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月蘭 孔羿了
摘要:本文分析了空氣生態補償中的風險,并分析了重慶市在未來實行空氣生態補償機制時最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為重慶市將來實行空氣生態補償提供相應的風險解決方案。
關鍵詞:空氣生態補償;風險;控制
近年來,各地霧霾頻發,如何治理大氣污染成為各級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山東省在2014年2月26日頒布了《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實施1年多以來,取得的效果非常顯著,給各地治理大氣污染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目前,《生態補償條例》草稿已經形成,正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不久將頒布實施。
而筆者從重慶市政府了解到,重慶目前正在醞釀實行空氣生態補償機制,因此,有必要借鑒山東省經驗分析重慶市實行空氣生態補償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1資金籌集、管理與使用風險與控制
1.1可能存在風險
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所需投資額巨大,資金籌集、管理、使用中易出現風險導致生態補償機制建設規劃中的各項建設任務不能得以落實和實施。在實際操作中,易出現資金籌集不到位、管理混亂、獎勵資金被濫用等各種風險。
1.2風險控制措施
生態補償資金是指依據各區縣(自治縣)環境空氣質量同比變化情況用于生態補償的資金,實行市、區縣分級籌集。市財政局設立專項資金。市財政局、環保局對專項資金使用進行監督管理。同時,強化資金預算、核算和審計工作。各區縣應當制定資金使用方案,加強資金管理,提高使用績效。資金使用方案報市財政局、環保局備案。
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所需投資額巨大,必須認真貫徹“行政宏觀調控與社會共同參與”的方針,動員全社會力量,實行個人、集體、政府三結合的政策,鼓勵多方投資,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入市場機制,以效益吸引投資,多渠道增加對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投入,以確保生態補償機制建設規劃中的各項建設任務得以落實和實施。在實際操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資金的籌集:
(1)改進和調整現有的財政與金融措施。制定新的財政收入分配措施,將生態補償機制建設資金列入本級地方財政預算,并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統籌安排,逐年增長。國有商業銀行要增加用于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項目的貸款、債券和專項生態環境基金,可適當延長貸款償還年限,同時廣泛尋求國際合作、國內合作和與周邊合作,鼓勵和引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投融資活動。
(2)利用稅收政策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按照稅費改革總體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稅費改革,逐步完善稅制,進一步增強稅收對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宏觀調控功能。
2大氣污染稀釋擴散風險與控制
2.1可能存在風險
大氣污染擴散是大氣中的污染物在湍流的混合作用下逐漸分散稀釋的過程。主要受風向、風速、氣流溫度分布、大氣穩定度等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的影響。大氣稀釋是利用清潔空氣將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分散,使大氣有害物質濃度逐漸降低的過程。重慶處于東亞季風區,又受東北西南向平行嶺谷地形影響,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則偏南風明顯增多。全市累年平均風速為1.12M/S,西部地區平均風速最大,達1.26 M/S,東南部最小為0.9 M/S,其季節變化是秋季9、10月份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
從上可知,如果不認真考慮重慶市各區縣大氣污染稀釋擴散風險的話,將在考核打分中出現不公平的現象:污染嚴重的區縣由于風向、地形、對流等因素,導致污染物飄至其他區縣,不用治理便可獲得較高的分數;而在其周邊區縣,由于大氣污染稀釋擴散至本行政區域內導致即使花了大力氣治理環境空氣質量,但得分依然不會高。
2.2風險控制措施
考慮到各區縣風向、地形、對流等因素對大氣污染稀釋擴散的影響,因此在季度考核打分中應加入稀釋擴散調整系數進行調整。根據自然氣象對大氣污染物的稀釋擴散條件,將全市38個區縣(自治縣)分為兩類進行考核。第一類為墊江縣、長壽區、涪陵區、江津區、璧山區、 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稀釋擴散調整系數為1.5;第二類為合川區、永川區、綦江區、南川區、大足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黔江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武隆縣、彭水縣,稀釋擴散調整系數為1。
3物理設備風險與控制
3.1可能存在風險
預定進行空氣質量監測的主要污染物有:PM2.5(細顆粒物) 、PM10(可吸入顆粒物)、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四種污染物,利用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地面站以及空氣質量監測儀對本地區進行定點空氣環境監測以及多點城市流動環境監測,這是對影響空氣質量的四種主要污染物的主要監測方式,雖然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對于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效果和精度都大大提高,但是還是無法避免一些風險因素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效果的影響。
列出幾點可能存在的風險,便于后面進行風險控制措施的研究:①停電造成設備無法正常監測風險;②設備不定期的故障造成無法正常監測風險;③設備本身數據存儲容量局限性導致對于一些沒來得及備案而又要進行季度的主要污染物指標平均值計算的情況無法正常計算的風險。
3.2風險控制措施
對于物理設備造成的風險,我們需要謹慎對待,這關系到環境質量的監測與報告,影響到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相關政府環保部門應當重視起來,著力進行物理設備風險控制,采取相關措施,確保環境監測工作正常穩定的進行,主要有:
①采用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地面站和空氣質量監測儀進行交替工作,當停電時,采用便攜式空氣質量檢測儀進行空氣質量的應急監測(便攜式空氣質量檢測儀可充電也可用鋰電池供電);
②對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地面站和空氣質量監測儀進行定期的維修與設備零件的更新,降低設備出現故障影響檢測的機率,確保設備正常穩定的進行監測;
③對于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地面站和空氣質量監測儀監測的數據及時進行備份處理,以備進行季度主要污染物濃度平均值的計算和報告。
參考文獻
[1]李飛.大氣環境領域生態補償研究[J].中國物價,2015,3.
[2]杜群.生態補償的法律關系及其發展現狀和問題[J].現代法學,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