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娟
摘 要 從專利申請量的角度看,如今高校已經成為國內申請人中不可忽視的一大組成部分。提升高校專利保護意識、提高申請質量,成為高校專利工作的重要基礎。本文從專利申請的布局、申請時機的把握、申請文件的撰寫幾個方面分析了高校專利申請的特點及問題,給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以期對提升高校專利申請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專利申請 高校 撰寫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0.009
University Patent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HU Wenjuan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Hubei Center of The Pattern Office, SIPO,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now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the applicant can not be ignored in a large part. Enhance the university patent protection awareness, improve application qu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work of university patent. From the layout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timing of the grasp of writing, several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document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patent application, we give a few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to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atent application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pattern application; college; writing
1 高校專利申請的特點及問題
1.1 國外申請較少
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已經不僅關注國內市場,已經把目光投向國外市場,從專利申請上來說,他們也不滿足于僅僅要求國內保護,主動要求國外的保護。而反觀我國高校專利申請工作,目前多數還處于僅提交一份國內申請,較少有向國外申請專利的情況,即使在一些科研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技術領域,高校往往也忽視了國外專利申請,從而忽視了對科研成果在國外的保護。①專利權具有地域性特點,是指在一個國家依照其本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專利權不承擔保護的義務。②從這個專利自我保護的角度看,縱觀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不乏有全世界領先技術,然而由于不注重國外專利申請布局,從根本上放棄了相應有前景的國外市場,實際上放棄了自己科研成果可能會帶來的經濟效益。
1.2 申請時機未把握好
如今我國高校科研大環境還是注重論文發表、研究基金項目,③④這使得科研人員大多數在有了科研成果之后,急于發表論文而忽視了申請專利,導致專利申請時間往往滯后于論文發表時間。而專利法中所規定的,評判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的時間是以申請日為界,申請日之前的公開發表論文將破壞該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也就是說專利申請的申請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期,是一個關鍵的界限。科研人員都知道當有研究成果時,要盡快在自己所研究領域的重要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以獲得專家的關注和認同,但是在專利保護方面,如果忽視了專利申請的申請時機,則很有可能會由于自己先發表的論文給自己的專利申請設下了“絆腳石”。
1.3 申請文件撰寫及答復能力存在不足
高校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毋庸置疑,學術論文也具備一定水平。由于科研經費有限等一些原因,有些科研人員自己撰寫專利申請文件,但是由于并不熟悉專利申請的有關規定,導致申請文件的撰寫水平較低。在實際工作中,科研人員多數會從自己的研究課題中摘錄出一些內容來完成申請文件的撰寫,在撰寫及答復審查意見時容易出現一些不足。
申請文件的撰寫存在問題:
對于說明書撰寫來說最大的問題一方面是說明書公開不充分,這種情況大多數原因存在于申請人有意不愿公開自己的發明點的情況,他們怕自己的發明點公開后被他人所用,這種關于發明點的公開不充分容易導致申請被駁回。此外,由于說明書的公開不充分,還將導致修改時很容易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此時,無論怎樣的修改都無濟于事,這樣的專利申請最終也只能走向駁回。可見,由于說明書撰寫存在問題,沒有使用好申請文件首次記載的內容這一機會,影響了申請的最終走向。說明書撰寫問題的另一方面,是說明書的實施例少。高校的專利申請往往在說明書的撰寫中僅列出一個實施例,未能最大限度地列出其他的實現方式。一方面,從說明書本身的撰寫上由于未能給權利要求的合理概括提供支持,從而限制了權利要求所允許的合理概括;另一方面,在修改權利要求書時,由于說明書本身記載得不夠詳細,為避免修改超范圍,客觀上也限制了修改的內容及方向,這也使得專利申請未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權利。
而對于權利要求書,高校的申請人在撰寫時往往把握不好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一種情況下是撰寫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偏小,他們往往將大多數技術特征都撰寫在獨立權利要求中。此外,權利要求項數較少,未能把握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之間的關系,未能做到將保護范圍從獨立權利要求到從屬權利要求逐級地縮小,從而導致由于在撰寫形式上自己給自己的專利設置了局限,使得他人很容易避開自己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他人模仿使用自己的專利技術,難以有效保護科研成果。與撰寫時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偏小相對應的,另一個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撰寫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過大,超出了權利要求所允許的合理概括的范圍。這種情況一是由于保護范圍過大,導致能夠用于評價該申請新穎性創造性的對比文件的范圍就越廣;二是由于保護范圍過大容易造成修改時的超范圍,因為通過修改以克服這一缺陷的過程中,不能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此時的修改不能夠進行“二次概括”,而只能限定到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原始記載的范圍。可見,由于申請文件的撰寫存在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申請的最終走向。
答復意見時存在的問題:
高校申請人在答復審查意見時,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拒不接受意見強詞奪理,另一個極端是輕易放棄答復申辯的機會。對于具有確鑿證據還不接受意見的情況,會導致申請被駁回,但是對于具有授權前景的案件,只是在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上跟審查員發生不同意見時,高校的申請人往往會看重專利能夠授權這一結果,并不考慮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輕易放棄了通過答復意見與審查員溝通這條路徑,最后導致的結果是只要審查員認為有問題,就往權利要求中加特征,加到確切的具體實施例的特征,然而即使這樣能夠獲得授權,此時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已經限定得非常有限,對于專利權保護來說意義并不大。
2 建議
2.1 合理布局,重視國外專利
高校應當那些對于科研領先、有市場前景的領域予以特別重視,加大關注度,幫助其實現真正的、有價值的專利保護的同時,加強對國外申請的力度,提高自身的世界影響力。高校應當合理布局,在一直強調國內市場的同時,重視專利在國外市場的拓展,通過加大國外專利申請力度的方式突破專利保護的地域限制,以最大程度地獲得應得利益。
2.2 協調先后,把握申請時機
做任何事情都講究掌握先機,專利更是如此,專利的先機就體現在專利的申請日上,本文前面已經談過,專利的申請日在評判該專利的新穎性創造性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了解了專利申請日的重要性,高校的科研人員應該逐步意識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如果具備市場價值,應當把握先申請后發表的原則,避免被自己在申請日前公開的論文破壞了專利申請的新創性。原則上論文的發表和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都需要一定時間,申請人只要協調好論文公開發表和專利申請日獲得這兩者的時間關系,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3 重視申請文件的撰寫及答復機會
專利申請文件與高校科研人員所熟悉的論文有相同之處,他們都是科技創新的表現形式,但二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前述申請文件撰寫及答復時的問題,也是專利審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這里給出為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申請文件的撰寫:
對于說明書,由于說明書是起充分公開并支持權利要求的作用的。專利制度建立的本意就在于以公開換保護,發明人為獲取專利保護這一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將發明充分公開這一義務。只想獲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這種不勞而獲的事情是法律不允許存在的。因此說明書必須將發明內容充分公開,這才符合專利制度的立法本意。另外,說明書中應盡可能多地列舉出實施方式,在起到支持權利要求這一作用的同時,為后續可能需要的修改提供基礎。
對于權利要求書,由于權利要求書的作用是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因此在撰寫時,為了獲得盡可能寬的保護范圍,一般是以概括的方式來撰寫權利要求,尤其是獨立權利要求。在權利要求書撰寫的整體排布上,通常采用逐層遞進、逐級細化的方式來撰寫權利要求。類似“金字塔”形狀,位于“金字塔”最頂端的是獨立權利要求,其為概括度最高、保護范圍最寬的技術方案;隨后位于“金字塔”中間層級的是中間級的從屬權利要求,其作為獨立權利要求的進一步限定,保護范圍一步步縮小;最后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是最低級的從屬權利要求。這里所說的概括必須滿足專利法規定的對說明書中所披露的一個或者多個具體技術方案的合理概括這一最基本條件。
申請文件的答復:
專利授權或者駁回的主旨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審查意見的發出和答復是一個使申請人和審查員之間溝通的過程,也是一場博弈,雙方最終需要得到一個都認可的結論。把握答復機會,進行有理有據的爭辯、合理范圍的修改,這才是溝通之道。申請人作為科研的主體,對技術方案的理解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拿到審查意見及所附的證據,對于有確鑿證據表明申請不能授權的情況,申請人可以不必費時費力地爭辯,而對于一些可能由于審查員理解偏差而指出的問題,申請人應當協助審查員更好地理解發明內容,通過有理有據的意見陳述、合理修改申請文件的方式,與審查員進行良性溝通,從而使發明盡快獲得一個相對穩定、有效的專利權。
3 結語
發明創造不應該僅僅體現在專利的申請量上,專利能帶來的變化和效益,才是體現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高校作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主體之一,在整個國家創新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在專利的布局管理及申請應用上應當占據主動地位,發揮科研優勢,克服自身不足,從宏觀上把握專利申請的方向,提升專利申請的撰寫水平與技能,爭取盡可能大的保護范圍,獲取專利的實際利益。
注釋
① 顧志恒,何先美.中國高校國際專利申請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② 安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釋義[M].法律出版社,2009.
③ 張藤予.淺談高校專利申請質量影響因素[J].知識產權,2014(4).
④ 王重遠.高校專利戰略現狀與對策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