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靜
[摘要]出版產業包括所有與圖書作品出版和發行相關的服務,是我國圖書類產業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出版產業的健康發展,能夠豐富藝術產品,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作為文化產業中的龍頭,新聞出版業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出版業中一直存在的基本矛盾,這就缺少不了圖書著作權的保駕護航。
[關鍵詞]出版產業;文化產品;文化強國;圖書著作權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5-0073-02
出版行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優秀作品的不斷創造。作為這類產品中的主體,圖書的版權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這將很大程度上降低作者創作作品的熱情,阻礙文化產業的發展。出版產業在保護圖書版權的任務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落實著作權法,出版產業將為圖書類作品的發表提供法律保障,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向前進步。
一、出版業圖書出版的文化意義概述
任何作品在被創作出來后,需要出版產業進行傳播,經過出版產業印刷和出版后的作品我們將其叫做圖書類產品。所謂圖書類產品,簡單地說就是對圖書還有相關的產業所提供的服務和產品的總稱。如今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雜志書報到音像制品,都逐漸發展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其中以雜志、書報以及各類圖書為代表的實體書在精神文化的傳播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發展好圖書作品,對于國家圖書類行業的提升將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要想發展圖書類作品,就必然涉及到在圖書類產業中有著龍頭地位的出版產業,作品在被創作出來后,通過出版業的發行可以將其中含有的文化進行傳播和交流,圖書的普及使得整個圖書類產業與大眾的精神生活相聯系在一起。
從整個出版業的工作環節來說,作品創作環節可以通過恰當的選題,編著或者翻譯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最初作品;編輯工作則可以對創作的作品進行篩選和修改,有利于優秀的適宜文化普及和傳播的作品的產生;出版發行環節就將符合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圖書作品投入到市場中。出版業的存在使得作者的勞動能夠得到相應的報酬,同時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得到滿足,對于圖書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市面上出現的大部分作品從創作、印刷到發行每個階段都與出版產業密不可分,圖書通過出版產業將文化傳播到社會大眾之中,出版業在文化的普及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品承載著整個圖書行業的發展,出版產業則是作品能夠順利發行的保障。
二、出版業圖書著作權法律保護的重要性概述
出版產業對圖書類作品的保護,主要體現在對圖書版權的保護上。作為圖書類產品的承載物,作品也是版權所作用的對象。作品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包括所有已經進入了公有的領域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全人類的精神上的財富。第二類則是正處在私有領域里面的作品,這類作品如今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加,它們在作品總量里的比重也變得越來越高。
圖書類作品的創造和發展的根本就是創新,要想激發出整個社會的文化創造力量,發揮出群眾進行文化創造的積極性,有效的版權保護是最關鍵的一點。只有出版產業才能對作品的創作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為圖書的版權保護提供可靠和有效的途徑。而出版產業對于圖書版權的保護,主要依賴于著作權法的實施,著作權法則通過出版產業這個載體來落實版權制度。因此要想圖書的版權得到有效的保護,在著作權法提供法律保障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出版產業是最值得重視的問題。
出版產業一般指的是傳統的新聞出版業,但這幾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出現了較多的新型媒體與傳統新聞出版業共同競爭。相比之下,新型媒體有著資金來源廣泛、傳播迅速、查詢簡便等優勢,因此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得到了空前迅速的發展。新聞出版業與新興媒體相比雖然相對更傳統,在信息傳播速度上不及新媒體,但也有著自己的絕對優勢及相對優勢。新聞出版業擁有著很高水平的創作團隊,這是新媒體還不能具備的,而這也是新聞出版業的群眾基礎,承載著整個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這就是其絕對優勢所在。在七大類與作品有直接關系的產業之中,新興的媒體中的侵權案件就已經占到了著作權案件中的一半,這足以說明新媒體和作品的創作者之間存在著無比尖銳的矛盾,相比之下,新聞出版業就有著較少的侵權案件發生率,這也是傳統出版的相對優勢所在。在與新興媒體的競爭之中,新聞出版業要想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整體的實力,要能做到揚長避短,所謂揚長,就是要充分地發揮出其所擁有的高水平的創作隊伍的創作能力,原創作品的實力提高了,產業競爭力也就變強了;所謂避短,則必須要做到盡可能減少侵權案件的發生,創造一個更和諧的原創環境。新聞出版業要用更高水平的作品來占領中高端的閱讀市場,并且積極地去培育和創造文化精品,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文化強國的建設貢獻力量。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著作權法的改進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速度,理論上著作權法更適宜傳統出版業中作品使用者與作家之間的版權問題解決,對于新興的媒體,傳統的版權保護規則就變得不太實用了。
但是無論是傳統的新聞出版業,還是新興媒體對于作品的傳播,都應該貫徹著作權法的思想,以保護作者的圖書著作權為首要目標,只有作者的版權得到最好的保護,出版產業才能在源源不絕的優秀原創作品提供的動力下不斷發展,作者與作品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加和諧。
三、出版產業文化視角下圖書著作權法律保護的問題途徑
出版產業依靠著作權法來對圖書著作權進行有效的法律保護,我國的著作權法立足于提升文化產品的原創力量和保護市場中產品原創者的權益的基礎之上,使原創者、傳播者以及消費者相互之間的權益得到平衡,進而推動了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文化產品也因此變得更為豐富。我國的著作權法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版權保護方法進行了借鑒和吸收,時刻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繁榮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目前正進行著十分重要的修訂,來為文化強國的建設大業保駕護航。如何護航文化強國的建設,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出相應的制度安排:endprint
(一)完善法制建設,加強出版行業監督
當今作品創作和發表的速度不斷加快,而相關的圖書版權立法沒有跟上,導致出版的圖書的著作權容易產生糾紛,又由于相應的法律體制的不健全造成糾紛得不到解決,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出版產業里文化傳播的發展。出版業要積極搜集糾紛個例,為版權立法提供意見,完善圖書版權的法律體系,同時出版業自身也要加強監督,走在立法的前面,以“作者為大,版權為重”的宗旨來對文化作品進行傳播,推動圖書文化向前進步;
(二)著作權保護下的圖書原創能力培養
要問國家的出版產業的核心支柱是什么,答案絕對是原創的文學作品,沒有什么能夠代替原創作品在出版產業中的最核心的地位。然而由于原創版權的激勵機制及保護機制的不健全,作者的原創版權有的時候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原創與抄襲的分割線一直很模糊,模仿和跟風嚴重。如此不可靠的版權保護長此以往下去只會給整個作品原創界帶來危害,損害國家的文化利益。要想建設出文化強國,必須充分地運用我國的著作權法去鼓勵創作和傳播的宗旨設定和制度安排,以此來激發并促進文化產品的原創力,進而使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得到增強。在這一點上,出版產業要積極鼓勵原創文化作品的創作,對于抄襲模仿行為嚴厲打擊,阻斷非原創作品通過出版業流通到社會中,深刻貫徹著作權法的宗旨,保護好作品的原創版權;
(三)切實貫徹和執行國家的圖書版權法律
在著作權法的保障下,作品的傳播者必須做到依法履行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責任,即經過原創者許可后的使用權和對其支付報酬的義務。生產傳播者能夠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承擔自己的責任,有利于出版產業形成核心的競爭力,同時也是文化作品變得更為豐富的重要的保障和條件。有助于有利于提高我國文化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民族振興的標志,是中國作品“走出去”,走向世界所需要的技術基礎。人民因此享受到文化消費的幸福,我國的優秀文化也得以在世界范圍得到傳承和發展。
在我國,著作權法立法的宗旨就是為了保護文化、藝術以及科學作品創作者的著作權,還有和著作權相關的法律權益,對于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其創作和傳播肯定得到著作權法的支持。作為圖書類產業中的龍頭產業,出版業要與著作權法積極地結合起來,加強對于從圖書類作品的創作、審核、印刷和發行等整個產業鏈的監督,嚴厲打擊盜版行為,依法履行作為作品傳播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出版產業要時刻貫徹著作權法的宗旨,以保護作者版權為首要目標,而傳統出版業和新興的媒體要做好監督,對于出現的版權糾紛要依法解決,并為著作權法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建議,只有出版產業和著作權法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圖書的著作權才能真正屬于作品的創造者。當出版產業能夠給作者創作出來的作品版權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護,讓作品創造者的勞動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作品創作的空間才會更加潔凈,圖書類產業才能獲得源源不絕的優秀的原創文化作品,為國家的圖書文化的發展提供最大的動力。
四、結語
作品是文化產品承載的內涵,著作權法的保護則使作品更為豐富,出版產業則能將著作權法有效地落實到文化傳播的實處。在傳統文化產業和新興媒體的競爭局面之中,只有不停完善著作權法,對侵權和盜版的行為進行嚴厲的制裁,維護作品創作者的權益,同時出版產業中的傳播者也能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才能實現科學發展和社會的和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