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支部是黨的最基層組織,擔負著黨員培養(yǎng),黨性培育,意識形態(tài)陣地占領的重要職責。黨組織生活作為支部教育的主要載體,目前主要以理論學習會的形式開展,這種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相對枯燥無味,實際教育效果較差。體驗式黨組織生活遵循教育學習規(guī)律,充分調動黨員的學習主動性,以觸動心靈為目標,將意識形態(tài)教育融于實踐體驗中,提升黨員教育效果。
關鍵詞 黨支部 黨組織生活 體驗式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0.037
Experiential Party Organizational Life Mode Exploration
LIAO Renmei
(College of Science,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Party branch is the basic 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being responsible for important duties of party spirit training, party members training, and occupying the position of ideologies. Life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as the main carrier of education of party branch, mainly carried out in the forms of theory learning meetings at present. This kind of inculcation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unacceptable, the actual effect of education being poor. Experiential life of party organization follows the rules of education, arousing the Party member's learning initiative fully, setting the goal of touching people's hearts, integrating the ideology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experience, letting the party spirit and philosophy deeply strike root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Key words Party branch; organizational life; experiential
1 高校黨支部建設及黨組織生活現(xiàn)狀剖析
黨支部是高校黨委的最基層組織,與學生黨員有著最直接、最密切的聯(lián)系,是高校實現(xiàn)黨員培養(yǎng),黨性培育,占領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重要平臺,承擔著教育和引導青年,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yǎng)杰出人才的任務。①目前,高校黨支部建設尚存在著凝聚力和引導力明顯不足,支部活動缺乏吸引力,黨員先進性不突出、組織觀念淡薄等問題。②
黨組織生活是支部履行教育職責的重要載體。黨組織生活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黨對青年思想引領作用的強弱,關系到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傳統(tǒng)的組織生活主要以理論學習、主題探討、經驗交流等形式開展,黨支部書記往往在其中扮演著“理論灌輸者”的角色,這種單調的教育方式讓學生難以接受,教育理念相對滯后,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足,實踐性不強。
目前大學生呈現(xiàn)出個體意識、自我優(yōu)越感較強,集體意識、自我反省意識較弱的特點,③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已經逐漸失去了實效性。如何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形式,保障支部教育的有效性,切實將黨的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 體驗式—感悟式黨組織生活
為了充分利用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知識能力較強的特點,將被動的教育轉化為主觀的感受,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灌輸式教育轉化為實踐感悟,引導學生黨員自覺思考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觀念,嘗試將體驗環(huán)節(jié)加入黨組織生活,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換位體驗等形式讓學生親自參與活動,親自實踐,自我領悟,這種模式被命名為“體驗式黨組織生活”。
2.1 科學性與針對性
美國教育家大衛(wèi)·庫珀(David Kolb)認為,“具體的體驗—對體驗的反思—形成抽象概念—行動實驗—具體的體驗”這一循環(huán)構成了學習的全過程。⑤體驗式黨組織生活就是利用“體驗式學習圈”理論,根據黨組織生活的特殊性進行了適當的改進。體驗式黨性教育能夠觸動黨員的內心,對原有的經驗、舊的不良觀念形成沖擊,讓黨員重新審視內心世界,引導黨員形成新的、正確的觀點,并將此觀點“內化于心”,然后在新的工作生活中應用到實踐中檢驗,達到“外化于行”的目標。
較強的針對性是“體驗式黨組織生活”的特點之一。根據黨支部存在的問題,結合黨員的學歷背景、性格特征、學習能力呈現(xiàn)的特征,針對性設計體驗活動,保證活動的效果。
2.2 情景教學與主體參與性
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tài)教育具有概念化、理論化、抽象化等特點,⑥多數支部以講課形式組織支部學習會,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但是枯燥乏味,黨員難以深刻領會我黨的精髓所在。體驗式教育區(qū)別于“填鴨式”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充分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原理,巧妙營造教育氛圍,引導學生采用聯(lián)想、感受、領悟、品味等體驗性方式,獲取對客觀世界的新認識,使得教育觸動心靈,從而能夠深刻改變原有認知。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讓黨員主動參與,主動感悟,全身心去體會。通過場景模擬,氛圍營造,現(xiàn)場教學等手段幫助黨員身臨其境地體會黨的精神靈魂,例如模擬長征路體驗革命的艱難等。endprint
3 體驗式黨組織生活范例
3.1 體驗式組織生活流程
依據大衛(wèi)庫珀的學習圈理論,將體驗式黨組織生活的流程設計為:確定組織生活主題,設計體驗環(huán)節(jié),集體參與體驗,分享討論與點題升華四個步驟。
(1)確定組織生活主題。黨組織生活應該成為黨支部教育的重要載體,應該成為支部凝聚力的錘煉中心,黨性培育、黨員培養(yǎng)的中心;應該著力將支部打造成為先進的、具有良好引領作用的組織部門。在組織生活前,應該對支部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針對學生支部還存在著凝聚力不強、先進性不足,黨員素質不夠高,服務意識薄弱,對黨的理論知識理解淺薄等諸多問題,緊抓主要矛盾,設計活動主題。
(2)設計體驗環(huán)節(jié)。在設計實踐體驗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應該集思廣益,發(fā)揮支部的集體智慧,借鑒已有的經驗。該環(huán)節(jié)可以借鑒素質拓展訓練或團組織生活的經驗,采用情景教學、現(xiàn)場模擬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開展體驗式活動。設計注重集體性,盡可能地以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以此強化同學們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
(3)集體參與體驗。引導每一位黨員參與其中,在體驗的過程中自我反思,自我總結,將被動的灌輸轉化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過程。在體驗的過程中借用音樂、燈光等營造良好的體驗氛圍,還可以使用引導語,促進黨員的思考。
(4)分享討論,點題升華。該環(huán)節(jié)是體驗之后必要步驟,是將體驗得以升華的關鍵。在良好的氛圍條件下,各位黨員以圓桌會議的形式自由發(fā)言,抒發(fā)體驗過程的思考,討論體驗之后的感悟。最后,主持人最終點題,引導同學們集體反思,深層次地挖掘其中的道理,強化同學們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領悟。
3.2 案例剖析
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某學生黨支部,“風雨飄搖中的戰(zhàn)斗力”黨組織生活為例進行詳細說明:
(1)組織生活主題的選擇。該支部的黨員,平均年齡較小,黨員先進性意識不足,支部凝聚力較弱,在同學中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在集體學習過程中,部分黨員反映不能深刻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黨面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的革命探索精神及強大凝聚力的根本來源。為了增加支部的凝聚力,提高黨員的集體意識、奉獻意識,加深學生對革命精神的理解,擬舉辦以“風雨飄搖中的戰(zhàn)斗力”為主題的黨組織生活。
(2)體驗環(huán)節(jié)設計。該主題要求活動的集體性強、體驗性強,突出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依賴和信任。經過幾位老黨員的反復研討,支部最終選擇了以“團隊任務”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擬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黨面臨的危險境地及團結抗日的精神面貌。
參與活動的黨員被分成若干組,每組有A、B、C三人,其中A同學被蒙上雙眼作為瞎子,同學B、C被扮演啞巴的角色。任務要求A在規(guī)定時間內挑戰(zhàn)一系列的任務,超時的將被淘汰。A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鉆鐵圈、爬坡、跨障礙物、橫穿溝壑等(約二十分鐘的任務量),在挑戰(zhàn)任務的過程中,前兩個簡單任務由A單獨完成,后面任務由B、C共同幫助A完成,但是三人之間不能有任何的語言交流。該活動中的A模擬了在黑暗的政治背景下,我黨對未來的迷茫及困惑;A、B、C的協(xié)作是為了讓黨員體驗在關鍵時期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人與人的信賴和依靠的重要性;淘汰制是為了體驗我黨在當時面臨的巨大生存壓力。
(3)集體體驗。支部的每個同學都要參與其中,以其中一個或者多個角色進行體驗。在戰(zhàn)爭題材的音樂背景下,團隊協(xié)作完成任務,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時間的緊迫性、生存的壓力及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努力做到讓黨員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在整個體驗的過程中務必保證每個學生的人身安全。
(4)總結反思與點題升華。體驗結束后,全體黨員在安靜輕松的氛圍下就坐,黨員活動室的燈光調暗,點起蠟燭,響起舒緩的輕音樂,同學們開始分享在活動中的感觸。其中一個小組的A分享說,在蒙上雙眼后特別惶恐,在沒有任何協(xié)助的情況下完成任務非常艱難,對于時間和空間沒有了任何概念,唯有焦慮和迷茫;在B、C開始協(xié)助后,獲得了極大的安全感,并對B、C特別信任和感激,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危急關頭團隊信任及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另一個小組的B分享說,當A的安危托付給我們時,我感到被信任帶來的壓力;和C一起擔負起團隊的領導者的時候,我們內心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團結一致,全力以赴,確保團隊生存。
主持人開始點題,將活動中的寓意、黨員們的深刻感悟和當時背景下的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境遇相聯(lián)系。最后進一步升華,革命的精神、團隊的凝聚力彌足珍貴,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們更應該發(fā)揮為國為民、為社會負責的精神,更應該發(fā)揮我們的凝聚力,錘煉我黨的品格,將支部凝練成為先進思想的代表,引領廣大青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立志服務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本次黨組織生活,通過體驗式的情景模擬,真正觸及了黨員的內心,使得黨的精神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組織生活后,黨支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4 討論
體驗式黨組織生活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化理論為體驗,將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的感知,以深切的感受為前提,讓黨的基礎精神和理念真正內化在黨員的心中。讓黨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更加有效。該組織生活模式成敗的關鍵是實踐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科學性,活動過程中氛圍的營造及主持人的對整體節(jié)奏的把握能力。組織生活的效果是階段性的,要盡可能做成系列活動。
注釋
① 曾崢,謝俊才.大學生黨員組織生活創(chuàng)新策略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5:19-20.
② 宋霞.創(chuàng)設“體驗式”的教育培養(yǎng)模式,增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3:55-56.
③ 廖仁梅.以營造班級“家文化”為核心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教師,2013.20:37-38.
④ 陳華,王雙.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體驗式教育模式構建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3:240-241.
⑤ 易申君.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策略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5.12:102-104.
⑥ 許佩卿.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實施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35: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