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縣平
(西安郵電大學財務處,陜西 西安 710121)
當今世界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會計只有與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才能提高其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職能,提升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財政部2009年頒布的《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是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對于提升我國會計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的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和整體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的辦學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以會計學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為技術手段。
2.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全面利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重組會計流程,實現人、計算機系統、網絡系統等有機結合,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統。
3.會計信息資源高度共享,能更好地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4.會計信息收集、提供、處理、比較多元化。通過信息接口,可以收集來自單位內外的各類相關信息;可以根據需要提供任一會計期間多種形式的會計信息,運用復雜的數字模型進行財務分析、預測、比較和決策。
5.實時采集和處理會計信息。不論內部數據,還是外部數據,可以實時采集并進行相應的分類、匯總、計算、分析,實時主動的反映單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
關于會計信息化的概念,很多學者和會計實務工作者對此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討,目前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基于其以上特征,可以將其概括為:依據會計學、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應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對高校的會計業務流程與會計處理流程進行整合,形成高度契合的會計信息系統,實時反映單位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及時準確地向校內外各類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過程的總稱。
目前,大多數高校已初步實現了制單、記賬及報表生成的“會計電算化”,將廣大會計人員從煩瑣的手工作業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但不能認為自己已經實現了會計信息化,它距離會計信息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不能全面地涵蓋會計信息化實質和內容,最多只能說是處于會計信息化的初級階段。
一旦單位建立了計算機處理賬務的系統,開始利用電子計算機替代人工記賬、算賬、出具報表,我們即可認為該單位基本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立足于財務報告的規范生成,強調的是會計數據處理的規范化,即按照我國統一會計制度的要求規范操作。
會計信息化系統是將會計與現代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組成的新型系統,它較會計電算化為更高層次的系統,是一個集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統計學、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多學科于一體,運用綜合知識與技術處理信息的系統,更多強調的是會計輸出結果的增值性,側重的是單位內外信息使用者的實際需求。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財務部門已經建成了自己的財務局域網絡,包括預算管理系統、賬務處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學生收費系統等,有的學校還開通了網上查詢、網上預約報賬、網上繳費等功能,使校園網內的用戶可以通過身份驗證后查詢自己的相關信息和辦理業務,方便教職員工的工資查詢,學生的學費繳納和獎助學金發放等,可以說會計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距離真正的實現高校會計信息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必須依靠行業協商一致的標準才能降低信息交換的成本并提高效率。只有在統一標準下產生的會計信息,才有可能被更快捷地采集、匯總和運用,才具有更高的可比性,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和利用率,幫助信息使用者作出準確的判斷。
我國的會計軟件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目前軟件數量眾多,但標準不統一、平臺各異、軟件之間沒有統一接口,進行數據通訊和轉換等缺乏統一標準,嚴重影響和阻礙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建設和應用的發展,軟件的標準化建設工作迫在眉睫。
其次,校內各部門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各自為政,缺乏通用接口。信息不能共享利用,需要數據利用只能通過紙質文件或電子文檔進行傳遞,相同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門的重復輸入,造成資源的利用率極低,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信息出錯的概率,限制了會計信息化系統功能的發揮。
目前高校的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普遍較低,主要表現為對外不能和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稅務、銀行等部門實現信息共享,對內不能與校內其他部門和師生進行及時溝通,不能與非財務信息及時交流共享。高校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統相互獨立,一方面,不能充分發揮會計信息化的優勢,大大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無法滿足管理部門和校內各部門對相關財務信息的需求。這與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
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必須實現與校內外其他管理系統的整合,建立財務系統和其他系統的接口,彼此共享信息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均存在著極為嚴重的不平衡現象。因此,形成了會計信息化建設進程在區域和校際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短期內不可能全面實現。要實現會計全面信息化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會計信息化是一個系統的宏大工程,需要大量人、財、物的投入。經濟發展水平的嚴重不平衡導致和加劇了會計信息化過程中技術應用的不平衡。從區域來講,經濟發達地區高校會計信息化水平普遍優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從行政隸屬關系來講,部委高校會計信息化水平高于一般地方院校,公辦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一般高于民辦高校。
理念決定發展,會計信息化理念對真正實現會計信息化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導引作用。
會計信息化理念是:以會計目標為基礎,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將服務、管理、決策融為一體,向各類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而有用的會計信息??煽恳筇峁┑臅嬓畔⒁獌热菡鎸崱①Y料可靠、數字準確,能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無誤的決策。有用必須滿足三個方面:一是能為政府主管部門制定并實施各項經濟政策提供有用信息;二是能為加強高校內部管理提供有用信息;三是為社會公眾和利益相關者提供有用信息。
會計信息化標準是指,為在會計信息化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關于會計信息化活動或活動結果的規則、導則和特征的一種規范性文件。它是對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是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活動的結果。會計信息化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構成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2011年,全國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會信標委”)成立,其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制定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化標準。要求會信標委應于2012年拿出中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的總體方案,然后制定各項具體標準,穩步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化建設。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形成全面而科學合理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由于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理論研究明顯滯后于當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實踐,造成目前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要么照搬國外模式,要么依據需求自行建設,難免會多走彎路和造成巨大浪費。
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設是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前提,高校人才云集,所執行的高校會計制度較企業會計制度而言相對簡單,且具有良好的會計信息化基礎,可以率先開展高校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標準化推動會計信息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目前高校的會計信息系統大多局限于財務部門,與校內各部門的管理信息系統還沒有實現共享或共享不充分,難以發揮協同管理作用。
首先,完成財務系統與自身各業務子系統的縫銜銜接。比如:賬務系統與預算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學生收費管理系統、財務信息查詢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公積金管理系統等的有效銜接,這樣不僅會減少數據輸入的出錯率,同時也會大幅度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上來。
其次,部門協作,共同建設,實現與人事、教務、學生、資產、后勤等管理部門系統之間直接的數據傳遞。建立通用接口,實現各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資源的價值和效率。
再次,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網上預約報賬,即采用網上提交報銷單據、自助生成打印報銷單、自動生成報銷憑證、現場提交報銷內容、完成報銷業務的工作流程,實現會計信息處理高度自動化。積極拓展“銀校互聯”平臺的建設,實現無現金報賬、電子轉賬等基于網上銀行支付業務的開展,使資金結算更加便捷、安全,資金的監控更加有效。
人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會計信息化建設需要合格的會計信息化人才提供技術支持,培養和選拔一支既精通會計,又熟悉技術,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1.會計信息化對會計人員道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信息化在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的同時,對會計人員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財務數字信息較傳統手工會計資料更容易被篡改或泄密,其舞弊的隱蔽性也更大,因此會計信息化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較高的道德水平。
2.會計信息化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信息化對會計人員的會計業務素質、計算機操作能力、數據庫及編程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大多數會計人員往往除了熟悉財務軟件、計算機操作外,對其他的業務技能掌握甚少;大多數計算機專業人員又對會計知識比較缺乏,不能很好的解決和處理運行會計軟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應當通過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培訓等方式全面提高現有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以適應和滿足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3.會計信息化對會計人員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也有一定的要求。會計信息化系統是一個利用網絡收集、處理、存儲到傳輸使用數據的整體。需要熟練地掌握信息處理技術分析會計信息,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欠缺,就可能造成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整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總之,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需要政府主管部門主導,學者、高校的通力合作方可實現。
[1] 楊周南劉梅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研究,2011(06):8-16.
[2] 劉嘉永.關于新時期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幾點研究[J].現代商業,2013(07):213-214.
[3] 劉梅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