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英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保健辦 河南鄭州 450007)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期望,提高護理質量是大勢所趨。優質護理服務的服務宗旨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1]。2010年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全國護理工作會議上指出:護理工作者必須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真正做到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2]。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老年人患病住院人數增加,對老年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已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本文對老年內科疾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以探討其護理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普內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20例老年住院患者,年齡61~85歲,平均(73.5±5.0)歲;男性210例,女性110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45例,中專27例,中學98例,小學123例,文盲27例。疾病分類:冠心病76例,高血壓64例,糖尿病10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19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2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13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辦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2.1 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精神,轉變護士服務理念 在護理部的組織和領導下,護士長組織科室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的文件精神,深刻領會精髓,改變服務理念,積極創建優質服務模式。強化護士的主動服務意識,以“患者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作為標準嚴格要求,教導護士采取人性化護理行動,讓患者發自內心的肯定臨床護理工作。
1.2.2 合理調配人力,護理分層管理,嚴查督導,控制質量根據科室具體情況實行彈性排班,高年資護士和低年資護士合理搭配,加強周末、節假日等薄弱時段的管理。根據護士的護齡、職稱、技術等分為兩個臨床護理小組,建立護士長領導下的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分層管理模式。護士長每天查房1~2次,檢查各項護理措施落實情況,指導疑難危重患者的護理,了解患者及家屬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虛心聽取意見,積極完善改進。將醫院管理月報、護理部檢查及科室自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提出改進措施,追蹤整改效果。
1.2.3 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護士素質 結合本科室的患者特點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包括基礎護理操作、??谱o理、溝通技巧、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每月組織兩次護理業務學習和護理業務查房,定期進行考核;積極參與醫師病例討論及業務學習,加深對疾病的理解,提升??谱o理水平;實行醫護一體化管理,早晚醫護共同查房,提高能動執行醫囑的能力。
1.2.4 注重細節護理,提供優質服務 制作各種標識牌、溫馨提示語、安全小警示等;配備便民盒、吹風機、指甲剪、梳子等常用工具;細化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從整理床單到協助更衣、更換被服,從刷牙漱口、洗臉、梳頭、洗頭并吹干、餐前潔手、擦身到泡腳、剪指(趾)甲、協助排便、翻身、叩背,從避免護理并發癥發生到病情觀察等;協助辦理出入院手續;建立回訪檔案,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及家庭回訪,了解患者身體康復情況,同時給予相應的保健指導。
1.2.5 老年患者專科護理 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對疾病的表現上有其特殊性,臨床護理不同于年輕患者,對老年患者的專科護理有其自身特點,具體如下。
1.2.5.1 健康教育具體化 在應用健康教育處方的基礎上,配以科室自制的文字、圖形的飲食指導卡片以及各種警示牌,如防跌倒、防墜床、防脫管、慢病宣教室等,生動形象地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刻提醒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滿足老年患者對自我保健及健康知識的需求。
1.2.5.2 醫技檢查指導 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耐力差的特點,給患者提供專用輪椅,為老年患者進行各項檢查預約,合理安排檢查時間,責任護士詳細介紹檢查流程,反復告知檢查前后注意事項,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檢查條件受限導致的檢查延后,及時為治療和護理提供依據。
1.2.5.3 口服藥卡片提醒 將老年患者住院期間的服藥情況以卡片的形式懸掛在床頭,方便護士了解所管轄患者的服藥情況,及時給予準確的用藥指導,同時還可提醒老年患者服藥的劑量、方法、時間,減少老年人因記憶力減退而導致亂服或漏服藥物而延誤疾病治療。
1.2.5.4 心理護理 對不同的患者有針對性地采取心理行為干預措施,使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3]。提高患者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安全感,使其時刻保持樂觀向上心理,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科室和院護理部對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曉率和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行χ2檢驗,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住院費用明顯降低,并發癥明顯減少,基礎護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曉率、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要公共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如何全方位地護理老年人,重視并提高老年人生活自我照顧能力將是護理領域關注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據老年人不同的生理、心理以及疾病特點對老年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可以夯實基礎護理,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增加患者的預防保健知識,提高患者滿意度,實現護患零距離、護理質量零差錯、護理技術零缺陷、護理服務零投訴的目標,提高科室床位周轉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逐漸成為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這也是新醫改逐步深入的亮點部分,同時是社會各界對護理工作的新要求[5-6]。科室通過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精神,轉變護士服務理念,把優質服務理念根植于每個護理人員心中。在掌握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萍寄芘嘤枺岣咦o理人員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提高科室整體護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患者創造安靜、安全、舒適的治療環境,提供全程、優質的護理服務,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實現了護理服務零投訴的目標,讓患者切實感受到優質的護理。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對患者家屬進行各種護理宣教、培訓或叮囑等,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基本知識的認識,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護工作,極大地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7]。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住院費用明顯降低,并發癥明顯減少,基礎護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曉率、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由此可見,結合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對老年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復。
[1]李梅.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與體會[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1,33(2):157 -158.
[2]馬曉偉.在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重點聯系醫院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4):5 -7.
[3]胡敏華.老年艾滋病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2,10(1):33 -34.
[4]劉桂芳,王敏.護理干預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7):29 -30.
[5]劉苑紅.對骨科老年臥床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4):66 -67.
[6]唐萬秋,伍娟英.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與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3):57 -58.
[7]張逸飛,祈偉,徐景.長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及康復護理策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9(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