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摘要:對“遼寧省民間器樂曲音樂形態”的研究,我們需要對遼寧民間的器樂曲進行系統化的了解,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遼寧省民間器樂曲的音樂形態的概念,為今后奠定夯實的理論基礎,本文對遼寧省民間器樂曲、音樂形態、音樂形態學的概念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粗淺的分析。
關鍵詞:遼寧 民間器樂曲 音樂形態
一、背景資料
遼寧省是位于東北三省最南端的一個省份,東北與吉林省相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南與河北省相毗連,以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隔江相望,南臨黃海和渤海,并與山東隔海相望,地域廣闊,音樂文化廣受其地域文化的影響。音樂可分為宮廷的、宗教的、民間的三大類,從理論上我們可知,民歌、歌舞、說唱、器樂是民間音樂的基本內容,本課題主要研究遼寧民間器樂。由于我國的廣闊地域和民族的多樣性,民間器樂曲作為民間音樂當中的其中一種類型,在不同的地域,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器樂曲,它的音樂形態也是有所區別的。在遼寧,該地區的民間器樂曲不僅具有它自身的音樂風格與藝術特征,而且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得到了民間藝人的很好的傳承與發展。根據中國ISBN中心1996年12月份出版的且由《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遼寧卷》編輯委員會編著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遼寧卷》一書中提到的:“遼寧民間器樂曲除戲曲、曲藝伴奏音樂之外,主要是鼓樂和秧歌樂”,根據它我們可知,遼寧民間器樂曲包含遼寧鼓樂和秧歌樂兩大類,本文將對此展開詳細的研究。
自20世紀以來,我國有關器樂曲音樂形態研究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但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書籍、期刊文獻,據筆者研究所及,尚沒有發現關于遼寧民間器樂曲音樂形態研究的系統研究論文,據筆者查閱,期刊《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作者林林所寫的《淺析遼寧鼓樂“漢曲”與唐代大曲的關系》中對漢曲的概況、漢曲的結構特征機器與唐代大曲的內在關系這些方面做了研究;同一期刊,在2006年,林林又寫了《遼寧鼓樂“漢曲”的藝術特征》一文,文中對“漢曲”的結構模式、打擊樂的運用,漢曲的變奏及轉調手法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根據萬方數據庫提供的論文,李夏所寫的《遼寧與山東漢族民間鼓吹樂比較》一文,我們可以了解到遼寧與山東鼓吹樂歷史淵源、山東與遼寧鼓吹樂狀況等等。這些論文都是在遼寧民間器樂曲的基礎之上,對遼寧民間器樂曲下分的種類中進行其中一種的研究,相對比較完善的是中國ISBN中心1996年12月份出版的且由《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遼寧卷》編輯委員會編著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遼寧卷》,此卷對遼寧民間器樂曲進行了體統化的研究,涉及研究廣泛,而在國外,據筆者查閱,關于我國遼寧民間器樂曲音樂形態的研究幾乎為0。
二、音樂形態
音樂形態指構成音樂的一切形式要素,含樂律、調式、旋法、節奏、節拍、和聲、復調、配器、曲式等,以及他們的組合規律。音樂形態是一種整體概念,同時每一種音樂有其自身的音樂形態特征。在研究遼寧民間器樂曲的音樂形態研究的時候,我們會遵循音樂形態學的基本概念來對其進行研究。音樂形態學是指研究構成音樂的一切形式要素、結構、修辭與邏輯規律,并通過這一研究來探討音樂形式與其風格特征、美學意蘊與文化內涵諸關系。在做對音樂作品分析的時候,除了要分析作品的結構布局、調式調性、和聲、旋律、織體、配器、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還要探討音樂形式如何表現一定的內容,探求音樂的表現手法及其一般規律,尤其是音樂風格在形態上的具體表現,以取得整體的認識。
人類的精神需要離不開音樂,社會的文明發展也離不開音樂,同時音樂也不可能脫離社會、脫離生活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遼寧民間器樂曲是我國遼寧民間百姓從古代一直發展傳承到現在的獨具魅力的音樂樂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隨著朝代的更迭,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對遼寧民間器樂曲的發展演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建國后,社會生活穩定,經濟文化繁榮發展,民間音樂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使得遼寧民間器樂曲越加繁榮,但隨著時代的更迭,遼寧民間器樂曲的發展從最初的原汁原味到現在,民間藝人的演奏水平已經越來越趨于形式化,對于樂曲的細節的處理變得越來越粗糙,原汁原味的器樂曲越來越少。在查閱了大量相關的研究書籍、學術期刊和學位論文之后發現:在建國以前,由于不穩定的社會環境和一些歷史原因,民間器樂曲的理論研究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至于遼寧民間器樂曲的理論方面研究幾乎是零狀態。建國后,雖然在其研究上有一定好轉,但發展至今,涉獵范圍仍很狹窄,除《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遼寧卷》對遼寧民間器樂曲進行了搜集整理并進行了一系列分析外,其他研究對遼寧省的器樂曲的研究少之又少,現有的研究成果也僅是從某一方面研究的,對音樂形態的研究只是一筆帶過,所以研究遼寧民間器樂曲的音樂形態研究在當下遼寧民間器樂存在的現狀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敲門磚的作用,通過本文的寫作使得對遼寧民間器樂曲的音樂形態研究能夠為人們所重視。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遼寧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
[2]黃俊蘭.“文化長城”空前壯舉:評說《中國曲藝音樂集成》的價值所在[J].人民音樂,2013,(11).
[3]林林.淺析遼寧鼓樂“漢曲”與唐代大曲的關系[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