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威
(西平縣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 河南 駐馬店 463900)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見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礙,治療不及時可出現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緩解癥狀、改善低血氧狀態及調節肺功能是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主要治療目標[1]。目前,臨床上主要治療方式是霧化吸入β2 受體激動劑,霧化的方式很多,本研究比較氧氣射流霧化和空氣壓縮泵射流霧化兩種方式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西平縣人民醫院收治的中、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118 例。其中男性62 例,女性56 例,年齡為42 ~78 歲,平均(61.17 ±8.61)歲,病程為2 ~16 a,平均(5.32 ±1.20)a。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意識清醒,可配合治療。排除標準:近期存在呼吸道感染;對研究藥物過敏;合并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將118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吸氧、甲強龍、多索茶堿等常規急救治療,均采用沙丁胺醇溶液霧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水溶液1 ml 融入3 ml 生理鹽水中)。觀察組采用QYW-Ⅱ型藥物霧化器(寧波市海曙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給藥,對照組采用APEX Mini-Neb 霧化吸入器(臺灣雅博公司生產)給藥,氧流量為6 ~8 L/min。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喘息、呼吸困難、PEF 等數據?;颊叽⒌扰R床表現完全消失,FEV1 或最大呼吸量增加35%以上,或治療后FEV1或PEF 在預計值的80%以上,FEV1 或PEF 晝夜波動率低于20%為臨床控制;患者喘息等臨床表現明顯改善,FEV1 或PEF增加量為25% ~35%,或治療后FEV1 或PEF 為預計值的60% ~79%,FEV1 或PEF 晝夜波動率超過20%,仍需藥物治療為顯效;喘息等臨床表現緩解,FEV1 或PEF 增加量在15% ~24%,仍需藥物治療為有效;患者臨床表現無明顯緩解,FEV1或PEF 測定值無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為臨床控制和顯效例數在總例數中所占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處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支氣管哮喘又稱為哮喘,急性發作期突然出現喘息、咳嗽、氣促、呼吸困難、胸悶等臨床癥狀,或原有癥狀突然加重,接觸變應原或呼吸道感染是常見誘發因素。哮喘急性發作病情嚴重程度不一,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內突然出現,甚至可能在數分鐘內危及患者生命。哮喘控制效果不良可導致急性發作,也表示哮喘治療和管理的失?。?],應予以重視,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霧化吸入療法,用不同的霧化方法將液體沖擊成懸浮在氣流中的微小顆粒,濕化后噴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局部,起到解痙、消炎、化痰等治療目的[3]。氧驅動和壓縮泵霧化吸入具有簡便、易操作、舒適度高等優點。本研究結果發現,采用氧驅動霧化吸入的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9.66%,明顯高于采用壓縮泵霧化吸入的對照組(67.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是因為氧氣是氧驅動霧化的驅動力,產生的霧化顆粒大小和氣霧量更有利于霧化顆粒在肺組織內的沉降,并促使更多的霧化顆粒在短時間內進入下呼吸道,縮短起效時間[4]?;颊邇H采用潮氣量呼吸就可將藥液吸入到肺泡,不費力,還有較多的氧氣吸入,可快速緩解喘息等癥狀,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還能明顯改善周圍組織,尤其是呼吸肌的供氧情況[5]。因此,與壓縮泵霧化吸入相比,氧驅動霧化療法更有利于改善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郭瑞海.不同霧化方式在支氣管哮喘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1):321-322.
[2]張霞,于曉宏,孫申華.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處理的臨床思維[J].臨床急診雜志,2009,10(5):259-261.
[3]佟淑平,杜聞博.霧化吸入治療中重度支氣管哮喘急性加重的療效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2):341-343.
[4]劉海薇.不同霧化吸入方案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作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5):3908-3910.
[5]徐合平,胡明娟.沙丁胺醇霧化吸入配合氧療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1):55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