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麗君 嚴琦
摘要:復調音樂是鋼琴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說,復調音樂會一直伴隨著整個學琴過程。那么,如何對復調作品很好的理解認識并進行精準地演奏,是鋼琴學習者必須要面臨的問題。本文對于復調音樂的作用及練習方法進行闡述,希望對于鋼琴學習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復調音樂 鋼琴學習 方法
一、復調音樂概述
復調音樂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構成的多聲部音樂,用對位方法寫成的多條旋律性聲部的音樂。它最早在中世紀教會圣詠中出現,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16世紀后,巴赫對于復調音樂的發展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后代的音樂家們把他的作品稱為是復調音樂技術的楷模。巴赫的作品用和聲作為基礎,要求旋律線條有獨立性,每一個聲部都需要注意和聲關系。另外,巴赫對于和弦外音的處理非常嚴格,這可以讓和聲節奏和曲調節奏顯現出明顯的不同,進一步突出對位的效果。18世紀后的音樂趨于主調音樂,但是,復調仍是創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世紀的作曲家們逐步發展現代復調音樂,旋律調性都各自保持著獨立性,更加自由,這些都有很好的對位效果。復調音樂正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不斷汲取民間音樂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和保存。
二、復調音樂在鋼琴學習中的作用
彈奏復調音樂是鋼琴學習者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術,它對于演奏者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也有著非常全面的訓練。首先,它是對演奏者手、眼、耳、腦、心功能全力配合的綜合訓練。在復調作品中,旋律可能由兩只手獨自完成,也有可能需要左右手連接完成,這就要求雙手必須具有高度的獨立性,能夠獨立完成或者配合完成各個聲部的旋律。眼睛在看譜時,既要能分清楚每一條旋律線條,也要清楚雙手配合時的各個音符。在演奏的同時,要用耳朵聽辨自己彈出的旋律,要能夠清晰的聽辨出同時進行的各個聲部的旋律,并用大腦嚴密的控制雙手的彈奏,使雙手可以清楚的演奏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的旋律線。復調音樂中每個聲部的旋律性都很強,每條旋律都有明顯的歌唱性,所以在演奏時,心里要同時想著各個聲部的旋律。由此可以看出,練習復調作品不只是手指的技巧訓練,更是訓練了耳朵和大腦的綜合運用。其次,復調音樂的練習從多個角度來訓練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現手法,可以培養演奏者對各種類型旋律的聽覺能力,從而具備多層次邏輯思維方式;同時訓練了手指的控制能力,增強了辨別旋律的能力,培養了一定的樂感,對于演奏其它任何音樂作品都有很大幫助。所以,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很高程度的演奏者,都應該認真學習復調作品。
三、復調音樂的學習方法
彈奏復調音樂的要求很高,要想高質量的完成一首復調作品,相對于主調音樂作品要困難很多,演奏者必須要用雙手控制住所有的聲部,獨立又有表情的彈清楚不同聲部的旋律線條,手指與聲部之間要相互獨立進行,不能互相依賴,聽覺上既要有獨立干凈的旋律線,也要有整體融合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彈好復調音樂呢?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勤加練習,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最開始接觸復調音樂,可以先選擇一些小型復調作品進行彈奏。首先,分析音樂作品的調式調性和曲式結構,對作品的結構有了大致了解,在練習后,就會進一步認識作品的內涵,也會提高對作品的整體記憶能力。其次,可以進行各個聲部單獨的彈唱練習,使每個聲部的旋律在腦子里都可以連接起來。在練習的過程中,遵循分手、分聲部、雙手交替、合手、再分手練習的原則,不間斷的進行練習,就可以把握好復調中的各個聲部。在練習時,各個旋律聲部都要分手練習,要做到分句準確,連奏和斷奏分明。三個聲部以上的復調作品,要分聲部練習,每個聲部都要清晰明確的演奏,有雙手交替彈奏的聲部,左右手要連貫自然,樂句分明,直至每個聲部都可以很好地完成,才可試著合手練習。合手練時,要用多聲部的音樂聽覺去記憶彈奏,把握旋律進行中橫向的旋律線條和縱向配合的整體統一效果。同時,在練習過程中,要結合自身實際,重點和難點的部分集中練習,識譜、背譜、片段、完整等各種形式交叉結合練習。在有些復調音樂作品中,會出現延音踏板的使用,復調作品雖然不長,但對踏板的要求卻很精準,它對于旋律的演奏效果和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加上了腳的配合,也就加大了難度。在練習時,對于有踏板要求的段落或樂句要單獨抽出片段來練習,單手旋律與踏板的配合,各個聲部旋律與踏板的配合,還要將踏板、手指以及聽覺自然協調的結合在一起,進入良好的演奏狀態,彈奏出好的效果。
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復調作品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做出針對性的認真練習,就可以比較好的掌握其演奏方法。當然,對復調音樂的學習,如何更進一步很好的研究教材和準確完美的演繹,更加貼合作曲家的創作初衷,還是一個長久的課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更深層次的了解復調音樂世界的廣闊與美麗,用心靈和思維不斷去體驗生活,去感受音樂。
參考文獻:
[1]陳銘志.復調論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2]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