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娜
形體訓練課程中直立感的方法
■王婭娜
形體訓練課程是以芭蕾訓練為基礎,通過開、繃、直、立,塑造學生掌握正確的體態,課程中舞蹈練習結合中國古典舞、身韻、民間舞蹈等進行綜合訓練,逐步解決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達到美的享受。課程以培養學生高雅的氣質為目的。而直立感是形體訓練中首要解決的問題,直立感訓練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問題。
形體訓練 體態直立感 方法
表演藝術中的主要課程是聲、臺、形、表四門。其中,形是指形體訓練課程,形體訓練課程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優秀演員的基礎,肢體的美感對表演起著重要作用。形體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姿態、素質、形態的練習。在訓練中通過解決腿部的開、繃、直、立,使得表演姿態更加美觀大方。通過素質訓練,提高動作的質量,增強身體的控制力。通過形態的練習,使得學生會發現美、表現美。在訓練中規范形體是目的,在訓練過程中增強舞臺常識,結合自身專業活學活用,將形體課程內容服務于本專業。
1.體態
體態是指人的基本體態,主要包括在運動中的坐姿、立姿、行姿、臥姿。在沒有經過訓練的學生中常出現一些錯誤的體態,如:摳肩、斜肩、憋氣、駝背、彎膝、拐腳、松垮、坐跨、塌腰等。形體訓練就是要糾正這些錯誤的體態,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使得學生站在舞臺上更加漂亮,而直立是首要因素,解決了直立才能追求舞姿的美感。
2.素質
素質練習是形體訓練的重要內容和方法,通過素質的強化訓練,提高動作的控制力、速度和質量。通常為了提高素質訓練的效果,可以采用綁沙袋的方法,比如小跳、踢腿、大跳等技巧在完成時,在腳腕、腹部都綁上沙袋,使得學生增加負重,提高腿部、腰部的能力。課程中素質的練習,對身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全方位的訓練,為舞姿的美感打下基礎,改善身體的肌肉能力。在素質訓練中要注意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形態
形態練習是是通過把桿練習、徒手練習、組合等大量動作的訓練,解決腳步、腿部、腰部、胯部、肩部、頭部的靈活性。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行姿。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控制力,訓練學生舞姿的美感。身韻組合是訓練學生氣息的很好的訓練內容,組合通過提、沉、沖、靠、含、腆、移對氣息和舞姿把握的更加好。
形體課程常常要求“以形傳神”。“形”是指肢體外在的表現,而“神”是由內而外的表現,形神兼并則是達到最佳狀態。直立感是形態的基本要求,直立感的訓練在形體訓練中起著重要作用。
直立解決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形體課程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對學生的身體發育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靜態中,直立要求從腳步到腿部、腰部、背部、肩部、頭部保持一條直線,站立時身體挺拔但不僵硬,呼吸自然但不松懈。在動態中的直立就是腿在流動舞姿中需要直的時候,必須收緊肌肉、腿部伸直、達到美的享受。
在形體訓練中做到直是動作的基本要求,做到直也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增加動作原有的美感,從狀態上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美,肢體動作做到直后延伸了動作的長度,增強舞姿的美感;二是增強動作的控制力,身體直立后,肌肉收緊,積蓄力量,在技術技巧中能夠增強動作的爆發力和控制力。在技術技巧中人體的重心必須保持垂直,比如各種舞姿轉、平轉、四位轉、揮鞭轉,在完成技巧時重心的垂直非常重要,重心垂直了動作才能穩定。由此可見,流動中的舞姿是千變萬化的,重心也隨著舞姿的流動不斷變換,直立在靜態和動態舞姿中根據舞姿的變換隨之改變,可見直立對技巧完成的標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上身體態直立訓練方法
上身體態訓練是身體直立的一個主要部分,站立時給人以挺拔大方的感覺,我們舞蹈教師在訓練中不斷的嘗試使學生直立的方法,具體的方法有:①頭部和頸部,抬頭平視前方,雙耳對稱,面部表情自然大方,眼神和內心要由內而外的吐露出積極熱情的一面,嘴角稍稍上揚,下巴維維翹起。頸椎向后靠,后腦勺稍稍向前推,使脖子順著后背的方向向上拉長,有躺在枕頭上的感覺。②肩部和后背動作,放松雙肩,用力下沉,向后打開,橫向拉長。用力時要注意自然和松弛。收縮后背肌肉,拉長脊柱并微微向前推動,同時肋骨自然向內收起,注意不能翻肋骨,在站立時用頭頂去夠天花板,感覺有人提著你的耳根向上拉你。
2.中段體態直立訓練方法
中段是控制身體和舞姿的重要部位,中段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動作完成的標準。在站立時胯部與腰部保持對正前方,通過吸氣收腹收臀,收腹時不要翻起肋骨,保持呼吸松弛,收臀時要像關門一樣慢慢收起,并向上托起。腰要有力量,不能松和塌,腰部與臀部保持一條直線,臀部通過尾骨向前推,使得中腰部位完全立起來,只有中腰立起來,正體動作才能挺拔,利用中腰直立的正確方法改變原有的自然體態,使得更加優美大方。
3.下肢姿勢直立訓練方法
雙腳并攏,雙腳腳尖向2、8方向打開,小八字站立,十指抓緊地面,重心在前腳掌上,雙腳要用力向下踩,膝蓋反面不能有窩,用力伸的非常直。將雙腳并攏,把腹股溝向里凹進去,臀部收緊向上提,把尾椎骨向上頂。
在直立時地板與體重的相互作用,產生地板與腳下的反作用力,利用對抗的力量把握使用正確的方法使靜態的站立更加挺拔。沿著雙腳的拇趾-腳腕-小腿肌肉-膝蓋-大腿內側肌-髖關節-臀部-腰部-腹部-胸部-肩部-頸部-頭部,這樣的線路,保持一條直線。
總之,直立感的訓練是形體課程首要解決的問題,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育、表現潛能的挖掘,實現表演與技能的全面提高。當然,直立的訓練教學方法仍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繼續總結、充實和改進,以期在學生的形體訓練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莊虔華.簡論戲劇形體語言造型訓練的設立及其主體[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3 (4).
[2]路應昆著.戲曲藝術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3]孫麗萍.借鑒與融入——話劇表演形體訓練淺議[J].戲文,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