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物流行業的興起使中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推動了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英語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通用語言,而商務英語的應用也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
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商務英語作為當時經濟社會的必然產物應運而生。廣義上講,商務英語是指應用到經濟、管理、貿易、法律、信息、金融等商務領域中的專業英語。
2011年,我國物流業運行形式良好,物流業增加值增長加速,為保證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與此同時,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長較快,運行中的物流成本較高。
2.1 國內物流業發展。2011年年底,國內物流總費用8.4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一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運輸費用4.4億元,同比增長15.9%,增幅比前3個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比上一年提高1.9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2.8%。國內物流業增加值為3.2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9%,增幅比上一年提高0.8個百分點。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8%,占物流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7%。
2.2 國際物流業發展。國際物流業發展呈現增長態勢。國際主要國家物流成本占GDP總體情況是:北美地區和歐盟地區物流總成本占GDP比重平均低于9%,南美地區和亞太地區物流總成本占GDP比重平均為12%,其中以美國和日本為例。2011年,美國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為8.5%,比上一年有2.6%的略微增長,由于美國的實際利率是下降的,運輸成本方面增加值得益于運價的上升而非運量的增加,美國的公路運輸成本增長了6.2%。盡管部分貨運行業收入欠佳,但是鐵路貨運、公路貨運以及第三方物流運輸服務業實現了運價和收入的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統計,2011年,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8.7%,物流成本為4 844.2億美元。
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5家物流公司或企業發放了100份問卷,收回來的有效問卷為79份,有效回收率達到79%,運用SPSS17.0軟件對問卷進行處理,采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對商務英語在物流產業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
3.1 調查問卷處理。通過設計問卷,問卷錄入,運用SPSS17.0對調查問卷進行處理,在調查現狀中共涉及到11個問題,首先根據問題間具有相關性及簡化性原則的基礎,需要對11個問題進行降維處理,具體分析結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KMO和Bartlett的檢驗值

表2 解釋的總方差
3.2 結果分析。根據表1,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sig值為0.000,KMO的值為0.603,由此可以否定相關矩陣為0假設,即認為各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與相關矩陣出來的結論相符。即說明該問題可以很好地利用因子分析來解釋。表2中顯示了各主成分解釋原始變量總方差的情況,對于11個問題來說,可以簡化成兩個主要因子即可,原因是在實際研究中,保留特征根值大于1的情況即可確定為主要成分。根據旋轉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得出兩個公因子具體包含的問題變量。

表3 公因子提取及命名列表
如表3所示,將11個問題總結為兩個大類的問題變量,簡化了后續的研究。在表中顯示所見,FAC-1可以歸納為國際影響,FAC-2可以歸納為價值創新。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國際影響涉及到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商務英語對物流產業的推動作用表現在減弱國際供應鏈壁壘,增強國際供應鏈系統;另一方面,商務英語可以提高物流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所以把FAC-1命名為國際影響。FAC-2命名為價值創新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商務英語人才隊伍和科技力量對改善國際物流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商務英語為物流產業提供了可靠的媒介工具。
4.1 商務英語為中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做出貢獻。隨著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中,我國物流企業已經具備了融入到國際、參與到國際競爭中的硬件條件,開始在國際物流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積極參與國際物流行業的競爭。要想提高物流業在國際物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商務英語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語言。和那些以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流企業在語言交流方面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而商務英語解決和彌補了這個問題,給我國物流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增加了有利的砝碼。隨著我國不斷加強商務英語教育以及加大專業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力度,我國物流企業已經具備了在國際物流行業中的競爭實力。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的物流企業已經廣泛參與到國際物流行業的競爭中,開拓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我國的物流企業不僅開拓國內市場而且積極主動地拓展海外市場,加強了海外市場服務的能力。從中國物流行業發展現狀來看,目前中國物流企業積極實現物流設施國際化、物流技術國際化和物流服務國際化等,不斷提升和加強自身實力和在國際物流市場上的競爭力。對于物流產業的發展來說,商務英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推動了中國物流企業融入國際而且加強了其在國際物流產業中的競爭力。
4.2 商務英語能夠改善和提升國際化供應鏈系統。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國際供應鏈的增強來實現,而國際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國際范圍內供應鏈體系的構建。全球知名酸奶制造商石原農場(Stonyfield Farm),作為有機產品制造商,一直積極致力于環保項目,其縮減公司的碳足跡模式為其他關注供應鏈的可行方案,在此過程中商務英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并通過商務英語的應用給供應鏈解決了實際的問題。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成員組織處于不同的國家,對于其他國家的法律法規、經濟環境以及進行國際貿易中的慣例不是很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商務英語人才來幫助雙方順利完成交易。如果沒有精通雙方國家官方語言和交易規則的商務英語人才,不同國家的交易雙方想達成合作意向、進行國際物流工作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就無法構建國際物流體系。由此可見,商務英語在構建國際物流體系、增強國際物流供應鏈以及開展國際物流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4.3 商務英語人才隊伍和科技力量對改善國際物流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來說,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科技成果和人才隊伍要求非常高,同時“科學技術是企業和國家發展的第一生產力”,那么物流企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同樣需要更多的科學技術和商務英語人才。對于物流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來說,商務英語的需求會越來越明顯,但目前商務英語的專業人才較少,而從事物流行業的商務英語人才更少,因此可以看出,培養一大批專業的商務英語物流人才是至關重要的。而在科學技術方面,我國的物流業還處在弱勢地位。例如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需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卻呈現落后態勢。因為這種電子產品代碼技術對于物流運輸來說會更加便利。由此可見,商務英語能夠推動科技進步和人才隊伍的提升,并能夠規避風險。
4.4 商務英語為國際物流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語言媒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語言是溝通的橋梁。在國際物流貿易中,談判和磋商是必不可少的貿易交往模式。在談判和磋商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個細節都離不開商務英語,特別是貿易雙方對各自權力的維護。如果沒有商務英語,很難進行正常的工作和交流。在物流管理中,商務英語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成為其主要的語言媒介。它既是貿易雙方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的橋梁,也是貿易雙方解決問題的工具。如果貿易雙方的權益受到損害后,必須利用商務英語這項工具來解決問題,才能促進國際物流工作的開展和進行,這也體現了商務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在國際物流領域中發揮的作用。商務英語作為一門比較規范性的國際經濟語言,能夠很好地把語言和貿易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國際物流行業的發展和物流管理的完善,并在中國物流參與國際經濟事務以及國際物流行業交流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商務交流溝通、商業信息的獲得以及新技術的引用在一個國家的物流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商務英語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世界經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商務英語在推動國際物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在加快發展物流產業的同時,要不斷的培養商務英語的專門人才。利用這些專業人才,把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引入到國內,使我國物流產業與國際物流產業接軌,逐步推動我國物流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
[1] 端周多杰.商務英語的特點及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作用[J].商務必讀,2014(4):151-152.
[2] 翁鳳翔,辛瑞娟.商務英語:歷史、現狀與未來[J].當代外語研究,2012(4):43-45.
[3] 張佐成,王彥.商務英語界定[J].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02(6):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