節,黃家光被抓。他遭人舉報參與了1994年的殺人案。
黃家英和黃舉山是黃家光的工友,他們清楚地記得,案發當天黃家光跟著他們一起在搞裝修,多人可證明。“那時我小孩還沒長大,現在孫子都上幼兒園了。”回憶往事,黃家英很感慨。黃家英想不通為何黃家光會涉案,更想不通為何黃家光自己居然也承認了。
“我遭到刑訊逼供,忍不住就按了手印。”對此,黃家光說。
1996年6月21日被原瓊山市公安局收容審查,至1996年11月21日取保候審,黃家光被收容審查153天。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他按下的手印,為緊接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1997年6月7日,打死黃恒勇案犯之一的黃家鵬被抓獲。審訊中,黃家鵬一口咬定黃家光參與了追殺黃恒勇。1999年,涉案的黃世勝證言黃家光參與作案。美文坡村黃舉石的證言也稱黃家光在事發現場。與此同時,黃家光自己也多次承認參與作案。
以上看似有效的證詞,在日后被逐一翻供被證偽。但在當時,卻把黃家光送進了監獄。海南中院開庭審理此案時,沒有辯護人的黃家光辯稱黃恒勇被打死時,自己在外打工,但法院一審判決黃家光無期徒刑。黃家光不服判決,提起上訴,二審作出維持原判裁定。
一審判決認為,黃家光參與殺人,不僅有被告人本人在偵查階段的多次供述,而且有同案人黃家鵬、黃世勝的多次供認以及現場目擊證人的證言所證實。
“他們審問我8次,說我之前已經承認了,現在不承認就打到我承認為止。我只好任由他們怎么樣了。”黃家光還提到一個細節。在被從看守所帶到法庭之前,他看到了黃家鵬和黃世勝兩人。“我跟他們說‘之前你們說我參與我原諒你們,但如果出庭你們還說謊話,我一輩子不原諒你們’。他們聽了點點頭。”黃家光說,后來他們在法庭上仍咬定他參與了作案。
黃家光的父親黃舉志再次看到黃家光時,地點已是在三亞監獄。“兒子,對不住你,你是被打忍受不住才被迫承認的。”父親當時老淚縱橫。黃家光事后回憶時仍忍不住落淚。
“我要替你去申訴。”黃舉志帶著這句承諾,走過了人生最后的10多年。一沓沓為黃家光伸冤的材料,記錄了黃舉志和大兒子黃家達為黃家光伸冤的經歷。“往返海口多少次已經記不清楚了,每次交完材料后,大多是石沉大海。”黃家達說。而此時黃家光在監獄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不服判,拒絕勞改。

黃家光
當監獄外黃舉志的伸冤材料石沉大海時,黃家光自己的抗爭有了轉機:監獄民警看到他的抗爭后,去向同案犯人黃家鵬了解情況,揭開了偽證的面紗。
2002年,黃家鵬出具證詞,承認自己做的是虛假證詞,“主要原因是黃家光曾帶領辦案人員回村里抓捕其他涉案人員,引起涉案人員的反感”“也為了少受些皮肉之苦,所以,順水推舟做出了黃家光參與本案的供詞”“黃家光被判刑后,我深感震撼,良心遭受譴責”。
2003年、2005年,黃家鵬又出具了類似的證明,為自己的行為懺悔。
2004年7月29日,三亞監獄出具了一份《關于提請對罪犯黃家光殺人案復查的函》,該函件稱,“該案犯投牢后,一直不服判決,多次向政法機關申訴,其申訴理由為:案發時他不在現場”“其同案犯黃家鵬也出具證明,證實當時出于怨恨黃家光才與黃世勝一起串供,咬定黃家光參與殺人,純屬陷害”“現該犯眼看申訴無望,且認為有些證人已相繼亡故,再等下去,恐怕就沒有人為他作證了,因此情緒十分低落,有傷害、自殺念頭”。
同時,黃世勝也表示自己原來的供詞是逼供及誘供之下所作;目擊證人黃舉石則稱把黃家鵬的小名“狗光”誤認為是黃家光的小名,所以才導致誤會。
2005年9月,同案的另4名案犯歸案,他們均供述黃家光未參與該案。
2005年,黃家光的遭遇相繼被海南媒體報道,媒體為黃家光喊冤。當年年底,海南特區報社記者凌利生的領導轉交一封“遺書”給凌,那是黃家光寫的,是黃家光想盡一切辦法從三亞監獄寄出來的。黃家光在“遺書”中訴說了他在1994年7月發生的黃某某被毆打致死案中遭到警方刑訊逼供,蒙冤入獄,被判無期,以致家破人亡的事,請求《海南特區報》派調查記者幫他洗雪沉冤,重獲人生。若果不辦,這封求助信將成為遺書。
拿到“遺書”后,凌利生查閱了此案的所有審訊材料,發現案子的證據鏈確實存在問題。
于是凌利生到三亞監獄暗訪,并如愿以償見到了黃家光。黃家光向他講述了含冤的經過。隨后,他見到了同案的黃家鵬,黃家鵬說2002年時他就良心發現,向檢察機關匯報了黃家光被冤的事。
2005年11月11日,凌利生連續用三個整版,披露了黃家光被冤的事實,希望司法機關重審此案。隨后,中央電視臺也跟進報道。期間,海南省人民檢察院復查該案。2006年,海南省人大代表建議關注該案。
海南省檢察院2007年復查后決定對該案不予抗訴,理由是“申訴人及其父親黃舉志提供的證明其無罪的證據材料,來源不合法,內容缺乏客觀真實性,相互之間不能印證,缺乏緊密的內在聯系,不能證實原裁判確有錯誤”。原來,黃舉志救子心切,偽造了幾位沒能找到的證人的手印。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家光放棄了輕生的想法,開始服從勞改。2013年年初,黃家光從電視上看到各種反腐的新聞,也反復聽到“依法治國”這樣的字眼。“我覺得看到了希望,馬上打電話給我哥讓他幫忙寄材料。”與之前的石沉大海不同,黃家光的預感得到了應驗。“那天我正在看報紙,一位檢察系統的領導問干警我在哪里,我很興奮,說我沒殺人,他說會幫我申訴。”
黃家光說,2013年10月,最高檢的一位女監察官對他進行了審問。“她對案件比我還熟悉,證人名字、誰辦的案都能講出來,說他們已經調查研究10個月了。問完話她讓我放心,他們已經調查了,目前正在走程序,讓我再等等。”如今想來,黃家光仍覺得這一切不可思議。
2014年8月20日,該案再審。出庭檢察員意見:原判認定黃家光參與故意殺人的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有新的證據證明黃家光參與作案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2014年9月29日,海南高院再審宣判,黃家光無罪獲釋。
2014年10月30日,黃家光與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達成賠償協議。該賠償協議稱:“黃家光共計被無罪羈押6149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黃家光的申請依法及時向財政部門提請支付兩項賠償金(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共計1604255.65元。”
黃家光沉冤昭雪時,24歲的年輕人已變成42歲的中年人。社會輿論在為黃家光的命運扼腕嘆息之時,“案件為何錯判”成為焦點。黃家光再審無罪賠償案是海南高院建院以來第一例自賠案件,在政法系統產生了巨大震動。
“當時將黃家光案定性為故意殺人案,是黃家光個人的悲劇,也是海南政法系統有失公信的一個錯案。”海南高院在總結錯案原因及教訓時指出,由于黃家光牽涉到兩村集體械斗,涉案人員眾多,公安機關破案有難度,但同時也存在失誤:一是追逃不及時,1994年案發,1996年至1998年期間黃家光先后三次被抓,另外兩名同案犯是案發后5年才到案,其余同案犯均于2005年才抓捕歸案;二是辦案不規范,接警記錄、立案破案材料缺失;三是取證不及時,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不重視、不收集;四是口供定案,黃家光涉嫌故意殺人案的證據主要是口供,后期證據變化也主要是口供變化,導致錯案。
“盡管在該案中,公檢法各家都存在責任,但是法院作為審判機關,責任更大一些。”海南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說實在的,在當時的環境下,對疑罪從無的原則把握不準,不敢堅持。20世紀90年代末期,全國都在開展‘嚴打’行動,在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的指導方針下,法院作為審判機關忽略了本案存在的疑點,沒有堅持疑罪從無的原則。”
海南高院有關負責人坦言,法院對該案證據也存在審查不嚴的問題,輕信口供。“本案中,有兩位證人的證言沒有提及黃家光參與作案,一位證人的證言雖然提及黃家光在現場,但卻沒有證實黃家光傷害被害人。”
檢察機關指控黃家光為從犯,可法院一審為什么認定他是主犯?對此,海南高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由于當時業務水平不高,導致認定主犯不當。“當時幾刀都捅在受害者致命部位,根據被害人的傷口及鑒定結論,法院改成故意殺人罪,定性沒錯。但就當時的證據情況,法院直接將黃家光改為主犯,確有不當。”
“一審開庭前,黃家光表示沒錢請律師,但根據罪行,黃家光屬于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根據當時的司法解釋也應該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但法院卻沒有指定辯護人為其辯護。”該負責人表示,當時沒能保護好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據海南高院表示,除了以上問題,法院相關辦案人員也存在態度不夠認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對于黃家光申訴的處理上。黃家光服刑后一直申訴,2007年1月,海南省檢察院作出的“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駁回了黃家光的申訴,法院也曾兩次收到黃家光的申訴函。但在審查過程中,對證據審查不仔細,用來認作定案依據的證據,是一、二審期間未經質證的證人證言。
目前,海南高院已啟動“黃家光案回頭看”程序。“待我們把責任理清,肯定要追責。”海南省高院院長董治良表示,但目前難度較大,當時參與黃家光案庭審的工作人員幾乎都退休了,“不過最終一定會依法依紀依規,公正處罰,以儆效尤,杜絕這類案件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