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葉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北京 100142)
學生色彩表現力的培養與探索
陳 葉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北京 100142)
色彩是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是表現人類創意的主要途徑,同時還扮演著傳達審美意識的重要角色。當前平面設計專業的色彩教學中,存在著學生色彩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教學形式單一,對學生藝術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不夠等問題,所以我要對之加強改革, 教學內容上要合理設置,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培養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和創造力。
色彩表現力 教學
培養學生色彩表現力是掌握設計技能的首要任務,也是設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色彩營銷學告訴我們:事物在我們的思維中形成第一印象只需要短短的7秒鐘,而在這第一印象中的55%都是由色彩造成的影響。所以,我認為在平面設計中,應該充分運用色彩藝術,以使平面設計的作品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一個好的平面設計,它的形象和內容在傳遞時離不開色彩,平面設計中的文字和圖形的確是傳達宣傳信息的主體,例如,一個只有黑色和白色組成畫面,和一個色彩鮮明和諧的畫面相比,后者更容易被受眾記住,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這種宣傳效果達到最大化。色彩通過影響人們的心理、感覺、知覺、意識、記憶、聯想等心理特質,引發人們特殊的情感情緒,強化平面設計的宣傳作用[1]。綜上,色彩不但能夠吸引受眾,而且可以達到強化宣傳效果的作用,所以,我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注重強化學生通過色彩傳達產品主題信息。
《色彩》是平面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色彩觀察力和色彩表現力起著重要作用。一幅好的設計作品,一定是在色彩的利用以及對色彩表現能力的體現都非常合理、非常優秀的。因此,我在色彩教學中,除向學生講授色彩知識與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這對提高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色彩訓練方法不得當,將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專業課程學習。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學生具體配色問題,我探索出了一些對策。
1.學生認識不到色彩運用的重要性
這是學生在色彩運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大多數學生對色彩運用的認識都不夠深刻,他們只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沒有考慮到自己色彩運用水平以及對色彩的表現能力的提高對于專業學習的直接影響是什么,從而使得學生在色彩對色彩的運用方面一直達不到質的飛躍,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學生的色彩訓練程度不夠
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并不懂得平面及色彩知識,只是憑借個人的感覺選擇了平面設計專業,他們沒有經過有關色彩方面的訓練,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了解各種色彩所代表的涵義,另外,對于一個人的色彩表現能力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也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學生也就無法很好的在作品中利用和搭配色彩,這就造成了大多數學生無法合理的運用色彩,同時也無法提高個人的色彩表現能力。
例如:以下兩幅是學生上課時完成的色彩配色圖案,可以明顯的看出:
圖1--配色單一,缺少冷暖對比,只是單純的大面積體現暖色,采用了檸檬黃、玫瑰粉、橙色及紅色,會使人產生不安的情緒;
圖2—配色不協調,雖然有了冷暖對比,但是顏色搭配混亂,采用了紅色、綠色、玫瑰粉及藍色,使人感覺視覺混亂。以視覺混亂。
[圖1]
[圖2]
1.強化學生色彩意識
物體的色彩來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質物體對光的選擇吸收與反射的能力。對于物體的色彩,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地點,對其色彩的認識和感受都不盡相同,這些都將影響我們的配色方案及配色效果。因此,必須在教學中讓學生對色彩有全面的認知。例如,有些學生作品出現了一些比較暗、灰色顏色,那么我會先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為什么用這些顏色?并引導學生學習配色表,并從中認識到顏色的情感表現及冷暖表現的重要性,使學生作品光明、開朗。一次,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外面下著雨,我組織學生觀察下雨后天空的顏色變化,雨中行人的雨衣及雨傘的顏色,于是,學生選擇了灰色調表現了天空的顏色,而雨中行人的畫面則是五顏六色的雨傘、雨衣,畫面效果豐富。實踐證明,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色彩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2.引導學生在作品欣賞中提高色彩表現能力
美術作品欣賞是提升學生色彩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美感經驗產生于個體與作品的交互作用。德國教育家斯克沃茲1965年在實驗研究后得出結論:學生的藝術品味和色彩表現受周圍環境中的藝術作品的影響。教學中,我發現:美感經驗產生于個體與作品的交互作用,而美術作品欣賞恰是提升學生色彩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語言引導學生,結合他們已有的色彩知識,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時,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充分表達自己對作品色彩的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然后提供材料,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與理解進行模仿訓練。使學生認識到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種景象或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和不同的領悟,對于色彩的運用同樣如此,不同的人善于利用的色彩以及色彩搭配也是不同的,這與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思想特征都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因此,對于色彩的表現不一定要模仿名家的作品,只要通過對色彩的搭配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情就是可以的,潛移默化的提高自身色彩能力,從而獲得豐富的美感體驗。
3.引導學生認識色彩情感
首先,在色彩表達情感方面,要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顏色象征的意義也不同,例如紅色象征著熱情和活力,同時也能給人一種喜慶和熱鬧的感覺,這也是在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中,紅色一直被廣泛的利用的原因。因此在對色彩的利用過程中,要根據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來對作品的色彩進行合理搭配。
再次,要使學生分別認識冷色和暖色兩種顏色,要使其認識到例如暖色調中的橙色以及紅色等顏色,在被適用到作品中時,很可能會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但如果大面積的利用暖色調,則會使人產生一種不安和暴躁的情緒。藍色屬于冷色的一種,在作品中使用藍色會給人一種安寧、平靜的感覺,但如果大面積的利用冷色,則會給人一種消極的暗示,使人情緒萎靡不正。在授課過程中,我采用了“春夏秋冬”四季為主題,讓學生在畫面中分別表現了自己的情感顏色,學生很勇敢的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對作品進行的色彩分析。
兩名學生對作品的配色分析是:四季的色彩是豐富的,有無限象征意義。春天是綠色的季節,到處充滿生機,我選擇了綠色、黃色及紫色;夏天的特點給人一種炎熱的感覺,所以我大面積的采用了暖色系(紅色);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有的果實都成熟了,所以我選擇代表成熟的橙色及黃色; 冬天的是寒冷的季節,色彩應表現冷色為主,所以我采用了藍色及白色(表現白雪)。
[四季-張君]
[四季-藤蝶]
4.用豐富的評價體系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色彩教學及訓練中,我會不斷地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發揮其創造性。例如:引導學生改變正常的邏輯思維,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生活及身邊的事物,讓學生勇敢的創造,勇敢的配色,不斷培養學生的色彩創新意識。
面對學生作品,我始終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在提出意見時,使用恰當的語言,認真審視學生的作品,即便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也不會一刀否定。我會耐心的找出學生作品中的精華給予鼓勵和表揚,當然對于不足和缺陷,我會提醒,并合理給出修改意見。另外,采取自評互評的原則,鍛煉學生色彩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作品互評,促進學生相互學習,使得評價更全面、更準確。
傳統的評價常以學生作品呈現出的色彩問題作為評價標準,這樣會忽略學生在其中的感情表達、探索能力及創新精神。合理的評價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推動力。因此,一個恰當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成績,更應該發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這樣對色彩創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大意義。
色彩的表現能力主要體現在色彩的主觀性、象征性、色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色彩的統覺這四方面。在對色彩表現能力的應用上,學生還是存在諸如對色彩表現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及對色彩方面的訓練不夠等問題,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通過對色彩的運用創作出更加好的作品,就一定要分別對這方面問題進行解決,要在使學生認識到色彩表現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加強其在色彩的運用方面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
[1]黃競.平面設計中色彩教學之我見[J].科技向導,2011,15(2):83-84.
[2]李大勇.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8,24(13):325-326.
標注:北京市職業院校專業創新團隊建設計劃資助項目及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