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梅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格蘭珉銀行(Grameen Bank,孟加拉語鄉村的意思)模式至今已有近40年歷史,它成功改變了孟加拉國勞資對立的市場結構,也成功激勵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是發達國家,這應歸功于社會底層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手——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
尤努斯曾堅定地說:“有一天,我們的子孫將只會在博物館里見識到‘貧窮。”這番話,讓人肅然起敬,可見他對貧窮的“極度憎恨!”
社會每天在不斷地運作,每個人為了擁有更多的資源與財富而努力奮斗著,然而卻鮮有人會去關注社會陰暗面,更有甚者背道而馳地選擇忽略與逃避它。然而,尤努斯那敏銳的觀察力與菩薩般的慈悲心,讓他看到那些被忽視的特殊人群,主動走進窮人的世界去了解與撫慰,以自己結合他人的力量,努力地改善他們的生活。
一般社會價值培養宏觀的視野,但當人居高臨下,以為世界盡在掌握之中,就會目中無人,完全不知理想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差距。尤努斯寧愿選擇“蟲視”而不用“鳥瞻”,“近距離觀察事物可看得更透徹。學習謙卑的小蟲,當路途出現障礙時,就從旁繞過,最后絕對可以抵達目標,做出點成績。”
尤努斯多次向全世界分享他的親身經歷,他不忍目睹孟加拉鄉村的編竹婦女們辛苦勞作的微薄待遇被高利貸剝削。身為經濟學教授的尤努斯,決定把課堂上的理論運用于反貧困事業中。于是,他統計了村內42位竹編婦女,并將856塔卡(約85元人民幣)借給她們。
沒想到他的付出,不僅讓這42個人都還了錢,少了高利貸的剝削,也讓她們的生活大幅改善了,成為獨立經濟的手工業生產戶。于是,他便創建了“格蘭珉”鄉村銀行并利用微型貸款,通過小額借款的方式成立非正式的小組一起申請貸款,讓他們能夠自我雇用、產生收入,以幫助窮困的民眾提升生活水準。
秉著“銀行應該走向人民,而不是人民走向銀行”的原則,格蘭珉銀行破除了全球商業銀行的模式,“一般銀行是你越有錢,就可貸到越多錢,因此他們根本不會貸款給貧窮人。”
尤努斯則反其道而行,在1977年成立借貸小組,采用“團結組”形式建立借貸小組,由小組成員聯合擔任還款保證人,并互相支持對方的經濟。摒除傳統銀行的模式,格蘭珉使用無抵押式貸款,從不雇用任何律師或使用任何法律文件。借款只需解釋貸款用途和規劃便立即放款,創立一套基于互信、責任、參與及創造力的君子信任制度,每個人都全心全意付出,直到幫助借款人徹底擺脫貧窮。
出乎預料的是,那些不靠抵押品貸款的人,償債表現比那些提出大筆資產抵押的借戶更好,“我們貸出去的款項償還率超過98%,窮人知道這是他們破除貧窮鎖鏈唯一的機會,沒有任何退路,搞砸這唯一的貸款機會,便沒有其他的生存辦法,因此他們都是自覺到期還款。”
尤努斯對窮人的付出,在孟加拉倍受贊揚,在全球知名度也極高。他曾在書中透露,在創辦銀行時面對著許多政治和制度的干擾。曾經一度,尤努斯想放棄格蘭珉銀行執行行長的職位,自組政黨參與政治,但這想法很快放棄了,只因他覺得自己跟政治人物是不一樣的。“政治人物做事情需要得到別人的支持,有時還會因形勢所迫做一些心口不一的事情。但我有堅定的信念,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欣慰的是,沒有了尤努斯的格蘭珉依然是窮人信任的銀行。發展至今,格蘭珉銀行總共向850萬孟加拉國人發放小額貸款,其中57%為女性,放款額高達15億美元。
一個成功的模式,適合套在各個國家與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格蘭珉銀行多年來成功將鄉村銀行理念移植到全世界。尤努斯比喻:種子栽種在小盆中,會限制其成長,若將它移植在適合的環境中,大自然的水分與陽光將會促使幼苗茁壯成長為大樹。因此,目前格蘭珉式的信貸方案,成功在世界59個國家復制與實行。其中,馬來西亞是第一個接受格蘭珉復制方案實行的國家,在1986年下半年,由大衛·吉彭斯與伙伴經營的馬來西亞策略信托基金會(AIM)成功在鄉村幫助了3萬戶家庭。
或許有批評者對尤努斯這一套做法嗤之以鼻,認為微小貸款對國家經濟發展微不足道。但尤努斯卻認為發展應注重在社會底層25%的人的生活品質提升。他以火車來類比人類社會階級:火車是靠前面的車頭帶動,或從后面推進,也許兩者都有。但在人類社會中,每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引擎,所有引擎加起來,力量足以推動經濟發展。但如果社會不去啟動某些引擎,任意忽略其中某些社會階層,那么經濟整體合力將會大為減弱。更糟的是,如果社會群體末端的引擎沒有啟動,不僅沒辦法讓前端的引擎帶動,還會拖后腿,最后傷害到整體。微額貸款就是從那些生銹腐敗的車廂中,啟動每位乘客的引擎,讓列車內引擎充滿動力。這不會讓列車慢下來,反而因匯聚更多合力,使其加速。
近年來的全球經濟危機,讓貧富日益懸殊,各國政府財政危機加劇,但民眾需求卻日益高漲。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補助弱勢群體,或非營利組織常會給予職業訓練,但尤努斯卻認為這并不是一個長久之道。
“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受過訓練或不識字,而是因為留不住出賣勞力的報酬,或沒有機會給他們擁有資本。”因此,與其強迫職訓,不如給予資本。他認為,幫助弱勢窮人的經濟模式,應構建在尊重、信任、交易、利益之上,而不是構建在憐憫、同情、施舍、贈予之上。讓他們馬上應用早已熟悉的技術,從中賺取現金,讓他們去展現其才能,探索自我潛能。
尤努斯“窮人理念”也展現了“吸引力法則!”許多企業探討與他合作的可能,無形中為全球貧民帶來更多福利。一連串合作包括與法國達能集團在孟加拉合資成立第一家營養型酸奶工廠,生產的營養型酸奶銷售給工廠附近的貧困家庭兒童,解決他們的營養不良問題。同時,為了把資訊科技帶給所有的孟加拉人,尤努斯設立最大的私人電信公司,同時也設立了非營利的格蘭珉鄉村電信公司,讓鄉村貧民與世界接軌!而著名品牌阿迪達斯也出資與尤努斯聯合創辦“阿迪達斯-格蘭珉”制鞋公司,僅以成本10%的價格向全世界的窮人出售1美元一雙的球鞋。
尤努斯多年來為弱勢群體的付出,足以感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