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辰
高職院校“工業設計競賽”實踐研究
劉百辰
目前,我國眾多的高職院校中都開展了“工業設計競賽”活動,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專業人才。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開展”工業設計競賽”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最終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進一步完善高校的“工業設計競賽”。
高職院校;工業設計競賽;意義;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一)有利于建立起更好的實訓平臺
高職院校“工業設計競賽”有利于為學生建立一個更好的實訓平臺。工業技術競賽涉及的專業較多,形式也比較新穎,對于學生是一種更好的實訓教學。學生通過參加這種工業設計競賽,可以考核自己是否掌握了專業教師教授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在競賽中可以分析自己的職業能力,認識到需要完善的方面,從而使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
高職院校的“工業設計競賽”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而且邀請了許多社會專家以及專業教師參賽。學校的專業教師在參賽過程中,可以了解當前社會對專業人才在技術方面的要求,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另外,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競賽,不僅會提高學院的工業競賽氛圍,也能在競賽中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水平。
(三)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
我國的高職院校“工業設計競賽”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教學改革。高職院校會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加專業實用的優秀人才。在工業設計競賽中,學校還會邀請許多企業參加,他們會對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提出更加中肯的建議,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來進行教學改革,讓學生進入企業時可以更快的適應工作。
(一)比較忽視對高職學生專業技術的競賽
在我國舉辦的比較大型的設計競賽中,一般只注重新穎的設計創意,比較忽視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術競賽,這使高職學生掌握的專業技術很難充分發揮出來,讓社會對高職院校的專業技術了解較少,最終阻礙學生未來的就業。
(二)高職院校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一部分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過程中,比較缺乏對專業的定位。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比較多的專業課程,但沒有進行重點培養,使這些專業沒有特色,學院培養的專業人才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同樣也使這些學院參加工業設計競賽難以獲得獎項。
(三)競賽較多,制定的參賽策略較差
我國舉辦的大大小小工業設計競賽比較多,水平也有高低之分,涉及的專業范圍也比較廣。因此,一些高職院校比較難以選擇合適的的工業設計競賽。另外,高職院校在參賽時,制定的參賽策略比較差,沒有結合學院專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競賽項目,這不僅使學院得不到獎項,也會使學校的榮譽受損。
(四)參賽的指導教師能力水平較低
高職院校培養的工業設計人才應該掌握較強的理論知識以及實際操作能力,這需要學院具備比較優秀的教師隊伍。但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年齡較小,實際經驗不足,很難教導學生專業知識,向學生分享社會工作經驗。學院派出參賽的指導教師隊伍能力較低,難以輔導學生更好地參加工業設計競賽。
(一)在競賽中,重視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考核
高職工業設計競賽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并且給比較優秀的學生頒發實踐證書,讓學生的專業技術得到大賽以及社會的認可,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促進學生就業。
(二)學院完善教學改革,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我國的高職院校在培養工業設計專業人才時,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完善教學改革,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爭取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術的專業人才。這樣的學生才能在工業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為學校爭得榮譽。
(三)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的教師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以及實踐能力。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加工業設計競賽,在這一過程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讓教師對學生的專業技術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并且教師可以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從而使教學水平得以提高。另外,教師也要多參與一些社會企業項目,了解當前社會對工業設計專業的需求,提高實踐能力,讓教師更好地輔助學生參賽。
(四)制定更加完善的參賽策略
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教師在參加工業設計競賽時,要根據專業的定位,選擇合適的參賽項目,并且制定更加完善的參賽策略。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在競賽中充分發揮出來,也能大大提高獲獎的可能性。
高職院校“工業設計競賽”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實訓平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也會促進學院的教學改革。雖然,在工業設計競賽中仍然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相信經過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的完善高職院校“工業設計競賽”。
[1]蔣志,李春.以技能競賽為載體的高職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職教探索與研究,2010.3:16-18.
[2]陸素菊,張倩.培養職業能力: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理性思考[J].職教通訊,2011(5):14-17.
[3]鐘華,韓伯棠.創新型、研究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范式及應用[J].中國大學教學,2012(3).
(作者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