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萍
(西安財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1992年,Kaplan和Norton創立了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綜合評價企業績效的工具,平衡計分卡廣泛受到好評,它成功地將戰略制定與戰略實施聯系起來,有效引導戰略的實施。一直以來,關于平衡計分卡的研究多是圍繞財務、客戶、內部營運、成長與學習四個維度,然而,平衡計分卡是否就必須圍繞著四個維度進行分析,顯然不是。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其應充分發揮其靈活性,適應具體需要而變化。
戰略管理會計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為企業提供有關市場和企業競爭者的信息以保持企業競爭優勢。因此,平衡計分卡作為戰略管理會計應用的方法之一,若是僅圍繞四個維度并不足以提供充足的戰略信息,基于此點,本文試圖增加“競爭者分析”維度,使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業的戰略。
構建競爭者分析維度,首先要明確競爭者分析的目的,確定分析對象,再建立相關指標,最后將其與其他維度的指標聯系、對比、分析,采取行動。因此在該維度,決策可以轉化為目標、指標、初始階段的行動三個方面。
戰略管理會計從戰略高度為企業管理者提供與顧客和競爭對手具有戰略相關性的外向型信息,因此,在目標方面,競爭者分析維度需要提供與企業戰略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是企業戰略評價的重要依據,同時也為企業的戰略分析和戰略制定服務。
指標方面,競爭者分析主要關注以下幾方面,競爭者財務方面的指標,例如成本、價格、毛利等;非財務指標方面如產品研發、市場份額、經營策略等。在這其中可以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指標,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服務。例如,戰略評價階段,可以選擇競爭者的利潤、市場份額等作為關鍵性指標,對比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評價自己的業績實現;而在戰略分析階段,競爭者的成本結構、研發、經營策略以及競爭者的未來目標、戰略方向分析有助于管理者改進本企業業務流程及運營方式,增強企業競爭能力,避開不力的市場競爭。競爭者分析并非是要評價競爭者的業績信息,因此,在指標的具體選擇時要注意指標的相關性和相對性。相關性是指指標的選取要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關,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管理。相對性是指指標的計量并非提供有關競爭者的絕對信息,而是相對信息。
初始階段的行動,注意兩個方面,在收集指標信息時,要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在指標評價計分時,要聯系其他指標,充分利用該維度的信息并結合其他四維度的信息調整戰略偏差,修正原定目標和評價指標,確保企業戰略順利實施。企業可遵循如下步驟,首先根據行業和市場標準以及企業自身水平和戰略需要識別主要的競爭者;其次判別競爭者的市場目標及策略,收集所需信息;最后,確定企業自身的戰略,并結合該信息評價、調整企業階段性戰略目標。
眾多學者用案例說明平衡計分卡的因果關系是存在的,但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認為平衡計分卡各指標之間只存在具體管理情景下相對的因果關系,這也是本文所贊同的觀點,建立平衡計分卡因果關系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尋找因的過程中,分析企業現有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行動,最終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服務。
戰略管理會計重視為企業提供與其相比較的財務信息,但現有的四維度平衡計分卡的財務維度只是衡量企業自身財務及非財務方面的業績,管理者只能看到自身的經營狀況,與自身歷史數據和預期數據比較,增加競爭者分析維度,為管理者提供目標競爭者的財務及非財務數據,管理者可以直接看到與競爭者的對比情況,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更加有力的競爭策略。
競爭者分析維度同樣關注競爭者的目標客戶和目標市場,通過與自己的客戶信息對比,管理者可以明確自身目標市場廣度以及深度,決定開發某一客戶群體或是避開某些不具有競爭優勢的市場均與此有關。
客戶最關心時間,質量,性能,服務和成本五個點,平衡記分卡中的客戶維度主要提供與企業自身與此相關的信息,與競爭者分析維度提供的競爭者的相關信息對比,管理者可以發現差異,保持現有優勢,改變劣勢。這也是基于戰略管理會計提供變化的外部市場環境信息的思想,從競爭者客戶信息角度提供有用的信息。
通常,企業并不直接公開有關內部營運的信息,只是在財務報表或是日常運營如售后服務等側面反映一些信息,管理者可以輕松的獲取本企業有關內部營運的詳細信息,但是有關競爭者的內部營運信息很難取得,當然取得全部信息也非必要且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在此,競爭者分析維度通過提供有關競爭者的客戶及市場方面的信息還有成本信息從側面將該二者聯系起來。
在四維度平衡計分卡中,學習與成長維度設定的目標以及指標為其他三個維度的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基礎因素,同樣,增加競爭者分析維度,學習與成長同樣有助于其成功。戰略管理會計關注外部環境變化以及企業競爭者相關的信息,時刻掌握外部變化的信息所要的重要資源之一就是人才,為此,培養具有戰略管理會計思維的人才,亦是企業重要職責,競爭者分析維度所反映的信息的實用性與經濟性均需要人力資源的支持,學習與成長維度所反映的信息與平衡計分卡的其他維度均相關,為其他維度的提供支持。
戰略管理會計與企業戰略管理密切相關,它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據此來協助管理者確立戰略目標、進行戰略分析、評價管理業績,其具有外部性、全局性和提供更多非財務信息等特點。四維度平衡計分卡在財務、客戶、內部營運和學習與成長方面均是評價企業內部或是與企業自身相關的信息,無法凸顯戰略管理會計的外部性,作為戰略管理會計方法之一,本文提出平衡計分卡拓維,在原有的四維度上增加一個競爭者分析維度,使平衡記分卡更加具有外部性,同時也使對其他維度指標的評價更加客觀,使平衡計分卡提供的信息更加有益于戰略管理的需要。
關于平衡記分卡的維度,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特征和戰略需要,適當的增加、減少或改變。本文只是在戰略管理會計以外部競爭和變化的市場環境為核心的思想下,提出增加競爭者分析維度,是否可以增加其他維度,可以進行更多的研究。
[1] 龔靜偉.淺談戰略管理會計[J].新疆財會,2003.
[2] 謝靈.平衡計分卡因果關系再認識[J].廈門大學學報,2011,5: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