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我國航班延誤糾紛的現狀及對策
李文婷
【摘要】航班延誤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同時,我國每年因航班延誤而導致的糾紛事件還在逐漸增多,本文就主要針對我國當前的航班延誤糾紛的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究,能夠為相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航班延誤;糾紛;現狀;對策
在人們對于出行需求逐漸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的民航運輸事業也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民航運輸事業每年的旅客運輸量增長率達到了17%以上,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我國的飛機使用率也在逐漸的上升,飛機的飛行頻率也在逐漸的加快,而我國的飛機總量卻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情形下,航班出現延誤的情況就會時有發生。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的航班延誤糾紛呈現曲線式上漲,投訴的比例呈現不正常上升。就相關的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大約都會有20%的航班出現延誤的情況,而且的航班延誤的原因也多種多樣,由航班延誤所引發的糾紛在逐漸的增多,相較于去年上半年,我國近年上半年的航班延誤糾紛上漲了近20個百分點,從這一數據就可以說明,航班延誤糾紛已經成為了我國民航事業單位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旅客的出行權益,并有效的實現民航事業的和諧發展。
(一)立法不完善,政策實施標準不一
我國相關立法中對于航班延誤的界定并不明確,針對造成航班延誤的誘因也沒有進行范疇的劃定,針對航空公司所作出的承諾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判斷,自然也就無法針對航班延誤做出相應的補償。而且我國部分的相關立法中,將延誤所需要負擔的責任以及延誤應該獲得相應賠償的標準概念相混淆,這樣就使得延誤沒有一個統一的判定標準。
由于造成航班出現延誤的原因有很多,而我國沒有針對所有的原因都進行立法上和政策上的規定,所以,當導致延誤的原因不明確的情況下,加上當前的法律法規中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這樣就使得乘客與航空公司之間容易出現分析,從而產生糾紛。
(二)航空信息服務較差,航空公司市場化程度不足
航空公司沒有為乘客提供詳細的航運信息,乘客了解到的航班信息與航空公司所發布的航空信息出現不一致的狀況,航空公司因為自身的失誤,使得乘客無法準確的掌握航班信息,而且在相關航班延誤賠償標準不明確的前提下,也會使得乘客在心理上出現誤解,這樣就很容易引發航班延誤糾紛。
(三)旅客維權行為過激
旅客的維權過激行為也是導致航班延誤糾紛出現的主要因素。在航班出現延誤的時候,有些旅客會出現過激的維權行為,例如糾纏機務人員或者出現占機行為等,少數旅客就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阻止飛機起飛,以此來達到維權的目的。但是這樣的行為本身就觸犯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這樣的行為會使得航班的延誤更加無限期,不僅自身的權益受到侵害,而且還會侵害其他旅客的權益。
(一)完善相關的航班延誤制度法律法規
針對造成航班延誤的各種因素進行詳細的類別劃定,針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要制定出不同的賠償條例,建構完善的航班延誤法律法規,以保障旅客出行以及航空公司雙方的權益。民航局需要出臺統一的政策性文件,針對航班延誤賠償進行統一的標準化劃定,出臺相應的賠償辦法,制定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標準規范,如果航班延誤的時間較長,就需要航空公司能為旅客盡可能的提供滿意的服務。
(二)提升航班延誤服務水平,推動航空公司市場化的發展
在航班出現延誤后,航空公司以及機場人員要能夠及時告知旅客航班延誤的原因,安撫旅客的焦躁心理,并且隨時通知旅客相關航班的最新信息,使得旅客可以自主選擇是否繼續等待。要盡可能的簡化因為航班延誤所造成的轉機手續,機場專員要熱情的為旅客提供各項服務,機場要建立相關旅客投訴處理機制,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航空公司的公信力度,進而減少航班延誤糾紛的出現。
(三)倡導旅客理智維權
旅客要積極的與機場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在保障自身權益不受損害的情況下,理智的與機場工作人員共同來解決問題,保持自身的素養,合理的應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航空公司也要對旅客的維權進行有效的規定,并且要勸導旅客進行理性維權,從而減少航班延誤糾紛的出現。
綜上所述,航班延誤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航班延誤所帶來的必然是航班延誤糾紛,從相關的數據可以了解到,我國每年的航班延誤糾紛在不斷的上漲,而就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法規、航空公司自身以及旅客自三個方面,因此,只要針對這三個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夠減少航班延誤糾紛的出現,從而保障旅客出行以及航空公司雙方的利益,使得民航事業可以實現和諧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麗星.航班延誤的政策和立法探討[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
[2]楊惠.關于《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的幾個問題[J].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11(01).
(作者單位:海口經濟學院)
作者簡介:李文婷(1983-),女,新疆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民航管理,民航運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