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職業人才為出發點,MOOCs的出現為該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ESP教學機遇與平臺,將極大地促進英語基礎知識和職業應用知識的融合。因此,有必要在該類院校中大力引進MOOCs課程,改革英語教學模式,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國際技術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MOOCs;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4-0131-02
一、引言
大學英語一直是我國高等院校所占學分比例最高的一門課程。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要求》提出,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將英語的語言知識以多模態的方式呈現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語言學習。教育部曾設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引導各高校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端于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舊的課程開發模式。通俗地講,是由主講教師負責的、的網絡教學過程。
二、MOOCs特點分析
MOOCs一般是由國際名校向全球學習者免費開放的課程,其授課形式和班級授課制相似,不過突破了時空限制,被拓展到網絡空間。主要特點如下:(1)上線的MOOC資源要求學習者在規定的時間注冊學習,一般學習時間為2-12周,該課程結束后未注冊者即不可再訪問該課程;(2)在每周課程結束后均給學習者準備有練習作業等,需要學習者在規定時間被完成,并要求進行同伴互評;(3)課程具有強交互性,學習者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與視頻互動,視頻觀看完畢后學習者可以實現與教師進行在線答疑,與同伴分享學習經驗;(4)要求學習者提供學習檔案;(5)完成課程且成績達到一定要求者授予“課程完成證書”(Statement of Accomplishment)。MOOCs關鍵特性還有三點:(1)視頻短小精悍一般6到8分鐘,且視頻播放過程中會插入類似于闖關游戲的問題供學習者回答,學習者有多次回答機會,直至答案正確,一般系統都會給出相應解釋。該功能可以有效檢驗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習者理解消化學習內容。(2)自帶的自動評分系統,可以將大幅度地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3)學習者相互回答問題的論壇,發揮集體智慧的優勢。
三、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與慕課優勢
(一)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應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國際活動參與度的提高對應用型人才的英語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國很多高校大學生完成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后依然達不到社會各行各業的需求,依照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還較為欠缺,經不起社會的檢驗。從大學英語課程內容上來看,我國眾多普通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普遍開設《綜合英語》和《視聽說》,在內容選材上偏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對學生的個性化和專業化需求明顯不足,導致學生畢業之后不能學以致用,因此喪失了英語學習興趣。從教學方法上看,大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依然整體上延續中學的教學模式,此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但是極大地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上課時間上看,在眾多高等院校中,大學英語的課程性質是公共課,開課時間只有四個學期。學生在大學的后兩年沒有專門的時間學習英語,再加上在有的學生前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時未能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這類學生往往在畢業找工作時由于英語基礎薄弱,而與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
(二)MOOCs給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機遇
在通用大學英語越來越難以受到學生重視的今天,MOOCs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MOOCs課程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很多與其專業相關的課程,如數學、統計、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等等,因此應用型學科的學生有充分的機會通過網絡和世界級頂級大師學習最前沿,最有用的科學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
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導向,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在各個領域的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多,而許多MOOCs的課程都是以英語授課,這就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專業英語環境,這為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生既可以聽到英語講授的專業課,也可以用英語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討論專業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專業英語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鼓勵學生通過國際MOOCs學習來檢驗自己的英語水平,開展需求導向語言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大學英語的興趣。學生可以將學習MOOCs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帶進課堂,通過同伴協商解決,或者通過咨詢教師解決。
四、MOOCs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設想
在201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聽指出,中央決定“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類型高校轉型,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將轉向應用技術轉型,向職業類教育轉型”,期望通過此舉解決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市場上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產業加速轉型和高技術的技術型的人才匱乏的矛盾”。這些高校絕大部分都是理工類院校,這部分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必須要進行改革,逐步實現由“人文性”向“工具性”的轉變,依托國際MOOCs,迅速開發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實現與基礎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之間的課程銜接,為培養復合型技術人員作鋪墊。
目前,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極大豐富,我們要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建設。在MOOCs的背景下,本文擬從教材、課程設置、師資培訓三個方面提出改革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教學的設想。endprint
應用型本科院校師資力量較薄弱,教師少,學生多,教師教學壓力非常大,教師通過進修自我提高的機會也很少,突然由于高校轉型開設高質量ESP課程也很難,在這種情況下,較好的辦法就是這類院校直接引進部分高?,F成的ESP(專門用于英語)MOOCs和EAP(學術英語)MOOCs,即把這些MOOCs直接搬過來為我所用(轉變為本校學分課),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教師指定的某一門MOOC課程,上課時教師答疑解惑,同學之間相互討論,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Fipped Classroom Mod-el)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水平。
應用型本科院校很多學生的英語基本功較差,且對大學英語課程不感興趣,教學改革可以從內容和模式兩個方面來進行。在課程設置上建議實行“大學通用英語”(4學分)+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微MOOCs”,4-8學分)+專門用途英語實訓4學分。
MOOC也是加強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MOOC課程大多都是有世界頂級大學的優秀教師授課,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達到自身業務素質的提升,不失為一種教師培訓的捷徑。
對于專業性較強且與國家經濟建設聯系緊密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MOOCs的到來為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開設ESP提供了機遇。2012年上海高校大學英語指導委員會對上海24所高校的七千多新生進行的英語學習需求調查顯示,有近80%的新生選擇將英語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以增強自己在專業領域內的國際交往能力。這一對英語學習的需求標志著ESP教學將是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在課堂上開展ESP教學,課根據學生的專業背景和興趣,采用學生推薦、班級討論的方式,在MOOCs平臺上選擇相關的課程作為ESP教學內容。由于MOOCs課程的授課語言為英語,教師可以在課程選擇時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加以區分。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理論性不太強的課程,著重訓練學生的學術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交際能力。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考慮開設銜接學生專業的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專門學術英語能力,擴充專業詞匯,熟悉專業領域的句法和篇章結構特點,為下一步專業課程的學習做好語言和內容的準備。
結語
MOOCs引領了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為中國ESP教學提供了機遇與平臺。在MOOCs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從自身興趣和需求出發,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學術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國際交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從通用英語到專業英語的過渡,以更好地滿足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臺灣成功大學從EGP向ESP轉型的啟示[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3):47-50.
[2]馬武林,李曉江.國際MOOCs對我國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的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87.
[3]馬武林,胡加圣.國際MOOCs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的沖擊與重構[J].外語電化教學,2014(3):53.
[4]錢敏娟.慕課課程模式下ESP發展新機遇[J].海外英語,2014(4):19-20.
(責任編輯:桂杉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