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娟
(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延安 716000)
日漢請求表達的禮貌程度對比
徐曉娟
(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延安 716000)
本文將日語中的一般請求區分為“指示·要求”和“請求”兩種場合,將分析出在這兩種場合下,日語和漢語分別會使用什么樣的請求表達,并對這些請求表達的禮貌程度進行分析,希望能對中國日語學習者在學習請求表達上有所幫助。
請求表達 禮貌程度 日漢對比
有關日語的請求表達,益岡隆志·田窪(1993)將之分為直接進行動作請求的“直接請求形式”和間接進行動作請求的“間接請求形式”[1]兩種表現形式。其中“直接表現形式”的主語一般為第二人稱,主要表現形式有①~てくれ、~てください、~てちょうだい,②疑問型的~てくれるか、~てくれないか、~てもらえるか、~てもらえないか+だろうか/でしょうか,“間接表現形式”的主語一班為第一人稱,其重要表現形式有③~てほしい、~てもらいたい、~とほしいのだけれども和④~てくれると助かる、~てくれるといいのだが等。當中間接請求形式要比直接請求形式的禮貌程度稍高。
有關漢語的請求表達,林(1982)指出,漢語中的請求表達形式有“V”、“請+V”、“V+吧”、“請+V+吧(了)”,它們的主語一般為第二人稱,并且它們所表達的禮貌程度依次遞增[2]。其次,關于“請求”的種類,本文將參照中道·土井(1995)和柏崎(1993)的分類方式,將“請求”場合分為“指示·要求”和“請求”兩種類型。
本文將分別以20名日語為母語的日本大學生、研究生和以20名漢語為母語的中國大學生、研究生的談話內容作為本次調查的對象。將談話分為“指示·要求”和“請求”兩種場合,分別設定為以下六種場景進行自由對話。①乘坐出租車后指示向右拐(指示·要求)②告訴出租車司機自己錢包忘在家里了,請求司機返回(接近“請求”的“指示·要求”)③在高級餐廳點A套餐(指示·要求)④桌子上有水,讓服務員擦干(接近“請求”的“指示·要求”)⑤在學校問和自己關系特別親密的朋友借上課的筆記(關系親密的朋友間的“請求”)⑥拜托大學學長為自己寫一份留學推薦書(對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請求”)
(一)“指示·要求”的場合
在日語中使用最多的是“お願いします”。在漢語中,當主語為第一人稱時多使用“我要N”的表達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日語學習者在對出租車司機使用日語請求表達時多會出現“八王子へいきます”這樣不合適的表達。我們判斷這是由于母語的負遷移所導致的。其次“我(想)要N”和“請V”這樣的表達形式。在日語中當第一人稱為主語時也會出現“~へ行きたいんですけど”的表達方式,但使用率幾乎不到1%。
(二)“請求”的場合
在日語中,禮貌程度要求最低的⑤是向朋友借筆記,在這中情況下使用最高的表達方式是“ノート貸して”,其次分別是“てくれない?”“てもらえる?”和“てくれる?”以及“てもいい?”這些疑問型的表達方式。
在漢語中,在場合⑤中使用最多的表達方式是“可以~嗎?”和“N借我”。在場合②中使用最多的表達方式是“請V”,其次是“可以~嗎?”。在場合④中使用最多的表達方式是“可以~嗎?”,其次是“請V”。在禮貌程度要求最高的場合⑥中,使用最多的表達方式是“可以請~嗎?”,其次是“可以~嗎?”。由此可以看出,在漢語中,敬辭“請”多出現在“指示·要求”或者對禮貌程度要求較高的“請求”的場合下。在漢語的請求場合中,“可以~嗎?”和“能不能”這種帶有征求許可的意思的疑問表達方式的使用率最高,這一點和日語相同。
由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在“指示·要求”和“請求”的場合下,日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在“指示·要求”的場合下,日語中出現最多的表達方式是“お願いします”,在漢語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稱做主語的“我(想)要N/V”的表達方式。在“請求”的場合下,日語和漢語都多用表示疑問的表達方式。其次是在對禮貌程度要求比較高的場合下,日語和漢語都多使用不含有人稱代詞的表達方式。
由本次調查我們發現,在日語教育中,作為代表日語請求表達的“~てください”由于其禮貌程度過低,在日常的請求會話中使用的頻率相當低。
[1]益岡隆志·田窪.基礎日本語文法[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3.
[2]林淑珠.日本語と中國語の命令依頼表現の比較―丁寧度の観點から[M].仙臺:東北大學文學部,1982.
徐曉娟(1987—),女,陜西延安人,碩士,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