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俊
摘 要:會計信息化建設作為后勤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有利于發揮會計信息的牽引、粘合、增效作用,有利于推動后勤保障模式由人力密集、數量規模、條塊割裂型向科技密集、質量效能、形散神聚型轉變,有利于極大地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建設
會計信息化建設應充分借鑒國內外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采取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相結合的方法整體推進。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認為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關系到會計信息化建設全局,搞好頂層設計必須站在全軍、全會計業務、全信息共享、全網互聯的整體高度上,堅持觀念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
1.確立會計信息化建設目標。會計信息化建設目標是制定建設計劃、組織建設實施的依據,必須按照全軍、后勤和財務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計劃,以會計工作的實際需求為牽引,周密論證,做到立足現實、著眼未來。一是分析現狀,明確需求。通過交流座談、調研等方式對會計信息系統應用情況進行全方位、深層次了解,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歸納,在此基礎上理清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明確其基本思路。二是確定建設目標,制定實施計劃。可以采用“逐步推進,滾動發展”。在上一階段展開并初見成效,再開展下一階段建設任務。
2.制定會計信息化標準規范。綜合集成的基礎是信息的標準化,要實現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必須遵循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技術規范。參照我軍標準制定的有關規定,將會計數據元素、公用數據和交換業務數據等進行科學分類;對數據元素的標識、命名等方面進行規范;整合各項會計數據元素,根據相關標準化規定,為這些會計數據編碼、標識、大小、精度等進行規定,形成一套完整會計數據標準,保證會計數據的一致性。
3.建立會計信息集成技術體系。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之一是信息集成。以信息整合為主,采用面向會計信息中心,多層的C/S和B/S運行模式混合的松耦合型分布式集成體系。通過會計數據資源的規劃,制定會計標準,建立和維護統一的公共數據庫,提供會計業務往來數據的接口規范和共享機制,科學規劃和分配數據存儲空間資源。
二、會計信息資源規劃
信息資源規劃是指對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從產生、獲取,到處理、存儲、傳輸和利用進行全面的規劃,是系統集成的基礎。會計信息資源規劃是對會計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規范和合理分配,解決“信息孤島”。
1.會計數據規劃。一是按照“信息主導”的信息化建設的原則,進行會計數據的需求分析,解決信息共享的問題,針對不同類別、各個層次的用戶需求用規范化的文檔來反映。二是建立會計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主要包括會計數據元素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概念數據庫標準等。三是進行系統數據建模。解決各會計軟件數據庫資源的不一致、復雜接口等問題,為建立統一、標準化的數據環境打下基礎。
2.會計數據規劃方法。一是對會計數據元素進行規范,建立會計數據元素標準。二是從會計數據元素中抽取公共數據元素,進行會計信息分類編碼,制定公共數據字典的內容和公用基本表的結構,建立會計基礎數據模型。
三、會計系統開發
系統的開發是會計信息系統最重要、最主要的工作。在會計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根據不同系統的特點和技術要求,綜合采用多種開發方法,常用的有原型法、面向對象方法、復合法。
1.原型法。這是一種通過不斷的試驗、演示、修改,直至完善的系統開發策略。原型法的主要特點是符合用戶對計算機應用的認識逐步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改進了用戶和系統設計人員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加貼近實際、提高用戶滿意程度,降低了開發風險和開發成本。但它一般需要比較先進的開發工具支持,系統規模不宜過大,不然不能很快建成系統,并且在開發過程中比較難以控制和管理。
2.面向對象方法。面向對象方法是一種圍繞對象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然后用面向對象的工具建立系統的方法,在會計信息系統建設中大量運用。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可以進行整體分析、分離設計、集成總裝的開發策略,降低了系統開發的復雜度;二是為程序和數據庫的利用提供有利條件,降低了大型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提高了開發質量;三是以直觀自然的方法描述客觀世界的實體,以及實體的結構特征和行為特征,并且能夠將兩者結合,兼顧對象的靜態及動態信息。四是面向對象技術極大提高了軟件的可維護性。但它不能設計系統分析階段以前的開發環節。
3.復合法。主要是把系統分解成一個個單獨的子系統,這樣各子系統都能保持相對的獨立完整。再按照優先次序來進行開發,這樣后面開發的子系統可充分利用前面先開發的子系統的成果。這種方法適用于大型復雜的信息系統開發。
參考文獻:
[1]孫黃田.軍隊財務信息化建設[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
[2]高復先.信息資源規劃-信息化建設基礎工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劉新.會計信息化法規建設[D].武漢:軍事經濟學院,2008.
[4]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軍隊信息化建設概論[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