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
21世紀,我們迎來了信息時代。一方面,信息時代給課堂教學帶來的不僅是硬件上的改革更新,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手段、方法、理念的革新。得益于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多的新型教學輔助設備走進了現代的課堂,而課堂之外,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也成為了學生們的學習利器。另一方面,21世紀還是文化交流繁榮活躍的年代,西方文化大行其道,更容易被生長在這個年代的學生們所接受。電影由于獨具魅力則成為了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大眾媒體。英文電影亦在不覺間成為了英語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
在1994年斬獲奧斯卡六大獎項的經典美國勵志電影《阿甘正傳》,由溫斯頓·葛魯姆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主人公阿甘的傳奇一生。生來智商只有75的主人公福瑞斯特·甘,雖然先天智障,但在母親的引導下,從小自強不息,最終奇跡般地在多個領域創造了不同奇跡,甚至還得到了總統的接見。阿甘的雙腿無法像常人一般行走自如,走路要靠金屬支架,但大學時期竟一躍成為受人矚目的橄欖球明星,后來,參加越南戰爭的他因種種巧合成為著名越戰英雄,甚至意外成為美國的乒乓球外交使者,到最后還坐擁十幾條漁船,積累無數財富。電影將阿甘的一生講述得生動而有趣,在觀眾看來,固然十分具有傳奇色彩,而在電影中,更令觀眾為之動容的則是在阿甘身上體現出的勵志精神。可以說,阿甘的一生,就是對“勵志”這一主題最深刻的詮釋。無知即無所畏懼。阿甘那顆淳樸簡單的心靈,以及任何時候都不言放棄的執著,以及他僅有的智慧,指引著他把所有的能量、信念和勇氣都集中于無盡的奔跑之中。阿甘不知疲倦地奔跑,這讓他的一生擁有了精彩紛呈的閱歷,亦讓他從不斷變遷中美國社會的陰暗面中逃離并得以保持自己的本真和人性中最可貴的真善美。在電影史上,阿甘注定會成為流傳后世的經典人物形象,這不僅因為這一人物形象的魅力,更在于他所詮釋的精神內涵。

電影《阿甘正傳》劇照
較之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授課,學生聽課”這一形式,使用電影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顯然提高了學生們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的注意力全然為電影所吸引。電影中,阿甘兒時,在珍妮的“Run!Forrest run!”中跑過了同齡人的打罵與嘲笑;上學時,在教練的嚴苛訓斥中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從軍后,在槍林彈雨的越南戰場跑過了生與死;冷戰時期,阿甘還跑過了乒乓外交的賽場;后來,又在眾人的注視下跑遍了美國。故事層層推進,高潮迭起,而學生們在故事中思考,通過對主題的挖掘,得以全方位地感受主人公的勵志精神。而影片中阿甘的經典臺詞成為學生們津津樂道的一部分,通過適當的引導,可以將其引入課堂的學習和練習中。相比課本上的正統的英文教學所選用的材料,影片中地道的美式英語在詞匯和遣詞用句方面更加貼近其母語環境。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有助于高效地促進學生的聽說水平的提升,而影片以主人公坐在長椅上向路人講述的方式將整個故事完整地娓娓道來,這一敘事角度同樣也能夠引發學生們在日后的英語寫作中嘗試不同的敘事角度的興趣。從更深層面來看,課堂英語教學,不僅旨在使學生們打下扎實的英語視聽說基礎,還在于讓學生拓寬視野,貼近地去認識西方社會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等,通過觀看《阿甘正傳》,學生還能在這142分鐘的觀影過程中迅速了解美國社會這幾十年的變遷,這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知識面。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在現代的教學中,除了教授知識、答疑解惑之外,“傳道”——在這里可以認為是對學生道德品格的培養,也同樣重要。從當前來看,這是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從長遠來看,則是教育事業的根本。教書育人,最終還是落實到對一代又一代學生的杰出品格和良好的的人格修養的培養上。在提倡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當下,在利用電影對課堂教學進行輔助的同時,對學生的品德方面的培養不容忽略。通過《阿甘正傳》和同類型的勵志影片,可以有效地向學生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堅強樂觀的性格。目前,我國正進入全面轉型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正累積到一個臨界點,另一方面則是人們的思想意識的不斷進步以及自身訴求也在不斷多樣化,現代人道德水準降到了冰點。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學生群體的道德品格建設同樣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傳達勵志精神,傳遞正能量是必要的,而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通過電影這一形式去傳達,效果往往更好。
現代英語課堂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具備使用英語的能力——確切來說是能夠將英語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如與人交流。而英文電影恰恰具備了這樣的特質:它能夠提供最正統最地道的語言環境,同時最大程度地展現英語國家的社會風貌。[1]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電影中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去體會電影中的語言、詞匯、句型等,以此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第二語言的學習當中。在通過實際的影視課堂教學中,學者們發現學生們英語學習的動機非常重要,并且這種教學方式也體現了電影的好處,那就是能積極地起到促進學生興趣的作用。[2]通過電影,學生可以更全方位地了解異國文化,觀看電影這一輕松愉快的方式,還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作為可以選用在課堂教學上作為輔助的電影,其藝術水平必然出類拔萃,借此機會培養學生電影藝術的鑒賞能力,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也體現了現代教學的先進理念。此外,在觀看電影的基礎之上,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后拓展,比如寫影評、排練與之相關的主題小品或者話劇,甚至還可以對電影進行改編等。
綜上所述,英文電影在英語教學中可以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它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最大化地還原其原本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學習更加正統的英語,還能通過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特定題材的電影還能在品德人格的培養上起積極作用,這同樣能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孫秋月等.英文電影與英語專業教學[J].電影文學,2012(18):159-160.
[2]黃曉等.英文電影在大學非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S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