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2013棉花年度是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細絨棉》標準正式實施的第一年,新標準廢除了棉花品級指標采用棉花顏色分級和軋工質量[1],棉花品質檢驗指標發(fā)生了改變,棉花質量評價體系發(fā)生了變化。我們以2013棉花年度南通新體制棉花的公證檢驗數(shù)據(jù)為基礎,對棉花顏色級、軋工質量、長度、馬克隆值、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強度反映棉花質量的主要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解南通棉花質量狀況。
棉花生產基本情況
據(jù)農業(yè)部門統(tǒng)計,2013年南通棉花種植面積為60.2萬畝,較上一年減少了6.2%;皮棉總產5.07萬噸,較上一年下降了8.3%[2],棉花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
棉花質量狀況
1.棉花顏色級。顏色級是用以評判棉花顏色的類型和級別的指標,其中類型依據(jù)黃色深度(+b)確定,級別根據(jù)明暗程度(Rd)確定,分為4個類型共13個顏色級,分別是白棉1至5級,淡點污棉1至3級,淡黃染棉1至3級,黃染棉1至2級,其中白棉3級為標準級。從類型來講,白棉和淡點污棉使用價值較高;淡黃染棉由各種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棉、污染棉、爛桃棉,或是淡點污棉變異而來,使用價值較低;黃染棉是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的,因多年存儲變異或回潮率大的籽棉未及時晾曬而變黃,這類棉花品質極低[3]。2013年南通棉花顏色級主要集中在白棉及淡點污棉,分別占57.63%和41.92%,淡黃染棉和黃染棉僅占0.45%。白棉中以白棉2、3、4級為主,其中白棉3級占比最大為38.99%;淡點污棉以淡點污棉1、2級為主,其中淡點污棉2級占比最多為26.33%(見表1、圖1)。據(jù)中國纖維檢驗局2014年11月發(fā)布的2013年度新體制棉花公證檢驗質量情況顯示:全國棉花白棉、淡點污棉、淡黃染棉、黃染棉比例分別為79.16%、20.35%、0.47%、0.02%;江蘇棉花白棉、淡點污棉、淡黃染棉、黃染棉比例分別為51.10%、47.51%、1.23%、0.16%[4];南通棉花白棉、淡點污棉、淡黃染棉、黃染棉比例分別為57.63%、41.92%、0.36%、0.09%,表明南通棉花顏色級指標要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高于江蘇平均水平。
2.軋工質量。軋工質量是反映棉花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jù)皮棉外觀形態(tài)粗糙及所含疵點種類的程度,將軋工質量分好、中、差三檔,分別用P1、P2、P3表示[3]。2013年南通棉花軋工質量以中檔為主,占98.13%。2013年度全國棉花軋工質量中檔及以上占比為99.03%;江蘇棉花為99.74%[4];南通棉花為99.70%;這表明南通棉花軋工質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江蘇省平均水平相當(見圖2)。
3.長度指標。長度是棉花最重要的內在質量指標之一,與棉花的整體使用價值密切相關[5]。2013年度南通棉花平均長度為28.90毫米,棉花長度級主要集中在27至30毫米,占總量的98.24%,其中28、29毫米級棉花的占比最多分別為40.10%、32.40%,可紡中支紗(32~40支)的28mm~29 mm級的棉花[6]占72.50%;可紡高支紗(60支左右)的30 mm以上級的棉花[6]占13.29%。說明大部分棉花適宜紡中支紗,也有部分棉花可紡高支紗,比例較小(圖3)。2013年全國棉花平均長度為28.37毫米;江蘇省棉花平均長度為29.00毫米[4];而南通棉花平均長度為28.90毫米,南通棉花長度高于全國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往年南通棉花長度高于江蘇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7、8月份天氣高溫少雨影響棉花生長發(fā)育,導致棉纖維長度下降,衣分較往年低。
4.棉纖維馬克隆值狀況。馬克隆值是棉花細度和成熟度的綜合反映,其值過高或過低對紡紗均有不利的影響。現(xiàn)行國家棉花標準將馬克隆值分為A、B、C 3級,A,B 1、B 2,C1、C2 5個檔,B級為馬克隆值標準級[3]。馬克隆值在A級范圍的棉花使用價值最高,馬克隆值在B級范圍的棉花使用價值次之,馬克隆值在C級范圍的棉花使用價值較差[5]。2013年南通棉花馬克隆值為A、B、C 3個級別的比例分別是6.64%、20.79%、72.57%,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B 2、C2檔間,占總量的91.93%,以C2檔所占份額最多為71.87%。2013年度全國棉花馬克隆值A級占比29.97%,C1檔、C2檔占比分別為1.77%、19.75%;江蘇省棉花馬克隆值A級占比22.80%,C1檔、C2檔占比分別為1.33%、46.31%[4];南通棉花馬克隆值A級占比6.64%,C1檔、C2檔占比分別為0.70%、71.87%,南通棉花馬克隆值A級比例遠遠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C1檔棉花占比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而C2檔棉花大大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表明南通棉花纖維成熟度好,但纖維偏粗(見圖4)。
5.棉纖維斷裂比強度狀況。斷裂比強度是反映棉纖維拉伸強力的指標,對棉紗質量有重要影響。棉花斷裂比強度越高,強力越好,可紡紗線等級越高[5]。2013年度南通大部分棉花的斷裂比強度集中在強級及很強級,所占比達到85.76%,其中斷裂比強度為強檔的所占比最高為45.58%;斷裂比強度為很強檔的比例占40.18%,中等以下(差+很差)的棉花只占0.31%。2013年度全國棉花纖維斷裂比強度平均值為27.99cN/tex;江蘇省棉花纖維平均斷裂比強度值為29.89cN/tex[4];南通棉花纖維斷裂比強度平均值為30.57cN/tex,大大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說明南通地區(qū)棉花斷裂比強度較高,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大部分棉花斷裂比強度能滿足紡較高等級紗線的需求(見圖5)。
6.長度整齊度。長度整齊度是反映棉花長度均勻性的重要質量指標,對紗線的條干有重要影響,棉纖維長度整齊度越高,紗線條干越好,成紗表面越光潔,紗的強度提高,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5]。2013年度南通棉花長度整齊度主要分布在中等檔和高檔,分別為38.81%、60.60%;中等以下(低+很低)比例很小為0.44%。2013年度全國棉花平均長度整齊度值為82.41%;高級及以上例為31.56%;江蘇省棉花長度整齊度值高級及以上例為53.87%[4],南通棉花長度整齊度值高級及以上例為60.75%,明顯高于全國及全省平均水平,說明南通地區(qū)的棉花長度整齊度較高,棉纖維的一致性好,紡紗成紗條干好,有利于企業(yè)降低成本(見圖6)。
問題與對策
1.總體情況與問題。2013年度南通棉花品質除顏色級、馬克隆值指標外,其余品質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除長度、馬克隆值指標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品質指標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表明2013年南通棉花質量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屬上乘。本年度南通棉花的主要問題在于長度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可紡高支紗(60支左右)的30 mm以上級的棉花占比明顯下降,而往年南通棉花長度高于江蘇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在棉花生長發(fā)育旺季,7、8月份南通天氣高溫少雨影響棉纖維的生長發(fā)育,導致棉纖維長度變短,衣分較往年低,馬克隆值偏高。馬克隆值偏高,表明棉纖維粗而過于成熟,可紡性能下降。
2.對策及建議。為提高南通棉花質量,提高棉花使用價值,促進棉花生產穩(wěn)定發(fā)展,我們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生產上著力推廣種植綜合纖維品質好,長度在31毫米以上,比強度超過35.0 cN/tex,馬克隆值在A級(3.7~4.2),品質和豐產性較高的優(yōu)良品種,采取因種配套的栽培措施,充分發(fā)揮高品質棉的內在遺傳品質,提高棉花生產品質,同時應劃區(qū)種植,盡快扭轉品種“多、亂、差”的局面,保持原棉品質的一致性, 杜絕遺傳性能大幅下降的自留品種。二是加強監(jiān)管,提高加工水平。專業(yè)纖檢機構在棉花收購加工季節(jié),應加強監(jiān)管,要求棉花收購加工企業(yè)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從源頭對異性纖維進行挑揀排除,把異性纖維的危害降到最低。創(chuàng)新棉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對于不同等級的棉花,要做到因花配車,因質改進,提高棉花的加工品質。三是加大科技興棉力度,提高機械化程度。一方面要積極培育適合機械采摘的品種,注重品質和豐產性相協(xié)調,提高棉花適用性。另一方面實施科技創(chuàng)新,力爭棉花簡化輕型栽培技術有所突破,實行簡化輕型栽培和管理。提高機械化作業(yè)程度,降低植棉勞動強度,實現(xiàn)棉花生產省工節(jié)本,提高植棉的比較效益。四是實施棉花綜合補貼,提高植棉效益。積極探索實施棉花目標價格等多種補貼,引導涉棉企業(yè)、家庭農場參與棉區(qū)土地流轉,建立規(guī)模化棉花生產基地,與市內外實力較強的棉紡織企業(yè)聯(lián)合,采取優(yōu)質優(yōu)價,定向供應采購,提高高品質棉花的價格,提高棉農植棉的效益。
通過以上措施,不斷提高植棉效益,以此來提高棉農植棉的積極性,推動南通棉花生產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為促進南通棉紡織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提升南通紡織產品的競爭力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 GB 1103.1—2012 棉花 鋸齒加工細絨棉 [S].
[2]2013年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2014-03-10).http://tjj.nantong.gov.cn/art/2014/3/10/art_11625_1622495.html.
[3] 徐水波. 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細絨棉》宣貫教材[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4]2013年度新體制棉花公證檢驗質量情況[EB/OL].(2013-11-06)[2015-9-20].http://www.ccqsc.gov.cn/.
[5] 徐水波. GB 1103—2007《棉花 細絨棉》宣貫材料[M].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7.
[6]項時康,余楠,胡育昌,等.論我國棉花質量現(xiàn)狀[J].棉花學報,1999,11(1):1-10.
(作者單位:南通市纖維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