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
(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是由于支氣管-肺組織或肺血管病變而導致的一種慢性心臟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多見。呼吸系統感染可誘發肺心病急性發作,出現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甚至心功能衰竭,死亡率約為15%[1]。西醫治療主要原則是控制呼吸系統感染,改善呼吸及心功能。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對慢性肺心病進行治療,并觀察其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76 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均符合肺心病診斷標準,主要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氣促、胸悶、心悸、雙下肢水腫等癥狀和體征。其中男性40 例,女性36 例;年齡為38 ~72 歲,平均(54.38 ±6.37)歲;平均病程為(10.61 ±4.14)a;心功能Ⅱ級18 例,Ⅲ級37 例,Ⅳ級21 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治療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低流量吸氧、霧化、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呼吸興奮劑或強心利尿劑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藥治療,丹參注射液(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32021228)及生脈注射液(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32021055)各40 ml,加入250 ml 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 次/d;痰熱清注射液(上海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30054)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療程均為2 周。
1.3 療效評價 治療后,若患者氣促、胸悶、咳嗽、水腫等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胸部X 線片提示肺部炎癥反應陰影基本消散,增大的心影恢復正常或原來大小,心功能改善至Ⅰ級為顯效;若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緩解,胸部X 線片提示肺部陰影大部分消散,增大的心影有不同程度縮小但未至正常范圍或心影大小未變,心功能改善至Ⅱ級為有效;若患者癥狀體征及胸部X 線片無變化,心功能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有效率為顯效和無效患者所占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獨立樣本采用t 檢驗,定性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11%,明顯高于對照組(78.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學改變是肺動脈高壓及血液黏度增高,這是因為長期反復發作的支氣管炎及阻塞性肺氣腫引起機體缺氧和高碳酸血癥,進而導致炎癥介質釋放,使得血管充血、水腫、痙攣;慢性炎癥及缺氧還會促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肺部病變急性發作會導致機體大量釋放血液凝固因子、蛋白溶解酶、5-羥色胺、組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引起血液高凝狀態,循環阻力增大,右心室負荷加重,若超出其代償能力,則導致右心衰竭[2]。丹參可緩解肺小血管痙攣,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肺部血液循環,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耗氧量[3]。生脈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紅參、麥冬、五味子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4]。痰熱清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有較強的抑菌、抗病毒、抗驚厥、提高免疫力、止咳、退熱、祛痰等功能,在急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主要成分是具有抗炎作用的黃芪,抗炎、抑菌、止咳、祛痰、平喘的熊膽粉,抗炎、殺菌的金銀花等[5]。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中西醫結合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應用西醫治療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提示中西醫結合療法可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癥狀及體征,提高治療效果,優于單純西醫療法,可在臨床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1]劉靜.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115 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63-264.
[2]羅云良,宋金花.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2(6):1123-1125.
[3]王中凱.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35 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5):49.
[4]李體金.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醫中藥,2011,1(22):98-99.
[5]馮彥剛,柳麗,李建華.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吸道感染46 例療效觀察[J].中華醫學理論與實踐雜志,2003,3(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