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慶玲 陳淑萍 于偉凡 趙麗娜 陸瓊
為了促進高等院校學生更好發就業,在分析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就業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促進學生順利就業的策略。
高等院校學生就業問題
對策
一、引言
新時期,我國的就業市場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和取向,再加上不同專業、不同性格和不同能力水平的畢業生對就業的不同態度和期望,而這些主觀的期望與現實的市場和經濟形勢存在著出入。再加上,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不斷推進,對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都使得新時期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劇了就業難度。盡管我國政府不斷的重視并積極的采取各種措施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以及參與政府重大項目建設、鼓勵自主創業等舉措。這些促進措施的實施有利于我國高校畢業生更好的就業,然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目前,高校現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經超越農民工、下崗職工等就業問題成為就業市場的重要問題。
二、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等院校學生面臨激烈的競爭形勢,并處在就業機制不夠完善的環境之中。一方面,新時期,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形勢及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的經濟及市場形勢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國高等院校學生就業機制不夠完善,這主要體現在我國政府制定的促進高等院校學生就業措施的落實不到位、相關制度不完善、缺少后續機制等方面,同時,負責這些工作的部門之間的缺乏必要或有效的溝通,使得無法協同落實,更不能通過有效的監管使得高等院校學生真正享受各種就業及創業優惠政策,導致更多的高等院校學生面臨就業問題。
第二,高等院校學生就業觀念和就業心理問題。一方面,高等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著就業觀念偏差,就業期望過高的現象。新時期,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逐漸呈現出大眾化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高等院校學生的自身優勢相對減弱,在就業過程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為主導來實現自主就業。然而,很多高等院校學生多熱衷于工作較為穩定的公務員及事業單位考試,多不愿意去非公有制單位及中西部等需要大量人才之處,這種與主流就業觀產生偏差的就業觀也妨礙了高等院校學生順利就業。同時,很多學生在就業中還十分迷惘,對自身實力、興趣愛好、職業期望等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不能有方向的選擇合適的職業,甚至出現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視終身職業生涯規劃及發展的現象。
第三,高等院校學生核心競爭力問題。新時期,在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就業形勢下,學生自身素質及核心競爭力是決定其就業的重要因素。然而,高等院校中,很多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及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水平普遍較低,且在就業方面缺乏必要的就業技巧,這就嚴重阻礙了其順利就業。
三、新時期促進高等院校學生就業的措施分析
第一,從政府角度完善就業保障機制,推進高等院校學生就業。政府及其制定和實施的各種政策可以為高等院校學生就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此,首先,政府應當加大對高等院校教學方面的資金、物質、人才等的投入力度,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而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其次,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各地經濟發展,刺激勞動力需求,增加就業機會;同時,政府應當在制定和出臺各種高等院校學生就業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法律形式加強就業機制的法治建設,促進高等院校學生就業機制的體系的完善,并為高等院校學生的各項就業政策的實施提供依據和保障,進而實現高等院校學生的公平就業。最后,政府應當通過加強對用人單位及社會輿論的引導,以促進高等院校學生就業。一方面,對用人單位的引導主要體現在促進用人單位及企業建立健全合理規范的用人機制。樹立正確、科學的用人理念,合理配置人才,提高人才的重視程度,建立適當的人才儲備及培訓等方面的機制或措施,進而為高等院校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機會。另一方面,對社會輿論的引導主要體現在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宣傳等方式及宣傳各種基層就業等事跡,潛移默化的改變用人單位及高等院校學生就業觀念,進而促進高等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順利實現就業。
第二,從高等院校角度推進其順利就業。一方面,高等院校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完善課程設置和實施。高等院校在專業課程的制定、實施和評價等過程中,應當始終保持一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地結合各專業學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實際情況,以增強其對高等院校學生的適應性。為了進一步增強高等院校專業課程的適用性,這就需要社會企業的通力配合,才能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院校專業課程開發創造和諧的氛圍和環境,為其有效的開展奠定基礎。同時,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實際趨向、學生實際就業崗位對專業技能的要求等因素,使得高校專業課程的制定及實施既不違背高職教育的追求方向,又不偏離學生為根本的要求,進而促進學生就業實踐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指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培養其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協助其獨立進行信息的查找、篩選、辨別和創新應用等,進而促進其實踐能力的提高,為未來就業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服務工作,確立以學生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系統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時應當確定明確的目標定位以為各項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保障其不偏離既定軌道,促進就業指導目的的實現。應當打破在就業指導實踐中內容局限在傳統就業知識和政策信息的僵局,積極的進行就業指導相關理論知識和課程建設的探索,保持教育知識和內容的時效性和實用性,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各異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形成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程的就業指導活動,充分的將其專業學習、職業能力的養成融合發展,并積極地引進當前新的市場發展形勢和變化情況。同時,更加注重對高校就業指導教學活動和學生就業指導知識學習的評估,促進其有效開展,進而才創建一個循環漸進的、逐漸完善的就業指導教育體系。
第三,從高等院校學生角度促進自身順利就業。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本質,外因只是其推動因素,高等院校學生的順利就業主要依靠學生自身的努力來提升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為此,高等院校學生應當端正學習態度和就業觀念,加強與同學、老師等的交流,進一步了解自身的優缺點,明確定位自身職業目標,不斷的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自身素質,并積極的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就業實踐等以提高社會適應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在信息化形勢下,應當突破個人狹隘范圍,進一步拓展信息渠道,掌握更多的就業信息,更加充分地了解就業形勢等,通過自身努力順利地就業。
參考文獻:
[1]米媛.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孫贊蘭.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0.
[3]韓璐.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