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已經步入世界大國的行列,實現我國經濟整體水平的提升是關鍵。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重視新農村的發展與規劃,新農村建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始終不變的目標,是實現我國平衡發展的有效途徑。目前,農村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制約農村生產與發展的重要問題,生態環境保護中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和阻礙,進而滋生了多方面的問題,本文就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農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展,營造更為健康、和諧的農村環境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農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亂堆亂放,亂砍亂伐現象十分嚴重,導致農村環境保護遭遇障礙,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自然環境污染相對突出,是我國農村發展必須面臨的重要問題。新時期,針對農村環境的治理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制定環境保護計劃來輔助與支持農村環境治理問題,實現農村經濟的全面提升是關鍵。首先,了解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是首要任務。
一、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常見問題
1、村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不強
通過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分析,了解到農村村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是當前面臨的根本問題。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提高,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生活質量、飲食有所上升,但是進而滋生的環保問題更為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平衡被打破,致使農村生態環境漸趨惡劣,村民的環保意識不強,對村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2、環境治理設施缺乏,導致污染嚴重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變得愈發嚴峻,其中與環境治理設施具有直接性的聯系,垃圾桶、回收池、垃圾回收系統的設計等會對環境治理造成制約,很多農村地區由于環保理念缺乏,村委會不重視環境設施的豐富與構建,生活垃圾無處堆放,亂堆亂放現象嚴重,村內垃圾遍布,極易產生病菌,村民的免疫力下降,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構成威脅。生活垃圾的亂堆亂放,會對黃河水構成嚴重的污染,河道堵塞現象十分嚴重,河道的長期淤積,會滋生細菌,為人們的健康狀況帶來困擾[1]。另外,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工廠數量在不斷增多,大都設置在農村地區,工廠生產與加工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甚至會產生多種輻射性的化學物質,一旦排放到空氣中或湖泊中,會對周圍村民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也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3、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存在滯后性
從另一方面講,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質量低下,與其治理技術的滯后性具有必然的聯系。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必須具備豐富的環保技術,但是當前的環保技術還過于傳統,治理技術的研究隊伍相對薄弱,治理設施不夠健全,肥料、農藥的過度使用等問題突出,并未提出針對性、目標性的措施,進而導致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科學技術的革新力度不夠,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對策略
1、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
在農村發展環境中,村民在其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樹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強調村民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要加大宣傳力度,從本質上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擴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增強村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為此,村委會應開展“環保全村行”的活動,將村莊分為不同的范圍,并由不同的村民進行管理與清潔,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環保工作,并每一個月開展一次評比,對于表現優異的隊伍應予以獎勵,可通過物質獎勵和額榮譽獎勵的方式來調動村民環保的積極性,定會收獲滿意的效果。與此同時,在村內電子幕布上播放有關的環保宣傳片,并對環境污染產生的危害進行普及,以提高村民的重視程度,也具有很強的警示作用,瘟疫、病毒等的危害,讓村民從內心來關注環保問題[2]。
2、優化環保設施與技術,增強環境治理的專業性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應強化環保設施與技術的不斷完善,增強環境治理的專業性,提高環境治理水平,是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先決條件[3]。農村村委會應加強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加強對資金的投入,豐富與完善農村環保設施,購入足夠量的垃圾桶、回收池和垃圾填埋池,呼吁村民將垃圾導入垃圾池中,并且實施互相監督管理的方式,對各自的行為進行管理,一旦發現亂堆亂放的現象應予以懲罰,以體現村內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心,強化環保管理制度的威嚴性與規范性,為環保工作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條件。
在農村環保技術設計方面,政府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加強政府干預,創新垃圾循環利用新技術,不斷推廣垃圾循環利用設備,以達到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效果,利用好現代科學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以求發明出更為高效、健康的環保技術,提高環保質量。
3、加強環保法制建設,注重對工廠的嚴格管制
為了更好的支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國家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條文予以支持,加強環保法制建設,尤其是就工廠廢氣、廢水等排放的管制,借助法律來約束其行為,是降低農村環境污染率的有效途徑。政府應派遣相關工作隊伍對各農村地區的工廠進行審查,一旦發現違法排放廢氣、廢水的工廠,應根據法律規定對其采取相應的法律制裁,以規范工廠的行為,為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保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問題的分析與探討,村民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強,生活垃圾、污水排放相當嚴重,是制約農村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問題的改善與客服,應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強化對生活垃圾的管理,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建設,對生態環境治理技術進行開發與優化,以提高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效率,為農村的現代化發展營造更為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宋言奇,段進軍.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不可忽略的六大環節[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01:79-82.
[2] 王波,黃光偉.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J].生態經濟,2006,12:138-141.
[3] 張鐵亮,鄭向群,師榮光,蔡彥明,姚秀榮,王躍華.農村生態環境現狀與保護對策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9,28:3772-3774.
[4] 張雅光.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對策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8,01:77-80.
作者簡介:吳東雷(1985-),男,江蘇徐州人,學歷:學士,工作單位:徐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研究方向: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