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產生了興趣,便會增強學習的熱情,激發求知的欲望,教學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進行輕松教學,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語文輕松教學的方法。
語文課堂氛圍激趣一、課堂氣氛要寬松和諧
寬松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學生精神放松、心情愉悅,更有利于學生精神集中在教學內容上,發揮想象力。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要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特別是小學生容易產生害怕的心理,對于教師有本能的懼怕,所以教師一定要相辦法打破這種局面,同學生之間形成互動、交流,讓學生輕松、愉快、活潑起來,這樣才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充分發揮想象力,進入最佳的語文學習狀態,使課堂氣氛活躍,煥發出活力。在輕松教學時,教師要放下身段,盡量做到和學生平等,特別是對于學生的不同回答,要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包容,因為語文的很多問題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同一問題,不同的學生由于其思維角度不同,答案可能千差萬別。所以,每個學生的回答都是經過思考的,教師的重點不是在答案的標準與否、正確與否,而是要對學生的思考進行鼓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多增加學生的想象空間,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和自由。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營造出一種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讓學生在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中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誘發潛能,迸發創造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
二、對學生要多加贊揚和欣賞
人的價值的體現,就是被肯定和承認,所以被賞識是人的本質需要,常常對學生進行表揚和夸獎,能大大增強學生的心理司愉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信心,俗語講“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在實踐中已被證實是非常正確的。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說明,贊揚和欣賞的力量。在具體的語文教學課堂上,要經常采用表揚的方式,常說“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是好樣的”“非常出色”“努力,加油”等鼓勵性的語句,少用一些責問和質疑的語句。贊賞可以說是促進學生上進的驅動力,能讓學生樹立起信心,感受到被肯定、被承認的喜悅,在課堂上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說贊賞對于學生的創造力、學習興趣、進取心、個性特點等的培養都有很直接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三、教師要學會“聽”
過去的授課模式是以老師為主,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導者,只負責講,學生只管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一個容器,教師只管往里灌東西,這種模式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往往對于學生天性產生扼殺,因為每個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一樣,這種一個模式下的教學把學生當成了產品,都用統一的方法進行教學,往往對學生的興趣受好產生一種扼制。新課標提出后,對這種教學模式要求進行改革,變課堂以教師為主為學生為主,在課堂上要多增加學生發言的機會,以學生“講”為主,這樣教師就要學會“聽”,通過“聽”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興趣、優點、不足,通過“聽”也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在公眾場合演講表達的能力提高,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敢說,越說越自信,處處是舞臺,即興表達的水平。課堂成為他們發揮想象,激發學習興趣的舞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四、創造平等集體的學習氛圍
傳統教學中,作業及課堂練習等都由教師進行批改,教師直接成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最高裁定者,這種不平等的方法,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一種漠視。而對于語文教學來課,這種方式往往會對課堂教學氣氛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課堂呆板,不活躍。在語文教學中,要漸漸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激發學生的進取熱情,然后把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權交給學生自已,使其的主體意識增強,增中集體榮譽感,從內心感受到集體的平等、互助、信任、和諧。比如要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把一些課堂練習及抄寫默寫背誦的作業,交給學生進行互評,這樣學習在為同學批改作業時,也能體會到當老師的快樂,同時又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特別是別的同學做錯的題目,往往能使批改者記憶深刻。達到取長補短、溫故知新的效果。
五、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習興趣。
六、真情教學展示教師魅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所以模仿能力很強,而且學生都很喜歡模仿,教師在教學中以及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自然就成了學生的模仿對象,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自然會對學生的一些行為產生影響。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行為修養,言談舉止都要體現出做為教師的高素質。衣著端莊、態度隨和,自然會增加學生的親近感,使學生與教師之間沒有距度,愿意和老師溝通、交流,利于寬松課堂氣氛的營造。教師要進行普通話的標準訓練,這對于學生的普通話標準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激情誦讀都會對學生的審美情趣產生影響,同時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再有教師的板書,如果能龍飛鳳舞形成剛柔相濟的書法,更會增加學生的模仿興趣。
七、結束語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學好語文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小學生,語文學習是基礎,如何有效進行課堂教學,是每個語文教師都必須要認真研究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語文課堂變成學生的一個快樂的生活空間,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以學生為主,改為過去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變教師的居高臨下灌輸式教學為學生主動學習為主的教學,教師要擯棄家長制、領導者的教學風格,采用民主、自由、平等的教學方式,真誠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建立感情融洽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輕松、和諧、濃郁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設身處地為學生創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無拘無束地大膽質疑、發表見解、與教師爭論,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鉆研問題、啟動思維、馳騁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