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
摘要: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學習者學習其他音樂課程的程度。而節奏訓練不僅是構成音樂學習的最基本要素,也是視唱練耳學習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在兒童視唱練耳的學習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關鍵詞:節奏 視唱練耳 兒童
如今,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績,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大幅度變化教育課程體系也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為了讓兒童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我們必須要抓住兒童這一黃金期,才能更好的在這個時期加強兒童的音樂學習,因為這個時間段是兒童接受音樂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兒童在進行視唱練耳學習的過程中,要從以前單純的重視視唱練耳技能訓練的誤區中走出來,針對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同的特點,從音樂的理解力、感受力和創造力等方面來培養兒童的視唱練耳能力。分析節奏訓練在兒童視唱練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兒童視唱練耳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節奏訓練與視唱練耳的關系
在音樂學習中節奏不僅是最基本的元素,也在音樂范疇內擁有著一席之地。節奏將不同的樂音系統的組織在一起,從而形成優美的旋律,這樣就為成品的作品奠定了牢靠的基礎。兒童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節奏訓練不但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同時也對兒童的節奏感、節拍感、速度感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原有的視唱練耳課程基礎上融入節奏訓練,同樣培養兒童的節奏感將會成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使視唱練耳課程與節奏訓練同步進行,兩者相互依存、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兩者都為發展兒童音樂聽覺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節奏訓練在兒童視唱練耳學習中的現狀及重要性
在兒童時期,兒童的記憶能力、注意力發育不成熟,身心發展的程度不同,促使兒童的識譜能力、節奏感、音樂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強,必定會影響到節奏訓練在兒童視唱練耳學習中的掌握。
兒童視唱練耳學習中節奏訓練占據著首要地位。讓兒童具有節拍感、節奏感、速度感,音樂感覺、音樂表現力與音樂思維能力,這些都是進行節奏訓練的目的。能成功表現音樂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對不同節奏的準確把握以及展示,同樣也是評價兒童音樂素質水平的標準線。這只是從視唱練耳這門課程的學習單獨來說的,要是節奏訓練這部分沒有學好,將一定影響對旋律的聽覺解析。對于音樂表演來講,節拍感差,對節奏不能正確的表現出來,一定會影響到對音樂作品的表達。因此,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到節奏訓練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影響力。
在現實的學習中,兒童經常會忽略休止符,在進行視唱時要么不休止,要么不按照樂譜上的休止符時值進行準確的休止。于是就違背了創作者的想法與用意,為了讓作品有一個新的面貌,隨意修改,不忠于原作。從而在節奏訓練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只要遇到有休止符的節奏就隨意改動。因此,我們必須讓兒童深刻了解休止符在音樂中價值的所在,賞析節奏訓練中出現休止符問題的緣由,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要加強對休止符節奏的訓練。
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節奏訓練占有首要的地位,為了加大對節奏進行訓練,必須要使用正確的方法而且要通過長期的努力。另外,還要注意到節奏訓練中的某些細節,如:不能忽視休止符的表現作用及其訓練。只有正確完整的理解、認識節奏要素在音樂中展示時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多方位的、多途徑地對節奏問題進行考慮、分析和研究,這樣兒童才能在節奏訓練中取得進步。
三、節奏訓練在兒童視唱練耳學習中的應用
音樂的基本要素是節奏,而節奏感則是學習音樂最為基礎的條件。只要擁有一定的韻律節奏感,才能體會到音樂中的思想情感,并提高音樂欣賞水平。兒童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節奏訓練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音樂學習興趣,使兒童初步感知節奏
兒童對節奏還是十分敏感的,可對于節奏的概念卻甚是不理解。在兒童的學習中要正確的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征,熟悉兒童的心理變化,將一些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納入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中,然后幫助兒童尋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節奏,比如:下雨的沙沙聲、小鳥的鳴叫聲等都是經??吹胶吐牭降墓澴?,還可以采用一些流行歌曲中的節奏。如:筷子兄弟的《小蘋果》既可以唱也可以跳,在兒童群體中非常受歡迎。兒童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先看一段筷子兄弟的《小蘋果》視頻,讓兒童在聽和看的過程中初步體會這首歌的魅力所在,然后針對《小蘋果》中的節奏給兒童講解音樂中節奏的規律。從而,激發起兒童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最終大幅度的提升兒童對音樂學習的效率。
(二)發現和理解節奏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節奏,如下雨的沙沙聲、貓頭鷹的叫聲、走路的摩擦聲、敲門的叮咚聲等。在活動中告訴兒童,這些事物所發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節奏。兒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不同的節奏,如火車的咔嚓聲、蜜蜂的嗡嗡聲、鬧鐘滴答聲等,每次兒童只要發現了一種很特別的節奏時,他就會特別的愉悅,然后興奮地說:“這個節奏是我聽出來的。”然后他們將會主動地到去尋找各種節奏,引發兒童對節奏的興趣。將自然界的聲音組織在一起,形成各不相同的節奏型,通過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展示,讓兒童反復認真的傾聽和感受,讓兒童在腦海中對節奏產生了某種認識。
(三)運用體態律動法,增強兒童的節奏感意識
在學習歌曲時,按照作品旋律的拍子、速度、力度念歌詞,方便于正確的掌握音樂的意境和情感。還可以讓兒童根據樂曲創作出相對應的動作,由此來體驗音樂的律動,在兒童認識完歌詞后開始教唱,在唱的過程中慢慢的體會歌曲的創作背景及作者的感情表達。在兒童的學習中積極的引導兒童通過拍手、拍肩、跺腳等肢體動作來表示歌曲的節奏。
(四)強化音樂聽力節奏訓練,培養兒童的節奏感
音樂聽力訓練在兒童音樂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音樂的感知力、記憶力、審美力、表現力都與兒童的音樂節奏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然而,加強兒童節奏感的前提就是加大對兒童聽力訓練。
明快的節奏與生活緊密相連,為了加強音樂聽力節奏的訓練必須要讓兒童仔細的聆聽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節奏。帶領兒童走進大自然,仔細聆聽春日的暖風習習,夏日的蟬鳴,秋日的落葉聲,冬日的落雪聲等這些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動聽節奏;然而我們也可以帶領兒童尋找生活中的節奏,比如火車的鳴笛聲,軍人的口號聲,小商販的叫賣聲等都是生活中的節奏之歌。在兒童音樂的學習中,可以利用電子設備等現代設施,為兒童呈現更多的大自然和生活之歌,使兒童感悟節奏之美并陶冶情操。
(五)將打擊樂引進課堂,開發兒童的潛在節奏感
每個孩子都是天真可愛的,對待任何新事物將充滿了好奇。當他們看到打擊樂器在有規律的敲打時會奏出歡快而動聽的節奏。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讓孩子充滿好奇與動力。然而打擊樂對培養兒童的節奏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剛入學的兒童,認識各種打擊樂器并讓兒童知道每種樂器的作用以及怎樣使用是首要要解決的問題。兒童經常見到的打擊樂器有:鼓、三角鐵、沙錘、鑼等,我們必須在兒童演奏時強調手腕放松、靈活、不僵硬、有彈性,能控制手的動作來敲打樂器。教師要慢慢的去引領兒童在敲打、搖動、振動、抖動中,是如何感受奏出的效果及所帶來的愉悅感并與兒童分享。通過勤奮的練習,兒童就會慢慢的跟上音樂的節奏,最后通過集體的演奏來感受節奏所帶來的奇妙感覺。最終達到提升兒童的節奏感的目的。
對于兒童的節奏訓練的學習,我們從兒童的感官入手,為了讓兒童的具備節拍感、節奏感,我們必須要讓兒童了解節拍與音值之間的聯系,節奏與節奏感的區別,加強看、聽、動、記之間的聯系。我們培養節奏訓練的目標,一方面是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另一方面則要側重訓練的過程,努力挖掘感官學習方法,提高兒童的節奏感與表現能力,從而達到節奏訓練的目的。學習視唱練耳是一門最為基礎的學科,也是音樂入門的必學課程。要吸取舊學習模式中的優勢并結合兒童自身的條件,尋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快速的掌握和理解節奏在音樂中展示出來的魅力,加大對節奏節拍特點的研究力度,一定要遵循視唱練耳學科的學習方式與發展方向,從而確立節奏訓練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祝衛紅.幼師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讓多媒體走進視唱練耳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學,2007,(01).
[2]羅李蓉.對學琴兒童進行早期視唱練耳培養的重要性[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04).
[3]董靜.綜合性的視唱練耳學習是兒童學習音樂的基礎[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1,(08).
[4]呂東輝,段白羽.音樂教育兒童音樂方向視唱練耳技能的培養[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3).
[5]張東東.兒童視唱練耳課初級階段訓練的探索[J].才智,2008,(09).
[6]廖真真.淺談我國兒童視唱練耳教學[J].黃河之聲,2010,(01).
[7]張在衡.根據兒童心理特點確立以節奏訓練為中心的視唱練耳教學方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4,(01).
[8]李亞培.幼兒節奏感培養及其能力發展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