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武
(鼓樓軍休七所,南京 210000)
2011年12月金正日突然去世,金正恩順利接班。
執政三年多,金正恩從未踏出國門。
2015年機會來了。俄羅斯為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及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將于5月9日在紅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
莫斯科向世界各國領導人發出邀請,金正恩也接到了橄欖枝。一時間,平壤欣喜若狂,這將是金正恩上臺以來在國際舞臺上的“處女秀”。
四月份,朝鮮高級官員密集訪俄,為金正恩的首次出訪做準備。特別是朝鮮內閣副總理盧斗哲、人民武裝力量部部長玄永哲,以及外務省副相宮石雄等高級官員訪問俄羅斯,取得了實質性成果,與此前那種“沒有經濟內容的政治裝點”形成鮮明對照。
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快。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4月30日突然宣布:金正恩將不參加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俄方是“通過外交渠道得知這一決定”的。
金正恩為什么會突然放棄紅場閱兵?
全面地分析之后,多數學者認為,主要原因至少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金正恩當初計劃訪俄的初衷,是由于莫斯科邀請各國領導人赴紅場閱兵,遭到了西方領導人,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的抵制,試圖以此報復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并,這讓俄羅斯在國際輿論中處于非常尷尬的局面。
但是,俄羅斯經過艱苦的外交努力,還是有不少大國的領導人前往紅場參加閱兵,這讓八零后的金正恩顯得無足輕重。到紅場去僅僅握個手,擁會抱,旅趟游,只是當個“小綠葉”,這對于自尊心極強的金正恩來說,心理上難以接受。
同時,還可能與俄羅斯拒絕向朝鮮出售防空導彈有關。有報道稱:朝鮮人民武力部長玄永哲在參加4月14日莫斯科的國際安保會議時,向俄方提議購買4枚S-300防空導彈。朝鮮提出以‘物物交換’方式購買,但俄方由于財政危機,堅持要求支付現金。金正恩遂取消訪俄,“以示抗議”。
真正能夠動搖金正恩首訪俄羅斯決心的,可能是他無法實現與習近平在莫斯科的友好會談。在朝鮮國內,中國一貫被視為最親密的盟友,是朝鮮最重要的援助國和戰略后援。如果去了莫斯科,卻無法與習近平友好會見,就很可能損害其最高領導人的形象和執政基礎。
從中國方面來說,金正恩政權在核試驗、導彈試射和經濟合作等一系列問題上已經損傷了中國的顏面和戰略利益;而金正恩將首訪國家定位俄羅斯,無疑將中國晾在了一邊,也定然引起中國的更大不快。中國可以據此認為,朝鮮的對華外交方針發生了根本變化,在兩國最高領導人會晤以及其他涉及兩國的戰略問題上,將提出不利于朝鮮的新對策。
況且,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極少,經濟有限,朝鮮不可能依靠俄羅斯很多。中國在歷史上對朝鮮的角色,比俄羅斯更重要。對朝鮮來說,其真正的依靠依然是中國。如果沒有中國在背后的支撐,朝鮮的日子將更加難熬。因此,為了走進俄羅斯,朝鮮不可能以放棄中國為代價。
自從烏克蘭沖突以來,美國開始重新把俄羅斯定位為頭號敵人,號召所有西方國家全面制裁俄羅斯;同時,希望所有國家與俄羅斯劃清界限:即敵人的朋友,就是美國的敵人。
權衡利弊,通盤考慮這些情況后,金正恩后退一步,在派出名義上的國家最高代表者金永南訪俄,以維系與俄羅斯關系的同時,也為自身留下回旋余地,便于將來與美國改善關系,與西方國家留下空間,與中國保持等距離,符合其根本的全球戰略利益。
金正恩出訪俄羅斯,目的之一是爭取舉行與韓國領導人樸槿惠的會談,實現“歷史性握手”。但是,與中國尚且無法實現良好溝通,與韓國顯然更不可能。沒有中國在中間的斡旋,朝韓兩國領導人不可能坐在一起。對于韓國來說,目前正遭受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巨大政治、軍事壓力,這個時候樸槿惠也不可能與金正恩實現“歷史性握手”。
鑒于金正恩在國內獨一無二的權利壟斷地位,朝鮮內部有重要事務或最高權力產生空白,甚至自己一離開朝鮮有可能出現不測等等,因此,他在最后時刻,仍像放棄出訪印度尼西亞一樣,做出了放棄出訪俄羅斯的決定。
其實,朝鮮國內局勢危艱,政權情勢堪憂,坐在“火山”口上的金正恩時常焦慮不安。金正日突然去世,金正恩順利接班,表面上,顯示了金氏家族強權政治的鞏固,但其政權仍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朝鮮這種權力交替的結果,不僅與世界發展潮流格格不入,而且導致國內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金正恩寸步不離朝鮮,與其說是為了處理國內的諸多事務,意在提升自己在國內的形象,還不如說是為了防止自身政權的丟失。
在金正恩看來,朝鮮外交突圍,必須從美中俄三個大國開始。
因此,金正恩接管政權后,為了改善與美國的關系,多次向美國示好,甚至在美國籃球巨星丹尼斯·羅德曼訪問朝鮮時,讓其帶話:希望奧巴馬能給他打電話!但美國不為所動。
美國那邊,是此路不通;金正恩便把希望轉向中國或者俄羅斯。
天無絕人之路,正好今年五月俄羅斯舉行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金正恩前往紅場,可謂一劍雙雕:一是給了普京面子;二是可以同時會見中國的習近平和韓國的樸槿惠。
但是,歷史又給金正恩開了個玩笑:由于美國的施壓,韓國總統樸槿惠放棄了紅場閱兵,這意味著韓朝雙方最高領導人實現會晤的可能性成為泡影;同時,中國與朝鮮之間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仍存在分歧,習近平似乎也沒有要見他的熱情。
由于訪俄無利可圖,外交的副作用還不小,金正恩最終放棄了訪問俄羅斯,參加紅場閱兵的計劃戛然而止。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還是給金正恩留了一扇窗:今年9月3日,中國將舉行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盛大紀念活動,中國已向各個相關國家發出了邀請,這其中顯然應該包括朝鮮領導人。如此一來,今年9月就是金正恩訪華的一個絕佳機會。
而且,與俄羅斯相比,中國的紀念活動要盛大得多。如果不出意外,在中國,金正恩有可能實現一舉三得:一是首訪中國,就重大問題進行溝通;二是會見樸槿惠,實現與韓國領導人“歷史性的握手”;三是會見普京及其他外國政要。因為中國的紀念活動,會有更多國際重要領導人躬逢其盛。屆時可能有機會安排偶遇,爭取實現朝鮮外交困局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