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蘭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的發展也越來越快,越來越現代化。而隨著城市發展的進程,引發的了各種生態危機。我國與世界的發展接軌越密切,表現在我國的城市發展與生態文明之間的矛盾與聯系就越來越突顯。本文從目前我國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的現狀,淺談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
關鍵詞:生態文明;城市發展;辯證統一關系
引言
隨著世界的進步與發展,全球在人口、糧食、資源、能源和環境等方面出現了巨大危機。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這些問題在發展越來越迅速的中國也同樣突顯出來。我國城市建設的成績十分輝煌,但是卻引起了環境污染和生態文明的問題。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利用,而我國資源有限而不堪重負,使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方面都出現了問題,這也就形成了我國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之間既矛盾又有聯系的關系。
一、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的現狀
當人們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發現隨著城市發展而引發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從而引發了全球針對城市建設與自然和諧問題的思考。從古至今,我國為了更好的發展自身,先后經歷過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而在新中國城市建設最初是以發展工業文明為主,而就我國目前而言,許多城市的工業發展是整個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工業文明的發展離不開資源能源的大量開發與利用。而資源能源的大量開采會直接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針對生態危機所引發的問題,我國政府也積極召開會議并給出了明確的指示,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在黨的十八大中又作出特別強調,要節約能源資源,并保護生態環境,大力推廣綠色發展、循環發展,提倡人們過低碳、綠色的生活。各級各地方政府也在紛紛響應黨的號召,為創造“綠色生活、綠色家園”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中,積極努力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
二、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的辯證關系
從唯物主義辯證法方面看問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內部或者事物之間產生辯證統一或者對立統一的關系。比如生物鏈中的蛇與老鼠,蛇是老鼠的天敵,蛇吃老鼠,老鼠要躲開蛇才能生存,首先,從生物鏈看,蛇吃老鼠能夠控制老鼠的數量,老鼠數量減少又能夠控制蛇的數量,蛇與老鼠是統一關系,其次從蛇吃老鼠,老鼠躲蛇看,蛇與老鼠之間此時是處于對立面的。同樣的生態文明與城市的發展之間的關系也存在對立關系或辯證關系。
(一)城市發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
城市的發展包括物質、經濟與社會等幾個方面。而這些方面的發展都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首先從物質與經濟方面,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向大自然大量索取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能源供其運作,而交通工具則將廢氣等有害物質返還給大自然造成霧霾天氣、酸雨等自然災害現象。城市中現代化建筑物的建設是將建筑物原地的生態破壞之后所建立起的現代化的建筑,是一個城市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同樣城市建筑物越多、越現代化就是城市內生態空間被破壞越嚴重的標志。人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是對大自然無條件、無節制的索取,這樣不僅會造成城市內生態空間危機的問題,還會造成大自然生態的危機。其次從社會精神層面,由于城市發展的突飛猛進,人們對于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的認識還不夠,仍停留在低層次的精神層面,整個文明形態無法與城市的發展相匹配。
(二)生態文明建設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在唯物主義辯證中,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當某事物的量變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引起該事物的質變。城市發展對生態文明建設有密切關系,同樣當生態文明建設達到一定的度之后就會引起城市發展的質變,而質變有利有弊。首先,在生態環境方面,大自然具有自我循環、自我修復和自我運行的功能,當人們向大自然拋棄生活中的垃圾或者是為了建設城市而破壞一定的生態環境時,大自然能夠自我修復。但是一旦超過了大自然所能承受的度,就會引發各種生態問題,比如自然災害。其次,在文明建設方面,生態文明不僅是生態環境,還是人類文明的新一個發展階段,還包括了人類精神與社會制度。城市發展過快,人們只注重發展中所帶來的物質轉變,而忽視了精神與文明的同步建設,則會呈現出城市在發展而社會文明在退步的扭曲局面。
三、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的統一關系
唯物主義辯證法中,對立與統一不是獨立存在的。矛盾中既有對立,也有統一。生態文明與城市的發展之間存在著統一關系。生態文明的提出是在即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后的有一個社會發展新階段,是過度的城市發展造成人與自然不和諧現象后提出的,是城市發展與生態和諧共處的一個新文明。城市的發展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等,而生態文明則是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宗旨延伸到了城市發展中各個方面。從工業文明發展而來的城市建設已經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而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只有實現了生態文明,才能夠更好的發展城市。比如在政治與制度的建設上,從提出“可持續發展”觀點到黨的十八大提出“綠色、低碳、環保”,國家政府相應的在政治和制度也在逐步為實現生態文明而進行改革。
結束語:
城市發展與生態文明之間是矛盾的。工業文明之下的城市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從而引起人們對于生態進行一系列的保護,進而延伸到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最終形成了生態文明的建設。人們不能只停留在征服自然的精神層面上,而是要開始逐步表現出“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層次。城市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不能從單一的面去看待城市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問題,而是要對這個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并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還要保持適度原則。只有推動了良好的生態文明才能夠更好的發展城市建設,而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能夠更好的體現出生態文明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李正圖.試論城市生態文明的建設[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
[2] 黃彥程.中國城市建設中生態困境的文化審視[J].蘭州學刊.2011-08
[3] 蔣先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哲學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