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平 黃麟勝 陳曉光
地處廣東省東北部的“原中央蘇區”蕉嶺縣是第一批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區,目前該縣以客家文化和長壽文化為基礎,大力推進“客韻壽鄉”新農村建設。
美麗環境讓人住在農村舒服
“住在農村舒服!讓我住在城里,我都不愿意。村里幾乎看不到垃圾,村道綠化好,房子粉刷得很白、很新?!迸萆弦粔夭瑁e坐在庭院,近處花朵盛開,遠處噠噠的拖拉機春耕聲傳來,這些都讓75歲的三圳鎮九嶺村村民徐建仁十分享受。
“我們村是上門收垃圾的!”九嶺村村支書徐文堅告訴記者,村里的衛生之所以這么好,主要是因為從去年8月起村里實施上門收垃圾的措施,全村共500戶村民,每戶每年收取50元垃圾處理費,“收錢是象征性的,主要是引導大家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
九嶺村的環境治理是蕉嶺縣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2014年,蕉嶺縣經過規劃,確立了蕉城鎮龍安村、三圳鎮福北村、招福村、芳心村、九嶺村兩鎮五村為示范點。示范點均在石窟河邊上,串成連片的示范區,路線全長21公里,輻射108個自然村,總面積20平方公里。“蕉嶺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客家人文深厚,是美麗臺鄉,世界長壽鄉,也是農村綜合改革示范點。因此,我們發揮良好的基礎優勢,擴大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客韻壽鄉?!苯稁X縣委書記溫向芳告訴記者。
“以前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苯稁X縣委農辦主任陳漢銘認為,農村發展在一段時間以來缺乏有效引導。為此,蕉嶺把農村垃圾治理作為突破口,通過解決生活垃圾問題,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整治畜禽養殖污染等,實現村容村貌質的飛躍,“基礎工作一件一件地完成,讓老百姓看到變化,看到希望,樹立信心。”陳漢銘說。
環境整治掀起了蕉嶺新農村建設的熱潮:福北村的劉氏祖屋正抓緊修繕,九嶺村的鄉賢回村建設農家樂,芳心村的生態城市家庭農場已平整待租……
“要我建”變為“我要建”
九嶺村的垃圾處理費一年需要6萬多元,就在村委會提出收取垃圾費的建議后,村里就炸開了鍋?!耙婚_始有很大阻力。”九嶺村村支書徐文堅坦言,村委組織村民開會時討論很激烈,大家都想有好的服務,但提到“出錢”時就有不同聲音。
這是不少地區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普遍現象。誰的新農村?這是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搞清楚的問題。
“新農村歸根結底是農民的農村,如果農民不積極參與,這項工作就做不長久!”陳漢銘坦言,蕉嶺在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前,就注意去處理好這個問題?!半m然很多村想成為試點,但如果村民不團結,不積極主動,就暫不考慮將其納入試點。”陳漢銘說。
那么,如何發動群眾、激發群眾建設新農村的內生動力?蕉嶺的做法是通過村民理事會。村民理事會是蕉嶺在基層治理創新中探索的一個重要成果,理事會成員主要由村民選舉,負責聯系村民,處理本村事務。
九嶺村伍子湖村就是一個典型。該村村民理事會會長吳國儒告訴記者,2012年,該村村民自發倡議做好村莊管理,選舉7位村民為管理會成員。“綠化整治、路燈、垃圾等,我們都要負責起來。”吳國儒說,自從成立理事會來,鄉賢已累計捐款100萬多元,解決了村里很多實際問題。
“村民理事會充分激發了新農村建設的內生動力?!比阪傛傞L陳春妮告訴記者,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該鎮64個村民理事會共籌集543萬元社會資金,其他形式籌集45.5萬元資金,組織村民協商議事180多件,協商達成的新農村建設項目共60多個,主要包括村莊整治、拆廢建綠、修建公園、修繕宗祠等。
“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共建共享?!苯稁X縣縣長陳偉明表示,蕉嶺充分釋放基層治理創新的活力,廣泛發動群眾,變“要我建”為“我要建”,達到“財政投資1元,撬動民間10元”的效果,為新農村建設打開了良好局面。
興起“開心農場”等城市菜園
春天的田野是一片繁忙景象,石窟河流經的福北村地段,小型挖掘機正深挖泥土,十多位村民搶種淮山?!斑@里是沙質土地,種淮山特別好。”承包該片土地的老板告訴記者,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80畝淮山基地。
從福北村一路向南,分布著上千畝淮山基地,此外有成片的蔬菜基地、蓮藕基地等。村民黃清華家種了20多畝地,農產品有黑花生、蔬菜、淮山等。2014年,他成立了“飛英家庭農場”,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一些老人拋荒的地,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推出了“久齡牌”淮山,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在芳心村,與“開心農場”類似的城市菜園悄然興起。芳心村村支書鄭淑平告訴記者,該村整合了20多畝土地,城里人只需交管理費,村里替他們管理菜園,隨時都可以采摘。
記者走訪獲悉,在蕉嶺新農村連片示范區,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正發生改變,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經營模式正在興起。據統計,三圳鎮目前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已有30多家。
“農業的活力來自于農村綜合改革?!睖叵蚍颊J為,2013年,蕉嶺成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點,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土地確權登記,建立土地流轉公平交易平臺,喚醒沉睡的土地,有效釋放改革活力。溫向芳認為,解決新農村的后顧之憂,關鍵要通過強化特色產業,切實帶動村民、村集體增收致富,打造驅動農村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蕉嶺在推進試點的工作中,特別注重培育長壽食品產業,發展特色農業,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為示范片建設打下經濟基礎。
你追我趕共建美麗鄉村
“看到周邊的村都那么漂亮,我們也很著急!”3月21日下午,招福村謝下村民小組的祖屋內,幾位村民正在拉尺丈量,為祖屋的修繕做好準備。走進祖屋,木制橫梁已經被侵蝕,屋頂漏出一個大窟窿,屋后一排屋子已經坍塌。
“說了十多年,一直都沒有修繕。”村民小組組長謝美祥說,今年春節,村里決定學習村民理事會的模式,提議并發動大家捐款,每人出2000元。最終,工程定于3月29日開工。
目前,蕉嶺正以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區為契機,出臺《蕉嶺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案》,實施“一個總攬,十村示范,百村行動”工程,即以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工作為總攬,自我加壓建設10個縣美麗鄉村示范村,全面帶動107個村(居)委開展環境整治行動。
根據規劃,蕉嶺的新農村建設還將與旅游融合。圍繞新農村連片示范區,蕉嶺正規劃建設一條從縣城到新農村的慢行綠道,沿途還將建設親水碼頭、農業體驗區、生態農業觀光點等項目。
在蕉嶺新農村連片示范區的南入口,一個建于魚塘上的綠茵農莊引人注目。農莊的負責人周斌告訴記者,這里曾是一片荒蕪,逢下雨就被浸。在得知蕉嶺農村土地可以流轉后,該村一位外出鄉賢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50畝地,發展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周斌說,隨著長壽之鄉和新農村的建設,陸續有游客前來蕉嶺的新農村,因此,他們順勢發展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