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垚

2015年9月20日, 一位粉刷匠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鎮粉刷村民新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具雄心的計劃。
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正是謀劃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期終答卷”。而這份“答卷”的影響,將遠遠超出未來五年。
聚焦突出問題與明顯短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心一意謀發展,成為全世界最高產的“蛋糕房”。因此,中國的幾乎所有公眾都從中分得了比以前更多的“蛋糕”。但對于一個將把超過歐洲和北美總人口數的龐大群體帶入小康社會的大黨來說,過往的成績,并不足以令其止步于此。
此次全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所作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提到,在就建議稿征求意見和建議的過程中,大家普遍希望,通過制定建議明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特別是要以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提出一些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舉措,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他所說的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包括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困任務艱巨……
最高領導人的宣示表明,在未來五年,乃至更長遠的將來,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對人民的承諾、對歷史的承諾,正是聚焦于此發力。
發展與共享的辯證
調整利益不能只以靜態的觀點、在既有利益格局下進行,更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著眼于增量利益,在做大社會財富總量的同時分配好。2014年,中國的人均GDP為7485美元,在全世界排名不過90名左右。發展依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總鑰匙”。因此,《建議》強調今后五年要努力實現的目標中,第一個便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如習近平所說,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利于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更加切實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
不過,正如窮人求溫飽,而富人求品質一樣,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將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新常態下,傳統的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的發展方式日漸乏力,轉向創新驅動已是迫在眉睫。
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結構是影響中國社會發展成果分享水平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建議》要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僅有利于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使之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權利和義務。與此同時,還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從供給看,在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減少的情況下,對穩定勞動力供給和工資成本、培育現代產業工人隊伍具有重要意義。從需求看,對擴大消費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擴大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具有重要意義。
新形勢下的指南針
習近平強調,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內涵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發展既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一方面,從國際形勢來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但是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從國內形勢看,中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
在這樣的戰略機遇期下,對于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執政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兩大基本課題而言,建議稿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無疑有著指南針意義。
這一發展理念的總結,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既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又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對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