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允價值是否與金融危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證監會對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進行了探究,盡管分析公允價值不是引發金融危機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公允價值的周期效應還是要充分重視的。本文通過分析公允價值和市場波動的關系,為如何促進市場的穩定獻計獻策。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市場波動;分析
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一項比較重要的職能,公允價值是會計屬性的一種,公允價值會引發金融危機,這個話題引起了廣泛地關注,在80年代發生的次貸危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損失,人們將周期效應作為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
一、公允價值計量與市場波動的內在關系
1.市場的狀態發生轉變,由賣方市場直接轉變成交互市場
由于資源在市場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勻的特點,所以,會導致資源在某個區域內發生短缺的問題,有時資源會出現地域性的壟斷問題。在賣方市場中,如果產品的數量不足,這樣就會導致產品的實體價值是不同實現的,而且還會產生一定的壟斷,所以,資源如果能夠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優勢,那么就會使企業收益。在買房市場中,人們會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人們會在市場上通過各種手段獲取產品的信息,從而就會對商品的交易進行重新的定位。在市場上,交易行為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具有連續性特點。
在交互市場中,如果產品生產的數量過多,這樣就會導致大量的替代產品,導致產品的利潤下降。產品就要具有一定的特征,才能夠使消費者具有夠買的沖動,人們的消費更傾向于一種體驗式的消費。
2.經濟模式的變化,由實體經濟朝著虛擬經濟的方向發展
實體經濟是根據商品的構成來確定商品的價格的,是在實際的生產中獲益的,但是虛擬經濟是在利潤計算完成后,在商品交易的過程中擬定價格的,二者在價格形成的順序上是不同的。生產的規模越大,人們就要通過借貸的形式來完成生產。經濟是在對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比,其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虛擬經濟的收益是在未來形成的,其影響因素比較多,而且,當借貸行為發生的時候,資金的所有權會發生變化,借貸會引起企業經營的風險,但是,由于資金利用的回報程度是不同的,所以,產品本身的價格是很難在生產的過程中估計的。在虛擬經濟中,產品的消費具有唯一性,而且能夠與其他的產品融合,所以,實體經濟的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其消費的對象比較廣泛。
3.經濟結構的轉變,實現了由工業經濟向金融經濟轉變
經濟結構主要指的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構成,能夠反應我國的經濟模式,在經濟結構中,能夠在生產力水平不同上產生新的經濟結構。我國的經濟結構由傳統的工業結構朝著經濟結構轉變,人們的生產是離不開實體生產的,所以,工業經濟不會消失,而且能夠與金融經濟出現合成的現象。從某種角度上說,工業生產是實體的經濟內容,金融經濟為其提供融資的渠道,金融經濟是運用資本的支持獲得的經濟效益,在二者中,金融經濟是主體。
4.計量思想的變化,由成本觀到價值觀的實現
會計是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分析企業供求之間的矛盾。現在,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得各類生產要素能夠配合,從而使企業的生產效率更高。各類要素的投入者要實現各類信息的共享,由于各類要素的性質是不同的,所以,就不能夠將各類要素隨便組合,這時候就要分析要素是否是稀缺的,從而分析各類要素的優勢,通過壟斷的方式來獲得經濟效益。在商品生產的過程中,一般投入的都是實體的勞動力,而且能夠展現出土地的形式。但是,現在的商品生產越來越復雜,這就導致了在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隱性特征,不容易分析其價值。
在生產的過程中,企業要擴大生產就要產生借貸行為,這種方式能夠通過改變價格的方式,從而能夠進行生產性的投入,這時資金的運轉會產生不同的位置,其利潤也會受到影響,這就使利潤具有不確定的問題。
衍生工具的產生使資金的流動頻率更加得頻繁,這就導致了市場的真實需求被掩蓋,而且會使市場的不穩定性加劇。所以盡管在對市場進行協調,但是,成本觀和價值觀之間的界限還不是那么清晰,導致在市場交易的過程中,利潤的高低也是不可預測的。
二、公允價值與市場波動關系的實證分析
1.假設的提出
生產力水平不同的情況下,在進行商品生產時都采用實體生產的方式,在使用價值能夠得到滿足的情況下,通過分析交易,從而能夠獲得利潤。在市場上,消費行為是占絕大多數的,而且將沉沒成本放入到實體的生產中,可以對市場的供求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是,現在,物質財富日益的豐富,這就導致了很多使用價值都不能充分展現,所以,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是商品價格的變化,人們通過了解市場信息來獲得收益。公允價值在市場上是通過對市場的預測,從而能夠對供求的力量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對企業經營產生的價值進行預測。
2.變量的選取
本文通過對公允價值凈資產和公允價值計量損益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分析其與股價之間的關系。
3.樣本的提取
本次分析時通過對國泰安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將ST類的上市公司清除,將沒有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數據的樣本公司清除,將不能進行交易的樣本公司清除,分析上市公司在不同的季度中披露的問題,然后選取最近一個季度的數據,從而能夠反映公允價值。
4.結果和原因分析
通過運用數據分析的方法,可以看出公允價值會計與市場的波動是具有一定的關系的。而且公允價值會計政策在我國一般在金融工具的業務中使用,而且這部門資產的數額不是太大,我國的股票市場一般都是進行短期交易的,而且,通過對其技術層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股票市場內投機問題是比較突出的。
三、結語
公允價值會計對市場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其產生的影響更加明顯,所以,應該分析公允價值與市場波動的關系,從而能夠使企業更好地規避市場的風險。
參考文獻:
[1]胡奕明,劉奕均.公允價值會計與市場波動[J].會計研究,2012(06):12-18,92.
[2]韓金紅.公允價值與市場波動:基于A股市場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1(06):93-99.
[3]劉紅忠,趙玉潔,周冬華.公允價值會計能否放大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J].金融研究,2011(04):82-99.
[4]張奇峰,張鳴,戴佳君.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的財務影響與決定因素:以北辰實業為例[J].會計研究,2011(08):22-29,95.
[5]徐浩峰.公允價值計量、系統流動性與市場危機的傳染效應[J].南開管理評論,2013(01):49-63.
作者簡介:王清(1983.10- ),男,安徽蒙城人,本科,安徽省阜陽工業經濟學校,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