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輝 李賀娟 冷平生 張克中 鄭健
摘 要 全日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成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林業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但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就全日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實現其培養目標,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培養所需人才。
關鍵詞 全日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 專業學位 研究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03
Discussion o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HU Zenghui, LI Hejuan, LENG Pingsheng, ZHANG Kezhong, ZHENG Jian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 mode to cultivate high-level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forestry talents, but many problem exist ye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master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goal and provide the required talen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full-time master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章,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任務、目標和具體措施。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林業肩負著重要職責。而林業已從主要以木材生產為主的傳統林業,轉向以生態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現代林業,對林業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林業人才調查和需求預測,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全國林業從業人員和人才需求量將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據預測,到2020年林業人才需求總量將達到100萬,目前的林業專業人才培養遠不能滿足林業建設的需求,特別是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林業專業人才十分缺乏。據統計,我國縣級以上林業管理部門、林業規劃設計單位、森工企業、國營林場、國營苗圃、中等林業專業學校的技術管理崗位和教師崗位目前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員不足1%,①因此需要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充實這些崗位,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以滿足林業行業對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全日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的旨在培養適應現代林業和生態建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但目前在教育理念和培養方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培養目的存在偏差。
1 全日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雙導師制沒能真正實施。為了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升,教育部在2009年發布的《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要努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除校內導師外,林業專業學位研究生須由在林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具有豐富專業生產或管理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校外導師,共同指導完成碩士階段的學習,但經過幾年的實踐,目前校內外雙導師制并未真正實施。以北京農學院為例,林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導師配置基本還是在沿用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導師配置模式,只有校內一位導師,沒有校外導師,不利于學生接觸實際工作,以及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
(2)課程體系不合理。學術型碩士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的研究生教育,側重于理論及其應用教育,以大學教師,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為主要目標。而專業學位碩士則側重時間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動手操作能力。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學制一般為3年,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學制僅為2年,但目前專業學位碩士的課程體系的設置不盡合理,課程缺乏針對性,與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差別不大,基本上仍在沿用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或者存在換湯不換藥的情況。以北京農學院林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為例,專業必修課包括森林生態系統理論與應用、林木遺傳改良與良種工程、現代森林培育理論與技術,專業選修課包括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森林災害防控技術及應用、現代林業信息技術、森林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等,雖然在課程名稱上突出了技術、應用等,但在實際講授過程中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在案例研究和實踐教學等方面依然較為薄弱,背離了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的目標。
(3)論文選題和評審標準有待改善。從目前林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來看,與學術型研究生沒有區別,僅是做論文的時間縮短,大部分還是在實驗室里做實驗,選題沒有體現出應用性和實踐性,以基礎研究為主。并且由于僅有兩年時間,有的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要求更嚴格。在論文評審程序和標準以及答上基本上照搬學術型研究生,按照學術型研究生的標準去要求,缺乏針對性,沒有因材施教。在答辯過程中,答辯委員沒有林業相關企事業單位的行業專家,通常與學術型研究生一起答辯,答辯要求學術型研究生沒有區別。
2 加強全日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對策
(1)不斷完善雙導師制。基于社會對林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林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基本與學術型研究生持平。因此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以及完善“雙導師制”對于實現其培養目標也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將校外導師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讓校外導師參與課題教學、實踐教學、項目研究等各個環節的指導。除此之外,還應提升校內導師實踐能力。林學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的科學研究應該接地氣,不能脫離實踐,導師本身也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經驗。由于近些年引進的年輕教師層次越來越高,多為博士和博士后,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和科研能力,但是專業實踐能力較為薄弱,如以修剪樹木為例,林學專業的年輕教師很少有人能夠修剪好,因此有必要加強傳幫帶,以及到基層進行相應的鍛煉和培訓。建立和完善林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雙導師制”,將高校和林業基層用人單位聯系在一起,一方面實現高層次應用行人才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促進研究生就業。
(2)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林業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體系應和其培養目標相一致,而不是簡單的照搬學術型研究生的課程體系,要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并且應該具有明確的職業指向。特別是針對目前和今后長時期開展的生態建設,強化生態類課程的建設。并且在授課過程中,增加案例教學,增加討論內容,引導學生對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增強專業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強化校外林業企事業單位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利用實踐基地,針對林業領域的實際問題,采用調查分析、實踐模擬、計劃制定、項目評估、技術或產品研發等實踐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目前北京農學院園林學院已和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京植物園、北京小龍門森林公園、北京大東流苗圃、通州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園林科研所等林業企事業單位開展了長期的合作,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搭建了產學結合平臺。在林業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利用實踐基地條件,進行教學或頂崗實習,針對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由基地導師指導,采用具有符合職業需求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多樣化實踐訓練方法,培養研究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研究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制定合理的畢業設計選題及評價制度。林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設計的選題也應符合其培養目標,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有所區別。學位論文的選題須緊密聯系現代林業生產實踐和生態建設,針對生產、管理、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或在科學技術觀點、試驗材料和方法上有一定特色或新意,應體現出作者具有獨立從事林業和生態建設科技工作的能力,以及解決林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可采取多種形式,包括試驗研究、調研分析、林業生產項目規劃與設計、產品與技術研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分析評估等。同時,在論文的評審以及答辯環節中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論文不同,要求至少應有1/3以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參與,以突出培養目標。
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宣傳和引導,提高社會對林業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認知度,改變對專業學位的接受程度不高的現狀,通過國家相關政策和規定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重視程度,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注釋
① 林科專業學位設置研究秘書組.試論設置林業碩士專業學位的必要性、可行性.中國林業教育,1999(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