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垚

2015年的香山論壇吸引到的關注,可能比此前五屆的關注量加起來還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首次參會,并發表了主旨演講。
這是香山論壇迅速“升級”的象征之一。
2014年的第五屆香山論壇,首次從傳統的“二軌”(一般將非官方交流稱為“二軌”會談)升級到了“一軌半”——也就是說,從傳統的學術對話機制,升級到了準官方對話機制。
目前,亞太地區的安全體系大致可分為三種機制:一是單邊的同盟關系,如美國同日本等國的某種同盟關系;二是東盟主導的東盟地區論壇,這是亞太地區一個官方的多邊安全對話機制;三是其他的多邊機制,例如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等。
國際軍事對話亦是多邊機制的一種,雖然是務虛形式,但往往蘊含獨特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目前亞太地區安全對話機制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會議是香格里拉對話。這一對話機制誕生于2002年,即“9·11”之后,由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和新加坡國防部協辦的“亞洲安全峰會”主辦。
在“9·11”之后的十余年間,國際形勢風云變化,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
亞太地區無疑是這一時期世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美都是亞太的重要國家,亞太亦是中美利益交織最密集、互動最頻繁的地區。但隨著美國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亞太地區形勢漸趨復雜。
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的對外貿易總額和經濟總量分別占到全球的48%和57%,亞太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引擎。這使得亞太各國出于自身利益,亦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
正是因此,近年來亞太地區的安全對話機制迅速增加:2011年,第一屆雅加達國際防務對話會在印度尼西亞舉行;2012年,首屆首爾安保對話會在韓國首爾開幕。
中國舉辦香山論壇,亦體現了中國增進互信、積累共識,促進地區安全合作,推動各方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初衷。
事實上,相比其他安全對話機制,中國作為東道主的香山論壇,無疑被外界賦予了更多的期待和解讀:2014年“升級”后的香山論壇,被稱為“一個在安全形勢變化關鍵的節點上展示中國的防務安全戰略和意圖的論壇”。
因此,香山論壇的迅速“升級”,與其說是表明了中國在地區安全上的重要角色定位,不如說是中國順勢而為、傳遞中國聲音、創造平等對話、增進各國互信的共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