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職業心理素質要求逐步提高,人才的職業心理素質也越來越被社會各界所重視。由此可見,職業心理素質是高素質人才的根本,技工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高度重視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教育,切實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技工院校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教育,分析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提出了加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技工院校;職業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意義與方法
當代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的發展及國家培養高技能人才目標的實現。因此,應當大力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技工院校學生職業心理素質。
一、加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中職院校學生正處在心理發展趨于成熟的階段,保持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對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心理知識,注意防御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提高職業心理健康水平,積極培養良好性格和職業素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不但體現在對于學生個體意義上,對于群體和整個社會它都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
技工院校擔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光榮使命。高素質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事實說明,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人,沒有振奮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不可能成為高素質人才。許多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那些事業失敗、人生挫折的人,也往往是心理素質比較脆弱,經不起困難、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戰和考驗。必須在學生階段,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迫切要求
當代中國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是一個承載社會、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他們自我定位比較高,成才欲望非常強,但社會閱歷比較淺,心理發展不成熟,極易出現情緒波動。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日益紛繁復雜。他們面臨的學習、就業、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可避免地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急需疏導和調節,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良好心理品質,為成長成才打下良好基礎。
(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進一步做好學生職業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中職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產生的困擾和沖突,會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又往往同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交織在一起。心理問題,是“三觀”問題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講要以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前提。反之,心理問題的存在,也必然影響正確“三觀”的確立。因此,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為養成、心理健康等各個層面全面展開,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補充、互相促進。
二、加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一)認真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是幫助學生解疑釋惑、消除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通過開展個別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書信咨詢等,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強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珍愛生命、關心集體,悅納自己、善待他人。做好新生、應屆畢業生、家庭貧困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學生、失戀學生、違紀學生、言行異常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若發現存在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轉到相關專業衛生機構進行治療。
(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課堂教學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在基礎學科課中特別是職業道德理論課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和活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課堂心理健康教學必須結合實際,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多通過案例教學、體驗活動、行為訓練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三)發動整體進行職業心理素質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任務,也不應該只通過心理咨詢和上心理課這單一途徑讓學生受益。學校所有的教職員工,特別是教師要時時刻刻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在日常教學中貫穿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班主任、上課老師不僅要在平時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作用,也要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開展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是一個知識高度密集的群體,心理特征相對統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實行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的方法,課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由于技工院校課堂時間有限,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尚需在課外進行。課外教育可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如開設系列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也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校刊、校報、櫥窗、板報等宣傳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增強學生相互關懷與支持的意識。
(五)努力構建和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職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新的工作,必須建立新的工作體系。當務之急應建立測評體系,研究制定符合我國社會文化條件、適合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測評標準,并認真組織測評工作,設立學生心理素質檔案,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工作的預見性。應建立心理問題高危人員的預防和干預體系,做到盡早發現、及時預防、有效干預因嚴重心理障礙引發自殺或傷害他人事件的發生。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體系,在學生工作系統設立專門部門,配備專業人員,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六)大力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學生職業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取決于這支隊伍的素質。必須下力氣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隊伍。堅持少量、精干的原則,配備一定數量專職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必須下力氣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專兼職教師的培訓,并參照國家有關部門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相關規定和要求,逐步使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人員達到持證上崗要求。同時,要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特別是心理咨詢員和班主任的培訓,使他們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技工院校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教育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當今技工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礎,而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能力是一項長期培養、循序漸進的工作,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并堅持不懈的把職業心理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中,才能使學校培養的中職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教育,為走上社會步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學校老師職業素質修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
[2]劉家豐.素質教育概論[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20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