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靜 周 璽 王守森
(西南林業大學體育部 云南昆明 650224)
云南省大學生營養狀況與營養知識調查研究
劉慧靜 周 璽 王守森
(西南林業大學體育部 云南昆明 650224)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云南大學生的營養狀況,分析影響大學生營養狀況的因素,為提高大學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據。采用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隨機抽取24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及營養狀況問卷調查,采用體質指數(BMI)評價大學生營養狀況。結果表明:大學生營養狀況良好占67.5%,營養不良者占23.33%,營養過剩者占9.17%;大學生中了解人體必需營養素的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別是59%和38%(X2=4.546,P=0.033),男生和女生間存在顯著的差異;了解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膳食金字塔概念的男女生比例分別是43%和22%(X2=6.785,P=0.009),男生和女生間存在極顯著的差異;了解人體需要的能量來源男女間存在顯著的差異(了解的男生占64%,女生占41%,X2=5.038,P=0.025)。大學生中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并存,大學生對營養知識的了解甚少。因此,在高校開展有針對性的營養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營養知識水平,建立適合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膳食模式,來提高大學生營養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大學生 營養狀況 營養知識
近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快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目標的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物質生活大幅提高,大學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學習、生活方式上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全面了解大學生營養狀況和在膳食營養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與評價和指導,為大學生提高營養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對云南高校在校大學生進行了營養知識和營養狀況的調查研究。
1.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24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及營養狀況問卷調查。收回調查表250份,其中有效表240份,男生167名,女生73名,年齡18~24歲。
2.方法
采用問卷法對調查對象進行一般情況、營養知識、膳食行為態度調查,問卷在參考相關資料,根據大學生營養知識掌握情況及飲食行為特點進行設計[1-3],問卷調查表由調查對象填寫,內容包括大學生的一般情況(性別、年齡、民族、身高、體重)和營養知識、營養態度及營養意識,共26道題。營養狀況評價采用體質指數[4](BMI),判斷標準為:BMI<18.5為營養不良,BMI在8.5-25.0為正常,BMI>25.0為超重或肥胖。
3.統計分析
應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X2檢驗。
1.營養狀況
大學生營養狀況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被調查的240名大學生中,營養狀況良好162人,占67.50%,營養不良者56人,占23.33%;營養過剩者22人,占9.17%。營養不良的大學生中:男生30人,占17.97%,女生26人,占35.62%。營養過剩的大學生中:男生19人,占11.38%,女生3人,占4.11%。男生女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營養不良率女生顯著高于男生(P<0.05),超重和肥胖率男生顯著高于女生。

表1 大學生營養狀況(n,%)
2.營養知識
從表2可以看出,在調查的240人中,了解人體的必需營養素的有126人,僅占52.5%,不知道的有114人,占47.5%。了解膳食金字塔的只有88人,僅占36.66%,不知道的152人,占63.34%。在認為肥胖是否是疾病的問題上,有122人認為是疾病,僅占50.83%,有118人不認為是疾病,占49.17%。針對這些問題,結果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男女學生之間對了解人體的必需營養素知識掌握情況存在顯著性差異(X2=4.546,P=0.033)。男女學生之間對了解膳食金字塔知識掌握情況也存在顯著性差異(X2=6.785,P=0.009)。男女學生之間對了解人體需要的能量來源知識掌握情況存也存在顯著性差異 (X2=5.038,P=0.025)。男生對營養知識的掌握情況好于女生。在是否了解高鈣食品、肥胖是否是疾病、飲食與健康是否有關系問題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2 大學生營養知識統計表
3.運動知識與行為
從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在運動知識與行為方面表現較好,在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方面,有96.66%的人肯定,99%的大學生認為了解營養知識非常重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占87.5%,大學生在運動知識和行為、健康關注程度方面有顯著提高。

表3 大學生運動知識與行為統計表
本次調查發現,在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大學生中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營養不良率明顯高于男生,而男生營養過剩率則明顯高于女生。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女生為保持苗條身材,而不顧身體健康,刻意節食。男生并不刻意關注自身的形體,課余時間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很多課余時間多宅在宿舍或網吧上網、玩游戲,男生較女生更愛喝酒和吃夜宵。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營養知識的缺乏,大學生獲取營養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目前大學中關于營養健康方面的課程較少,大學生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健康教育。此外,大學生課程安排不合理,學習壓力大,精力不足,容易忽視飲食營養方面的問題。因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拓寬營養知識教育的途徑
大學生多數是通過營養學的選修課和網絡來獲取營養知識的,其他途徑獲取營養知識的比較少,因為學校教室資源、教師資源和課程資源提供給營養知識課程的時段和上課人數均有限。所以,學校應該在校園展板、專家講座、書報專欄、體育課堂、校園廣播等方式來增強大學生對營養知識的了解。此外,公共體育課雖然涉及的學生人數最多、影響最大、宣傳和學習效果最好,但是本次調查并沒有發現在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大綱和進度中有營養知識方面的課時比例,高校的公共體育課仍然以體育技術的實踐性教學為主,所以可以和體育部門協調,在體育課學時中增加一次營養知識的理論課程。
2.制作營養早餐
國內外許多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它的熱量要占全天的30%,質量上也應達到全天營養素標準的1/3,且需要有富含較高能量的營養物質保證血糖較持久地維持正常水平,以賦予充沛精力于學習和工作[5]。《中國居民膳食指南》[6]建議,成人每人每日應適量攝入谷類、蔬菜類、蛋類、豆類、魚類、水果類、奶類、豆類食物。部分大學生有選擇性的飲食習慣,雖然一些高校已經設立營養套餐,但大學生的滿意程度并不樂觀,因此有必要依據大學生自身特點實施營養餐,盡可能滿足大學生的健康及學習需求,建立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膳食模式。總之,健康是人們所追求的生活目標,營養又是健康的基礎,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學生提高營養意識來改善自身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減少和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1]Lori A.Smolin,Mary B.Grosvenor.Nutritio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M].Third Edition.John Wiley&Sons Inc,2013.
[2]郭愛偉,萬海龍,熊春梅.大學生營養狀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雜志,2009,36(5):838-840.
[3]戴寧翔,聶永江,襲開國.230名林業大學學生營養飲食運動行為研究[J].中國校醫,2013,27(3):178-181.
[4]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5]劉萬桃,劉筠.鹽城工學院大學生現時營養狀況調查與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00,21(5):368-369.
[6]中國營養學會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72-210.
劉慧靜(1980-),女,學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健康教育
云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Y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