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民
【摘 要】教師應該像嚴父慈母,欣賞你自己的孩子那樣欣賞你自己的學生;像嚴父慈母一樣希望你的學生成才,像希望你自己的孩子一樣成才;自然你的學生就會有夢想,有信心,有勇氣;就沒有過不了的坎,戰勝不了的困難。絕大多數后進生會轉變成優生,遲早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材。本文針對現實教育中出現的差生現象,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轉化差生的經驗方法,旨在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差生的關注,以促進差生的健康成長,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
【關鍵詞】教師;后進生;病因;對癥下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因為多種因素造成的。許多后進生缺乏理智,極易受到傷害;常存僥幸,善于狡辯,常令人難以教導;學習成績差,經常受到調侃和歧視以及不被重視。個別后進生“不甘落后”,不時干出一些“意外驚人”之舉,有的則從此沉淪萎靡。其實,他們是最需要撫慰的弱勢群體,只要班主任擺正位置,放寬心態,不急于求成,放平心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常和他們在一起,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用愛心去灌溉,用耐心去陪伴,用熱心去幫扶,用欣賞去發現閃光點,用榜樣的力量去誘發他們立志,用激勵去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用規則紀律去約束,用叮囑去提醒,交給他們學習方法,讓他們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獲得成功,從而產生成就感,這樣他們會一天天轉變。
查找病因,對癥下藥
(一)缺一個“靜”字。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讀書的過程就是學知識,修養身心的過程。要讀好書就離不開一個“靜”字。接手一個差班,先讓全班同學心冷靜下來,調查研究,找準問題,統籌謀劃,營造環境,讓學生靜心讀書。
(二)缺目標。生活無追求,讀書無目標,人生無方向。功崇唯志。要想一個人矢志不移,堅持不懈,樂此不疲,抗御誘惑,唯靠立志;要想一個后進生革除惡習,勤學苦練,提高成績,唯有補志。現在的學生從小吃飽穿好,要啥有啥,在家是寶貝,處處溺愛,這是溫室的過,不是花朵的錯。養成他們思想懶惰,飯不知如何來,事不知如何做,書不知如何讀,唯新奇好玩是最愛,唯我為中心,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不知立志為何事何物。故用講故事,看祖先們如何打江山,科學家如何立志取得科研成果,企業家如何創業,誘發他們立志。
(三)缺敬畏。天地君親師,敬天,敬地,敬君王,敬祖宗、雙親,敬師長,強調一個“敬”字;子曰:“君子有三畏”。強調一個“畏”字。今天的學生,把長輩的告誡當作耳旁風;把老師的教誨視為毒藥,嚴格要求視為苛刻。教育學生則要教育他們有敬畏之心。
(四)缺信心。后進生成績差,屢做屢錯,屢考屢敗,喪失信心。從易學科目,易學知識章節入手,從基礎做起,讓學生感到書好讀,書易讀,讀書快樂,所學知識非常有用,讓他們體會到只要自己踏實認真,就沒有讀不懂的書,就能重樹信心。
(五)缺嚴格要求。后進生往往對生活法則,班紀校規,不屑一顧,行為隨意,學習松懈。作為班主任老師對他們的要求則要更加嚴格。掃地擦窗,一言一行,嚴格要求,堅決逗硬;作業抄襲,考試作弊,進網吧,玩手機,堅決杜絕。有“案”必查,有“犯”必罰,防止僥幸心理滋生蔓延。
(六)缺磨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有一個共同心態就是老子打江山,子女享江山。老子風里來雨里去,忍饑挨餓,吃盡千般苦受盡萬般累,最后無意中讓子女躺在自己的懷抱里大吃大喝,安安逸逸,舒舒服服地享起福來。殊不知,這樣讓子女,不知一粒米一雙鞋一件衣來之不易。宋代大散文家蘇洵在《六國論》中說:“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天許多學生不知創業之難又何知珍惜勞動成果呢?更重要的是滋生了嚴重的畏難情緒,“怕”字當頭,怕苦,怕累,怕臟,怕麻煩;怕冷,怕熱,怕困難。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有磨煉心智,才能雄心萬丈,奮發圖強。
(七)缺一個“勇”字。不管后進生為他如何差找多少個理由,所有遺漏的、模糊的、不熟練的知識點都必須補上,一步一個臺階,是學習必須遵循的法則;投機取巧,僥幸過關均于事無補。后進生要想在一定時間內提高學習成績,須付出比優生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要有極大的勇氣和更大的決心。比如許多學生英語成績差,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要與他們的學生一道,下定決心,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把英語突擊上來。這個階段是學生最艱難、最痛苦的階段,也是最容易喪失信心功敗垂成的階段。“夫戰,勇氣也”。在此階段要用軍人攻打堅城要塞的勇氣去攻克學習難關,不勝不歸。在此階段老師要陪伴在學生身旁,給他們巨大的勇氣和無盡的力量。
(八)缺一個“法”字。學了就做才是好把式,只學不做是假把式。不管什么“法”,一用則靈就是妙法。我們的學生只聽不說,只學不做,懶于動口動手。對于老師好的教法,只停留在嘴上“好法好法”,一點也不用“法”,所學各法束之高閣,結果面對考題一法莫展。坐而哀嘆曰:“讀書難,難于上青天”。
結語
差生轉化是一項復雜的教育工程,也是提高全文民族文化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每個教師都應該把這項工作當作自己的教育內容之一。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平時的日常生活,都應該把差生放在心上,使他們也能與優等生“比翼齊飛”。作為老師須用真心、愛心、耐心。與學生形成一條心,共同營造和諧的、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不斷創新教法,激發學生的熱情,揚長避短,使他們茁壯成長。
(作者單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奇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