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仿
高中英語聽力強調日常社交生活中的英語應用理解能力,著力于提高學生在日常社交生活中的聽說能力,同時,在高考英語試卷里(西藏地區應用全國Ⅱ卷),聽力部分為30分,占全卷總分的百分之二十。無論是生活或是應試考試中,聽力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對于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并非只是反復聽錄音就能達到。英語聽力的教學策略對學生提高聽力能力、做題能力也有很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此,我談談自己在教學中體會到的一些教學策略。
聽力理解就是對所聽材料信息的組織收集然后應用在答題中。如何準確收集信息在英語聽力中是個關鍵問題。在教學策略上,我們可以把聽力分成三個階段:聽前階段、聽時階段和聽后階段。
聽前(Pre-listening)階段
聽前階段是在做聽力答題前要做的必要準備,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做好聽力熱身。聽前階段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融入聽力材料的機會。雖然聽力材料是在錄音播放的過程中才能聽到的內容,可是聽力試題卻在不自覺中給學生提供著所要聽的對話或者是獨白的場景和背景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學生們可以為即將到來的聽力做好準備,可以預測到自己將有可能聽到哪些單詞、詞組和句子,更能為聽時(While-listening)做好完善的準備。例如此題:
1、When is Lilys birthday?
A. The day after tomorrow
B. The same day they talked
C. The day after they talked
2、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buy for her?
A. Some flowers
B. A purse
C. A box of chocolate
3、Who will send her lots of flowers?
A. Mike B. Lily C. Bill
這是高一聽力練習中的一個題,通過這三個選擇題,學生可以從題目中看出以下聽力材料會涉及到的內容:
They will talk about Lilys birthday.
They will buy her some birthday gift.
Somebody will buy her lots of flowers as a birthday gift.
通過11題,我們可以看出13題能夠排除B選項,因為Lily是過生日的人,不會給自己送花。通過12題和13題的閱讀,學生可以看出來,在聽力材料中對話的兩個人將不會買花給Lily, 因為13題透露出一個信息“將會有個人送花給Lily”,那么可以把12題中的選項A排除。
通過閱讀各題的選項,學生們也可以預料在聽力材料中可能聽到的單詞以及短語: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oday (從11題B選項可以預料到)”“tomorrow (從11題C選項可以預料到)”“purse” “chocolate” “flowers” 和一些人名。有了聽前階段的預測準備工作,當進入聽時階段時,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反應出這些詞,并判斷選項。
聽時(While-listening)階段
有的學生沒有做好聽前階段的準備工作,結果在播放錄音時完全無
抓住聽力材料的中心思想,遇到關鍵單詞短語卻不知道,或者反應不了。然而,有了聽前階段,學生的積極性就能被調動起來。因為已經有了對材料的預測,在聽到關鍵單詞短語的時候,知道該如何反應,更加容易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 結合以上的例題,學生完全可以再還未聽到錄音時就知道,錄音中將會講到birthday gift。有了這些聽前準備,學生更加有信心,聽時變得有目的性,從而更加容易聽懂材料。
在聽的適合,學生們還應該快速記下一些關鍵的詞語,這能夠很好的提高做題的準確性。比如有的關于數字的聽力材料,學生們總是聽完后面的數字就把前面材料中提到的數字忘掉,把數字用簡便的方式記下來,能幫助學生在聽時省下許多力。當然簡便的記數方法各人可以有各人的方法。
聽后(Past-listening)階段
有的學生認為,題完成了就不用再聽了,這是錯誤的。這個階段,是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的階段。學生們在日常學習中做聽力練習,最終目標是得高分,提高成績,所以在聽后階段的鞏固必不可少。
英語畢竟不是自己的母語,因此大多數學生在聽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聽到某個單詞,很熟悉,但又想不起意思。結果學生腦子里就注意想那個熟悉的單詞,忽略了后面所要聽的內容。聽后階段就是要幫助學生在聽上,熟悉所學過的單詞。老師反復的播放某個句子,讓學生專心聽,至少需要三遍從“聽”這個活動中來熟悉詞的發音,在大腦中形成印象,以便下一次聽的時候能自覺反應出詞的含義。
在英語聽力練習中,這三個階段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每個階段都必不可少。三個階段的配合訓練使學生的聽力能力有明顯提高。當然,這種方式適合于英語中等水平的學生,如果英語基礎太差,建議還是從最基礎的單詞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