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璨
摘要: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高,鋼琴教育占據了人們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鋼琴教育的科研理論也在不斷的擴展。本文基于現實的情況,針對鋼琴教育問題提出了對應的對策,以此促進中國鋼琴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教育 中國化 對策
一、文化對鋼琴教育產生的全面性的影響
(一)文化對中國化鋼琴教育的價值觀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會對鋼琴教育產生不同的效果。這表明,在我國不同地區進行的鋼琴教育,要針對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每個區域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實施不同的鋼琴教學方法。例如,英國教育的方向是追求自由和人民思想中的君子文化,美國教育的方向是實用主義,這些教育思想反映當地文化的情感,也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教育目的。在中國,儒家思想深深影響每個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愛心和高尚的道德。社會的不斷發展促進民族文化的不斷前進,形成相互融合的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價值觀會受到文化的影響,鋼琴教育發展的理念也會影響人們的價值觀。
(二)文化視域對中國化鋼琴教育產生的影響分析
鋼琴作品的風格,是對生活和文化思想內容的真實反映,進而使鋼琴作品受到文化的影響。不同時期開展的不同的文化運動,就會出現不同的文化產物,創作理念和價值觀上也呈現出不同效果,影響鋼琴作品的風格。不同的文化背景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向,文化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變化。鋼琴作品能夠反映出創作者的價值取向和審美特點,這些都是受文化創意的影響,間接的對鋼琴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鋼琴教育中國化進程中現存的問題
(一)教學的問題
由于我國鋼琴教育的傳統教育方式實施的是“一對一”,在傳統教學的方式下,教師如何傳授給學生鋼琴知識,學生如何學習這些相關的鋼琴知識,這個問題在教學上就會變得很重要。國內的鋼琴教育現在主要是選擇國外的鋼琴作品進行學習,這就間接的促發了學生對國外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但卻因此簡化了對中國化鋼琴作品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減少學生學習中國化鋼琴曲目的興趣。這樣一來,就會無形中擴大了學習外國作品與中國作品的差距,讓學生們誤以為學習外國鋼琴作品才是正確的路徑,忽視了中國化鋼琴作品的學習。高標準的學習要求,會使很多能力不強、經濟條件差的學生不能完全勝任,這樣會給中國的鋼琴教育帶來一定的風險。
(二)教材設置的問題
在鋼琴教育的體系中,鋼琴教育的教材設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學習鋼琴的學生數量也再逐漸增加,學生學習鋼琴的素質逐漸開始變得不一致,不平衡。鋼琴教育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體現在對教材設置的影響,缺乏一定的教學資源。在許多學校鋼琴教育上存在教學資源缺少的問題,教學效果就會不好,教材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會使鋼琴教師的資源不足,給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質量帶來影響,負擔會逐漸增加。鋼琴是一門藝術學科,鋼琴老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知道在鋼琴教學上給學生如何灌輸藝術思想。鋼琴教育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了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學習,我們需要發行更多的鋼琴教育教材。針對涉及的教材內容,國內演奏者都沒有成系列的作品,大多只有一組作品集和綜合類為主的鋼琴作品。相比較而言,國外的演奏者作品是成系列的,同時也包括了從低到高,由淺到深,從易到難的所有類別。所以說,根據鋼琴教學的教材設置上的不同,我國鋼琴教育體系的建立與國外的歷史久遠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三)中國化鋼琴作品的演奏缺少樂感
現在很多學習鋼琴的人不重視國內的鋼琴作品,而是重視國外的鋼琴作品。這就表明,中國的鋼琴教育沒有脫離國外鋼琴教育的影響力,鋼琴的學習者在意識上都能明確詮釋中國鋼琴作品的精髓,針對中國作品的演奏需求、表現情景,仍然缺乏基本的樂感。誠然,彈奏中國化的鋼琴作品會有一定的難度,在日常學習中,學習的外國作品比較多,但是彈奏時,需要對其中特殊的民族技法有所了解,而民族技法日常接觸的很少,可以完整彈出中國鋼琴作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而,許多鋼琴學習者面對一首中國化鋼琴作品時,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是彈奏外國樂曲會有一定的樂感,彈奏中國樂曲的樂感卻不足,所以說,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不僅缺少全方位的引導,而且學術性的研究也有所缺失,使得中國化鋼琴作品的演奏效果并不好,很難用一個規范和精確的標準去衡量。針對特殊的技法和音調的處理,即便有根本的準則,因為沒有對作品的細節進行很好的定位,從而使學生演奏中國鋼琴作品就缺少一些樂感和表現力。
三、鋼琴教育中國化的對策
(一)提高教師鋼琴教育的民族化意識
因為對于鋼琴音樂的學習,比較國外與中國古典音樂,在語言、思想、審美和處理方式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影響中國和國外音樂不同的因素,在音樂構造,在節奏速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在中國古典音樂與國外音樂的思維上表現出不同的“線性”的特征。對于如今的鋼琴作品變成我國音樂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受到了很多中國人的喜愛,是需要鋼琴老師有意識的進行中國化思維意識的鋼琴教育,所以說,在中國完善鋼琴老師對鋼琴教育的中國化認識,可以提高中國化鋼琴作品創作水平。
(二)提高中國鋼琴教育的教材結構
對于現在來說,不管是在鋼琴教材的質量、體系、數目等方面,都不能與國外的教材相比較,表現出落后的狀況,但是經過各種措施推動中國鋼琴課本的書寫、流通、運用,以降低中國鋼琴教育所需的阻力,經過很多人的付出,形成中國鋼琴教學的完整體系。所以說,要進一步增加現有的教科書數量,進行一系列的改善、調整、補充的措施,制定合理、科學的中國鋼琴教學體系。此外,我們還可以參考國外的經典教材,學習和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典鋼琴教育的教科書,結合中國特色的本地化進行譯解、創作,在某些方面上補償了中國鋼琴作品的弊端。
(三)改善中國鋼琴教育的教學大綱
中國鋼琴教育體系現有的技術方法和學習課程的理論體系都是根據國外音樂作品,從而進行深入發展的。建立中國化的鋼琴教育體系,有必要樹立中國化鋼琴教育的根本立場,要改善現有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體系就要具備中國特色,并能夠通過各種措施增加鋼琴教育課程的中國特色。
四、結語
鋼琴是比較適合表達和演奏西方音樂的,鋼琴占據社會的重要地位,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說,我們需要加強中國化鋼琴教育,推動中國鋼琴教育體系的發展,使其具有民族特色,所以,在整個教育體系形成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情況,都會影響它的發展。因此,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了對應的解決辦法,針對問題所提出的對策,能夠促進中國鋼琴教育的民族化、中國化的偉大進程。
參考文獻:
[1]徐靜竹.淺論鋼琴教育中國化的對策研究[J].黃河之聲,2014,(19).
[2]葛冬琰.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學習能力的養成及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年.
[3]趙云.文化視域中的中國當代鋼琴教育[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