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范愛紅
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和資料搜集,了解到傳統體育教研活動的諸多不足,如思想存在誤區、評價機制陳舊、專家引領缺少、民主對話缺乏等,旨在進行理性認識,為確保有效地開展體育教研活動提供幫助。
體育教研活動理性認識有效開展教研活動是為了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提高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既注重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更注重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傳達教學信息的重要途徑,是保證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體育教研活動?筆者針對傳統體育教研活動的諸多不足,進行了以下幾點認識。
一、更新思想觀念,加強教研主體意識
如今,還有眾多在一線工作的體育老師,簡單地認為,只要把體育課上好,教會學生基本的技能就可以了,對于“高大上”的體育教研活動那是專職教研員的事,跟自己毫無關系,沒把自己真正地融入到教研活動中去。顯然,這種認識體現出教研主體意識的缺失。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作為“戰斗”在一線的體育教師必須堅持學習,更新觀念,才能更好地認識體育教研活動的實際意義,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在體育教研中的位置,才能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教研的主體。也只有主動教中研,研中教,才能對自己或同事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反思與評價,有效運用教學規律,合理解決課堂實際問題,高效轉換研究成果。因此,體育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及時更新思想觀念,提升對教研活動的認識,清楚教研活動的價值,才能端正態度主動參與,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個人教研能力,變被動為主動
由于我國高等體育院校在課程規劃與專業發展沒有很好的對口,所以新教師在入職后,很難應對體育教研活動的工作。時間一長,由于得不到對教研活動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急劇下降,從而出現整個教研活動被動膚淺,水平不高的現象。
提高體育教研活動的水平,必須從體育教師個人的教研能力抓起,從他們的教學自我反思做起,發動體育教師教研從當下學起,在常態課上教中研,研中學,學中教。我們體育教師必須把反思放在教育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善于在課堂中發現問題,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深刻分析,認真總結,提出新思想并付諸驗證。當然,自我反思不僅局限于看自己的課堂,還有聽其他教師的課堂,開展同課異構活動,與身邊的教師互相學習。教后知困,知困才會有對話碰撞的渴望,才能有思想交流的火花,才能有效借鑒反思,打造精品課堂。
三、創新內容形式,發揮教研活動的民主性
學校體育教研活動形式主要有專家講座、課例分析、專題研討等。然而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兩點制約性問題:一是形式千篇一律,墨守成規,缺乏創新。二是大統一集中模式,即所有體育教師必須全員全過程參與,沒有可選性。如果教研活動不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兩點問題,那么必將影響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也勢必造成教研活動高耗低效。
創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必須對體育教研活動進行深入改革,大膽探索新形式、新內容,積極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充分體現教研活動的民主性,而辯課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所謂辯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備課、上課或者說課的基礎上,就某一主題或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提出問題,展開辯論。此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訪談等手段了解體育教師們的教研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這樣的教研才會有實效。可見,我們的體育教研活動必須問需于民,了解不同類型的體育教師的需求,不同層次的合理安排,這樣體育教師才會研能所獲,效果才能顯著高效。
四、完善教研評價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許多學校的體育教研活動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地評價機制,也使得體育教師的教研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打擊。那么如何轉變和完善教研評價機制,讓教研活動煥發出耀人的光彩?
首先,體育教研組應對學校教研小組提出建設教研活動激勵機制,因為這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學校應通過制度建設,規范體育課堂教學,引導教師開展反思性教學,激發教師的學習欲望,克服中老年教師職業“高原”的現象。同時,學校要全面評價體育教師,注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評價,引導學校加大體育教學質量的評價權重,避免只通過競技成績來評價,逐步完善對有關體育工作方面的考核內容,特別是運用新課標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此外,體育工作者還需要積極探索出民主測評體系,使教師的發展在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之中。當然,學校也要注意把把學生的動態性評價作為教師評價的參考依據之一。
五、強化專家引領戰略,形成“請進來,走出去”局面
學校教研活動是由于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少,導致教育教學理論提升緩慢,教研方向迷失嚴重。正是由于體育教研邁不出實質性的一步,而不能繼續深入發展,使一些體育教研活動趨于形式化、平庸化。
體育專業研究人員是體育教研活動的開拓者、領路人,具有豐富的體育教育教學知識,熟知國內外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學校有了他們的專業引領、指導,必將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趨勢。例如,用先進的體育理論和理念的專題報告,可充實體育教師的大腦,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促進體育課堂質量的提高。又如,通過接近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疑難解答,課例分析等,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直接對話,直接而有效。同時,學校還應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尤其在政策上對年輕教師給予傾斜,為年輕教師搭建鍛煉和展示的舞臺。
六、扭轉一言堂的教研活動,形成百花爭鳴的氛圍
當前,許多學校的體育教研活動由體育教研組長一人“操辦”,使得體育教師的主體性無法發揮。筆者認為,這是體育教師間缺少言語對話造成的。正是由于沒有思想“火花”的碰撞,許多體育教師不能看清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與現在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差距在拉大。
如何讓體育教師們認識到自身教學的差距,同伴互助就是最好的方式。體育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要勇于表現自我,加強與同伴的對話互動。如通過對話我們知道擊掌接力不僅可以直線擊掌,還可以曲線擊掌;不僅可以利用跑道擊掌,還可以利用足球場、籃球場等地形擊掌。有時候,對于困擾我們的一些問題,往往通過與同伴交流,就會迎刃而解。同時我們也鼓勵在同伴互助的體育教研活動中,敢用批判的眼光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對事不對人,敢于較真。只有這樣的同伴互助教研才會百花爭鳴,務實求真,面廣高效。
參考文獻:
[1]陳正林.農村體育教師在體育教研活動中成長與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15-60.
[2]陳忠.基層學校體育教研活動中常見問題與對策[J].體育教學,2014,(2):51-52.
[3]沈技峰.以辯促新以辯促效——淺談辯課對小學體育教研活動的促進作用[J].青少年體育,2013,(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