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輝 趙秋敏 胡峻峰 鄭瑛鐸 蔡曉東
(川北醫學院醫學檢驗系 四川南充 637000)
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對大學生教學的影響
呂小輝 趙秋敏 胡峻峰 鄭瑛鐸 蔡曉東
(川北醫學院醫學檢驗系 四川南充 637000)
2013年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影響著每一位老師和學生,此次改革更加偏重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然而,為適應社會的高要求,同學們更應關注對英語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學生在新體制下更應注重實際應用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的提升。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鼓勵及監督作用。通過調研,形成對新四六級考試模式特點的全面掌控,為學生能順應新的考試模式,切實提高英語學習能力與應試效果提供參考,同時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英語四六級考試 改革 影響
自1987年實施四六級考試至今,考試的內容及考試模式在不斷的變化。在2013年考試改革中四六級考試在考試內容、題型及考試形式上發生巨大變化。為了使學生及當代英語教育更能適應英語新模式的體制,我們開展了此次調查,了解學生對英語改革的情況并加以分析,并對學生學習及英語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議。
此次調查針對我校2011級學生、2012級學生兩個年級進行調查,用自制問卷《關于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對大學生教學的影響》分別在每個年級隨機選擇2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將調查數據結果錄入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400名學生獨立完成問卷,并回收有效問卷367份,回收率達91.75%,符合統計學標準。
1.對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前后過級率的調查

從圖一數據顯示在參加了四六級考試的人里,改革前通過率明顯的高于改革后的通過率,調查顯示,有60.76%的人認為,改革后的題型總體比改革前難許多。這是導致改革后過級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改革后題型更加注重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同時,在調查的學生中有58.58%的學生認為改革后題型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79.83%的學生支持此次改革。因此,改革后雖降低了過級率。但學生還是支持改革,對自身能力培養的意識增加許多。
2.新題型難易程度調查與分析

由圖二數據顯示,改革前與改革后相比較,分別有60.76%、60.40%的學生認為聽力與翻譯的難度系數加大,有近50%的學生認為閱讀與寫作的難易程度改革前后基本相當。其次,改革后各版塊難易順序依次為聽力、翻譯、閱讀、寫作。由此可知,新題型對學生的聽、譯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其次,聽力版塊中長對話所占比重增加,分值增加,難度系數也稍增大,且短文理解部分難度也加大,因此聽力總體看來,得分都偏低。最后,翻譯分值由5%增為15%,且由短句翻譯改為段落翻譯,對學生的詞匯、銜接語、句型選擇以及整體分布的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戰,因此,翻譯也成為改革后新題型的一大難點。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對當代大學生的就業以及前途發展意義重大。英語四六級考試自然成為督促大學生提升英語能力的一種方法手段。自2013年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至今,從其新題型和板塊排列可以得知,改革后的四六級考試對學生的英語聽力和翻譯要求有所提高,也就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和綜合分析能力的鍛煉,這也是新時代下對學生的新要求。因此,在英語教學上提出以下建議:
1.英語教程和教師的教學方案也相應的做出改進與調整,與時俱進
首先,課堂上增加英語聽力和短文翻譯的練習量;其次,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聽多說,尤其是口語的實際運用,不僅可以增加詞匯量,還可以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2.建議在課堂上多采用互動的方式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
比如,盡量在課堂上開展一些英語交流活動,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說英語,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學好英語、如何使用英語。在鍛煉學生聽、說、讀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外,也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朝新體制的高要求下發展,這將對學生將來的生活、學習、工作有益。
3.建議學生改善學習態度和方法,注重效率,將英語當成自己終身受用的語言工具
[1]張堯學.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總體思路[J].中國高等教育,2008(18):26-27.
[2]金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思路與未來展望——解讀《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試行)》[J].中國大學教學,2005(5):49-53.
[3]金艷.改革中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 [J].中國外語:中英文版,2004(1):27-29.
川北醫學院2014年學生科研課題申報項目(編號: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