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小學生只有充足的素材積累,才能在語文寫作中發揮自如,運用多種想法和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態度。因此,小學生應該注重生活體驗,多渠道積累素材,培養觀察能力,掌握觀察方法。老師和家長應鼓勵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幫助小學生養成定期讀書的好習慣。同時,要豐富寫作形式,改變以前傳統的主要以命題作文為主要訓練形式的做法,促進作文形式的多樣化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寫作 寫作方式 多元化
小學生語文寫作必須要有一定的寫作素材積累。只有充足的素材積累,才能在寫作中發揮自如,運用多種想法和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態度。素材的積累包括多方面的積累,如生活經驗的積累、觀察生活的積累、課外閱讀素材的積累和練習寫作的經驗積累。
一、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多渠道積累素材
小學生的寫作內容大多是與平時的生活和學習有關的素材,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生活里經常總結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體驗,為寫作積累經驗和素材。教師要帶領學生多接觸大自然,引導學生能夠主動認識到自然風光的美好,讓學生在自然的環境中來培養自身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積極態度。教師可以借助周末和課余時間,帶領小學生多親近自然。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對生活和學習多一些思考,引導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獲得一定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進行積極的學習,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加自身能力的培養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小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獲得多種類型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從社會生活中獲得經驗的積累。小學生在學校和家長的幫助之下,能夠參與一定的社會活動,增加自己對社會的認識,接觸到更多的新知識和新內容,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掌握觀察方法
觀察是小學生獲得寫作素材積累的主要方法之一。小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觀察中,獲得對人和事物的認識和看法,能夠接觸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并通過觀察對其有深入的了解。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從更多的角度來觀察人和事物,發現更多的閃光點。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子等具體指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觀察,幫助學生進行更全面、更細致的觀察,并鼓勵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內容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
教師要在小學生日常的學習和寫作中,通過多種途徑來幫助小學生提高觀察能力,學會更多的觀察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全面、仔細的觀察。小學生正處在求知欲強、對新奇事物感興趣的年齡階段和發育過程中,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觀察和了解的興趣。但其能力有限,并且有時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小學生的觀察通常不全面,容易忽略部分內容。教師要針對小學生這樣的年齡特征,鼓勵小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去進行觀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手摸,都有利于幫助小學生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觀察對象。教師在小學生進行觀察之前,要給小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在觀察中去解決任務和難題,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展觀察,這既能夠幫助小學生把握事物的重點,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幫助小學生在觀察的同時,運用自己的想象力,來豐富和充實觀察的內容,更加完善自己對多種事物的看法,并在寫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寫出更具有特色的文章。
三、幫助小學生培養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國教育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閱讀書籍和素材,古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小學生來說,讀書正是追求知識的一個途徑。
第一,鼓勵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現在的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讀書的興趣和動力。因此,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要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所以,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定期舉辦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鼓勵小學生主動參與,對閱讀產生興趣。例如,老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童心,在每節課上課時給小學生講一個小故事,然后針對故事給小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激起小學生的閱讀欲望。
第二,幫助小學生養成定期讀書的好習慣。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模塊就是閱讀,閱讀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基礎。促使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可以這樣做:(1)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安排多余的時間供小學生閱讀。老師要適當安排家庭作業時間,給小學生留出一定的閱讀時間。(2)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讀物的種類,再好的老師也做不到挑選一本適合所有小學生的書。因此,讓小學生自主選擇讀物,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3)老師首先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小學生一般還處于兒童期,他們擅長模仿大人尤其是老師的行為,如果老師每天在他們眼里都在讀書或者講的都是書中的有趣的片段,那么他們自然也會跟著老師學習。
四、豐富寫作形式,使寫作教學更加多樣化
第一,老師要改變以前傳統的主要以命題作文為主要訓練形式的做法,促進作文形式的多樣化發展。比如,老師可以安排小學生嘗試寫某一本書的讀后感、針對某一個社會現象討論并發表看法、提供一個話題供小學生自由想象發揮等。這些都是老師在課內實際的固定訓練方式,還可以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外作文訓練,比如寫日記、寫周記、寫讀書筆記、寫信等。另外,老師還可以給小學生推薦一些有意義的影視作品、電影,或者一些名家名著,并且提醒小學生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感受,這樣不僅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還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老師要積極探索新的作文訓練方式,在制定一個完善的訓練計劃的基礎上,豐富訓練手段,并監督小學生保持并堅持這樣的習慣。
第二,豐富日記形式。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老師都會采用讓小學生定期記日記的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記日記是目前最普遍的形式,不僅能使老師時刻關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變化,而且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經過調查顯示,大多數的小學生并不是自愿寫日記的,他們是在作業的壓力下才不得不寫,而且大多數小學生反應不知道寫什么。原因是由于小學生混淆了日記和作文的概念,他們認為寫作文是個大工程,所以會對日記產生厭倦。所以,老師只要告訴小學生日記只需要記錄你身邊的小事和你的想法即可。
參考文獻:
[1]楊瓊.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J].赤子,2014,(01):236-237.
[2]糜自壯,李貞軍.淺議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125.
[3]吳根華.淺議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學周刊,2013,(16):165.
[4]張桂芝.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與提高策略[J].文學教育,2013,(07):147.
[5]趙月.兒童文學與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0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