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銅川 727031)
教海初探
張 瑩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銅川 727031)
本文從我的教學夢、設定大目標、養成好習慣、上課有情趣、互動增效果、親近大自然、“我是小老師”、潤物細無聲等幾個方面探討我在高職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高職教育 教學心得 有機化學 生物學
我熱愛教書,十分享受站在講臺上的每一個四十五分鐘,小小的講臺承載著我的夢想,是展現自我、實現價值的平臺。能夠成功的將知識、道理傳授給學生已滿足我的期望,以自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引導感染學生從消極走向積極,從被動轉為主動,從悲觀轉為樂觀向上是我的追求目標。在我院2015年首次“我最喜愛的教師”和“我最喜歡的一門課”評比活動中我的《有機化學》被評為學生最喜歡的課,我被評為學生最喜愛的老師。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付出所獲得的收獲以及努力得到的肯定,這更加堅定了我撲下身子到學生中去,為學生服務長自我才干的信念和決心。
我上課的學生大多是新生,對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和陌生,對自我的現狀感到困惑和無奈,對自己的未來更是充滿迷茫和無知。因此,第一堂課,拋開課本,不講理論,我只講三件事。第一件事:設立目標。第二件事:積極面對。第三件事:樂觀自信。戴士弘教授來我院做報告時說過一句話“其實本沒有差生,只是他們沒有找到發揮才能的地方”,我也用這句話鼓勵學生、肯定學生,通過這種心與心的交流方式,走進學生的內心,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來上你的課,愛上你的課,認真聽你的課。
我們的學生學習自覺性相對較差,需要老師不時地鞭策和提醒,直接進門就講,效果往往不好,所以每節課的前五分鐘我都會想出各種難題奇招引導著他們和我一起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并提問,這樣不僅能很好的將上節課的知識與本節課承接起來,更重要的是還能把學生還未收回的心直接拉回到課堂中,使其集中注意力好好聽課。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上課總是枯燥無味的,化學課更是如此。睡覺、玩手機的現象總是屢禁不止,這時我會用最飽含激情的高音、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調、夸張的動作和表情,仿佛講述一段生動有趣的故事一般講著課,從而達到“吵”的他們睡不著的效果。原本瞌睡的、思想上拋錨的學生就會被我這一系列動作吸引住,好奇的聽我在說些什么,不知不覺就聽進去了。當然這種夸張的手段時間不宜過長,達到效果就可以見好就收。
互動是一種雙贏的教學方式,老師布置任務下去,活學生替老師干了,課堂學習氣氛瞬間高漲起來,因此,這也是學生最喜歡的環節。我會經常安排一些活動或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最終再與我共同討論。
生物學與藥用植物學是兩門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課程,與其在封閉的教室死摳書本,不如把課堂搬進大自然,與花鳥魚蟲來個親密接觸,讓學生們學到、聽到不如親眼見到、親手摸到。講生物學打樣方時,我帶學生們來到校園親手實踐打樣方訓練及種群密度的計算;這種方法能讓學生門真正感受到了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成功與喜悅。
別人有翻轉課堂,我有“翻轉角色”,所謂翻轉角色就是我當回學生,學生當回老師。在生物學和藥用植物學的教學中,我曾多次舉辦“我是小老師”講課比賽。根據班級人數設立若干小組,每組3-4名學生,其余學生既是觀眾又是評委,分別給講課的同學打分。最后以評委打分高者為獲勝組,并設立了獎勵原則,從而提高學生講課的積極性以及備課的認真程度。
作為一名老師,除了給學生上課之外,更要愛自己的學生。給予他們的關心、關注、關愛于細膩無聲之中,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從而提高自我存在感,建立自信心。對于任何一個小班,我會在第三節課時就能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并能準確的對號叫出來,這讓他們驚訝不已;每次批完作業我都會寫評語,比如“你的進步,老師看的到”、“繼續努力,離成功只差半步”、“保持優秀,去幫助更多的人”等等這樣的話,正是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正的信任我、接納我、肯定我。
以上這八點就是我這幾年教學中的心得與體會,高職教育的路還很長,我會繼續努力,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我,用滿腔熱忱和對教育事業矢志不渝的愛去對待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張瑩(1985-),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助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碩士,主要從事藥學專業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