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先古麗?努爾
摘要: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小學漢語教學工作與研究經驗,以當前我國小學漢語教學現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為背景,提出了有利于提升當前我國小學漢語教學質量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小學漢語教學;課堂;課外
0引言
漢語作為中國人的母語,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歷史的發言人,是小學漢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漢語課堂的精彩與否,常常對小學生的語言組織水平、古文識別能力甚至愛國激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行教育體制在漢語教學中仍然有一些弊端和缺陷,常常使漢語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為此,作者在本文將對當代小學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對策與建議。
1我國小學漢語教學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我國小學漢語的教學水平并不高,其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教學內容空泛乏味。小學語文課堂在上課的過程之中,常常會涉及到古文、文言文或者新文化運動時期白話文剛剛興起時的文章鑒賞,而教師如果單單從內容上對文章進行講解的話,難免使整個課堂內容枯燥晦澀,難以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如果對課文內容本身難以理解,又何談欣賞其寫作手法、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呢?這是導致學生對語文難以產生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學用具過時落后。現行的課堂教學工具豐富多彩,但是,如果老師在語文課堂上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僅僅使用到粉筆黑板書本進行知識點和重點講解的話,課堂不免顯得過于單薄乏味。所以,教師要在現有的教具齊全的情況下,多利用教學資源豐富自己的漢語課堂。
(3)教學形式單一。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教師期望學生在短短幾十分鐘的課堂上完全掌握教學目標和重點,這在客觀上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學生沒有在課下積極探索上課學過的內容,沒有將課上的知識融會貫通到生活中去,沒有對上課的知識點做適當的理解、練習和鞏固,是難以真正的領會到漢語的精髓的。
2對當代我國小學漢語教學提出的對策與建議
我國現有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主要是為了培養出真正共產主義和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教師必須從基礎做起,對課堂內容、課堂輔助設施和課堂形式進行徹底的改革和創新。所以,針對以上語文課堂的缺陷和弊端,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索和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解決方案。
首先,在課堂內容上,教師要做到推陳出新,將書本上的知識聯系到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中去。例如,在講解詩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時,老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農業工具和農作物的知識,開拓學生的眼界,引導學生對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這一事實產生更加具體的印象,從內容上對整個課堂進行知識拓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講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時,教師可以從“曲”字的詞性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研究這個字在此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到底是動詞還是形容詞,甚至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兩各小組,各小組分別選出發言人總結組員的論點,這樣就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出發,更好地將課堂重點難點變為學生自主吸收的知識點,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其次,在教學用具上,新課標要求教師能熟練運用幻燈片、投影儀等等各種新型教學工具,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形式。例如,教師在講解某一知識點時,可以在網上搜索很多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資料,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可以給學生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再如,在講解《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課,教師不僅可以在網上找到原畫,而且還可以找到作者的相關資料,以及作者為什么會畫纖夫這一人物,想通過纖夫這一人物表達出什么情感,是什么導致作者產生這樣的情感等等,在課下,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做出一個小型的演講呈現作業,在下節課或者課間的時候展示給全班同學,甚至組織一次競賽,讓同學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最后,教師應當盡可能豐富課堂形式,激發學生對漢語的興趣。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演講呈現、課間競賽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途徑和活動使課堂形式更加別出心裁。例如,在講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種科學類課文時,教師在課堂上對其物理原理進行闡述過后,還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挑選一個較高的方位,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下感受神奇的物理現象,采用簡單有效便利的課外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又如,在課堂講解《挑山工》這篇課文完成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游覽區進行爬山競賽活動,在競賽過程中,可以有意設置一些關卡和障礙物,甚至讓學生負重爬山,親身體會挑山工的艱辛不易。另外,教師同樣可以采用qq、微信、視頻等流行的線上交流方式完成對學生作業的監督和課上疑難解答的過程。
3結論
通過以上的研究,可以發現,當代我國小學漢語教學的教學水平與質量并不高,其中存在著教學內容空泛乏味、教學用具過時落后、教學形式單一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與演進是影響當代我國小學漢語教學水平及質量較低的主要原因。為此,作者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針對上述問題的改革對策與建議,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推陳出新,理論聯系實際;(2)熟練運用幻燈片、投影儀等等各種新型教學工具,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形式;(3)豐富課堂形式,激發學生對漢語的興趣。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努力,來為我國小學漢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出長足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朱佩. 小學漢語教學的困境及突圍之策[J].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12年01期
[2] 王明. 小學漢語教學如何應對網絡語言[J].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