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婧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黨政建設的不斷完善,國家對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繼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五個方面。其中,生態文明建設著重對檢察機關的各項工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任務,因此,檢察機關應該全面發揮好其自身的職能和作用,努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服務,保障其健康穩定發展,這也是保證檢察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和基礎。
關鍵詞:檢察職能;生態文明;建設要求
0引言
在新時期,隨著我國經濟、政治及文化的發展,生態的發展步伐也逐步加快,并且我國也為保護環境、建設文明生態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化、生態系統也逐步在退化。由此也導致我國出現諸多破壞生態環境、亂開采資源的非法行為,此類現象所引發的違法犯罪案件已經普遍發生全國各地,而且在這類案件的內部還存在很多貪污受賄、瀆職等相關職務犯罪現象。面對如此的嚴峻形勢,檢察機關應該有效地發揮其本身的職能及作用,以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建設更加美麗和諧的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引發生態環境犯罪發生的重要因素
第一,違法花費的費用較低。目前,我國的立法在關于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方面僅僅規定實害犯,并沒有特別規定危險犯。所以,只有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時,才可以追究違法者的相關責任。而且,我國法律對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的處罰不重,沒有表現出威懾力,在某些方面放縱違法者實施犯罪[1]。第二,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當前,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宣傳力度不夠,導致人們沒有深刻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的危害性。第三,有關保護環境的規章比較冗雜。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主要包括環保法、節約能源法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法,各類有關環境保護的規章提高了相關工作人員及時消化法規的難度。第四,區域保護主義日益嚴重。某些地方性政府以及環保單位的環保思想不夠深刻,當環保工作和該地的經濟利益發生矛盾時,仍以該地的經濟利益為主。
2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局限
第一,獲取線索的渠道少,增加了偵查取證的難度。由于農村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比較淡薄,舉報方式也甚少,僅僅依靠森林公安系統提交線索的現象尤為明顯。第二,量化難度和鑒定難度增加。破壞環境犯罪的危害結果一般持續的時間較長,造成量化難度提高,很難確定其因果關系。除此之外,如何評定其危害結果不明確,也沒有進行統一的實踐操作。第三,監管力度不夠,沒有深度的挖掘[2]。針對環保單位用罰代刑、不主動移送犯罪線索等不良現象,監督的力度不夠深,因此,必須增強起訴、立案、監督等檢察工作的管理。第四,公益性訴訟參與不多,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沒有得到確切的落實。當前,我國的檢察機關還沒形成有關民事訴訟的固有模式,用刑事附帶民事的案例施與環境破壞訴訟的賠償依舊是空空而談。
3檢察機關有效發揮職能的重要措施
3.1努力制造誠信有序的環境氛圍
時常關注參與主體建設功能區建設、發展循環經濟、國土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諸多進程中存在的職務犯罪動機,真正落實好執法辦案及預防措施的工作。緊緊結合實施嚴格的土地管理與保護方法、水資源管理方法、環境保護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有關建設生態的重要因素,嚴重打擊較大的環境污染行為、違法捕獵、違法采礦、亂砍濫伐、交易受賄、損害知識產權等多方面的非法行為,為市場主體進行公平有序的競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3]。
3.2盡力創造和諧安定的社會氛圍
檢察機關應該堅持將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當做自身的首要責任,全面發揮好其批準逮捕和起訴等職能,深度打擊破壞環境保護及危害群眾的違法犯罪行為,主動開展有關環保及資源保護的課題講座。真正落實嚴格的制度和政策要求,努力改進執法和辦案需要的措施,依法做到為人民服務。同時,還需要調節社會矛盾、改善社會關系,以增強人與自然的相統一[4]。
3.3努力創造廉潔高效的政務氛圍
檢察人員必須將以移送的相關職務犯罪案件當做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渠道,全面認識到檢察程序一體化對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的重要意義,嚴格查辦在生態文明保護方面主要機關及領導干部的有關案件,除此之外。還包括浪費生態資源、偷稅逃稅、嚴重污染環境行為、執法行為不公正等現象,提高檢察人員勤政廉政的透明度。
3.4盡力制造公平正義的法治氛圍
公平正義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檢察人員必須加強法律監督,借助提升法治思想及法治方法來促進發展,從而調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通過有效地實施法律監督的重要職能,以便加強和保證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加強刑事案件、偵查程序的監督,增強法律監督體制的運用,建設嚴格執法與公正司法相結合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
4結語
在環境檢察工作中,政府要認真把握生態文明建設核心,努力完成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在新時代的目標。監察部門一定要認真行使好自己的崗位責任和義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我們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見,習總書記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和保護的重視程度。所以,各個檢察機關要樹立強烈的生態保護意識,做好自己的監督工作,依法管理好生態環境的監察工作,為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設一個環境友好型社會。
參考文獻:
[1]趙剛.淺談檢察機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法律監督職能[J].中國環境法制.2013,(11)27:112-114
[2]余崇潔.強化環境保護中的檢察力量[J].法制與社會,2014,(09)11:245-247
[3]李思陽.生態檢察工作機制建設路徑和方法[J].人民檢察經驗交流,2014,(09)11:123-124
[4]鄧鍵婕.發揮檢察職能助推生態文明建設[J].法制與社會,2015,(11)19: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