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成
【摘 要】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也是目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于傳統教育手段無法相比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許多無可比擬的優點。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CAI課件
1引言
多媒體技術是指即計算機交互式綜合處理上述多種媒體信息,將視覺信息和聽覺信息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組合和整理,使其成為一個具有交互性性質的系統。多媒體技術集合了文字、圖畫、視頻和聲音等多種單一媒體信息,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集中處理,使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具有提高教學效果、擴大教學范圍和延伸教師功能的作用,尤其在物體動態演示、微觀宏觀變化規律演示、教與學良好的交互性、等方面充分體現出它優越的多媒體特性。
2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概念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英文簡寫為CAI,含義為計算機輔助指導。具體內容指教師改變傳統的黑板板書教學方法,而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的視頻、文本或者圖片進行教學。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對信息進行存儲和傳播,無論學生和教師身在何地何時,只要有計算機設備和網絡接入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習[1]。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的特點在于可以彌補傳統教學課堂中的枯燥,多媒體技術可以帶來聲情并茂的畫面或者視頻,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最關鍵的是,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積極意義
3.1多媒體教育技術給地理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教育方式使課堂教學容量大為增加。作為多媒體硬件的首腦,計算機操控著視覺和聽覺信息的收發,速度快,操作靈活。多媒體教學的操作優點是多種媒體交互使用,迅速而方便。不但順利地完成了課本教學任務,而且有更多的時間滲透了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
3.2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綜合素質
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將教學內容以圖片、聲音、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展現在屏幕中,具有以下幾條優點:首先,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青年學生具有好奇心較強的特點,不同于以往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屏幕中。其次,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如果能在枯燥的課堂中適度放置教學視頻或者色彩豐富的圖片,可以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繼續學習知識的心態。最后,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多媒體畫面中通常不僅包含著課堂中的主要知識,還包含著各種豐富的課外知識,多種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3多媒體的多功能及其效應促使教師素質的多方面發展
多媒體功能的完善對教師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使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課件,還需要其他各種動畫制作軟件和圖形制作軟件作為輔助,制作合適的圖片和動畫進行輔助教學。因此,教師需要全面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術,有條件的教師,也可以學習課件制作技巧以外的知識,例如聲音和音樂的合成、動畫制作和圖片修理等技術,相關的技術不僅可以作為課件制作的輔助,也可以豐富教師的內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4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方法
4.1目標分析
是指根據教學內容,明確要實現的教學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途徑、策略的分析,確定課件的框架和表現方式,進行課件的總體設計。
4.2制作設計藍圖
課件的設計藍圖又被稱為腳本,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和教學方法,簡明梳理課件的脈絡,包括課件的張數、圖片數量和視頻數量等。設計藍圖越具體越好,最好可以使用流程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各種媒體的擺放位置、媒體元素出現時刻、交互方式以及畫面的鏈接等,都要非常具體和明確。腳本的設計還要根據創作工具的特點以及人接受信息的心理特征等綜合因素來考慮。
4.3素材準備
素材的多媒體課件中基本元素。設計課件所需要的各種素材要事先準備好,如文字、圖限、聲音、動畫、影像等。一方面我們可以在掃描儀、麥克風、攝像機等設備的支持下采集到想要的蔬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相關信息,在互聯網時代這些原始素材的搜集已不是什么難事,很多CAI課件制作軟件也配有一些簡單的素材庫。
4.4創意設計
根據腳本設計的要求,利用創作工具被各種媒體的素材集成創作為一個課件。課件完成后,還要經過運行檢驗和使用評價,必要時還要做修改。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則取決所用的創作工具和創作者對軟件的熟練程度。
4.5打包發布
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的最終目的是在教學上應用,因此在創作的最后還要將課件進行打包,根據軟件的大小和需要可以拷貝到磁盤或制作成光盤,變成一個可以脫離創作環境便于使用的使用軟件。
5CAI課件的編制原則
課件是一種包括科學知識、道德規范等教學內容的載體。它應用在學校、家庭,可在個人計算機上用,也可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使用。關系到學習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因此,開發CAI課件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則和技術標準。
5.1教學性原則
教學性原則的目標在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注意不能使用太多的圖片和視頻,防止喧賓奪主,使學生沉浸在視頻中,而忘記真正的教學目標。因此,在課件素材的選擇上,教師應注意不能隨意選擇,應少量選擇和課堂內容一致或者接近的內容。
5.1.1教學目的:明白整個課件的主題是什么、問題是什么以及要求學生達到什么樣的知識程度。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可以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
5.1.2課件內容:內容的選取要考慮兩個因素,其一選取那些學生不能親自體驗或感受,傳統上一直采用講述教學,因此教學結構單一的教學內容。其二選取那些在課堂上用常規手段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解決教學難點問題。
5.1.3組織表現形式:組織表現形式即為整個課件的邏輯性。通常整個課件少則幾頁,多則幾十頁,如果章節之間沒有邏輯性,那么可能會導致整個結構內容混亂,學生無法全面掌握知識架構。
5.2科學性原則
課件的內容和數量應該具有科學性原則,課件中的知識點、圖片、文字和圖形以及視頻等各個要素均具有正確性和科學性,尤其應注意不能前后矛盾。各個環節之間具有順序性和聯系性,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也應全面看待課件內容,不能孤立地看待單獨一個課件元素。課件中的每一張圖片、文字和視頻都要進行審核,防止出現錯誤。
5.3美感原則
課件作為多媒體技術的表現方式,應該具有一定的美感。部分教師由于本身基礎較差且接觸計算機技術較晚,因此在課件制作水平上較差。其課件不夠美觀表現在以下幾點:①在課件頁面中加入太多的文字,導致頁面雜亂。字數太多導致觀者無耐心繼續觀看課件。②圖片模糊,像素太低,或者留有明顯水印。③課件內容無順序性,結構混亂。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應考慮到頁面字數不應太多,應選擇合適的字體。盡量少用復雜的動畫或者圖片,選用合適的清晰無水印圖片。
5.4技術性原則
課件的技術性是通過程序中各種數據結構、程序結構、控制技巧以及運行的可靠性來衡定的。課件的技術性原則要求制作的課件在使用中達到運行快捷、操作界面友好、交互應答明確、兼容性強。
6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技術和教學方式也逐漸得到了發展。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成為目前各大院校教育方式的主流。本文首先闡述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概念和積極意義,認為其積極意義在于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并促進教師能力的全面發展。在課件制作方法上,應該遵循教學性、科學性、美感和技術性原則。掌握以上原則并熟練計算機操作技術,教師可以提高本人的綜合素質并制作出具有教育功能的課件。通過CAI教學技術,可以綜合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世偉.現代教育技術[M].湖南教育出版社.
[2]齊瀟雄.校園網格技術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