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慶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問題;策略
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不重視。現階段,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國有企業的深入改革,各企業的經濟結構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在產權結構和管理方面也在不斷進行改革。部分領導對黨建工作原則的理解出現偏差,沒有深刻認識到黨建工作的意義和價值。黨建工作的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和體現,往往陷入重經濟發展,輕黨建工作的認識誤區。從而造成很多企業過于片面的注重企業經濟效益,忽略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也導致黨建工作的組織只存在于表面形式,黨員團隊的向心力、凝聚力、執行力等方面普遍降低,也無法有效的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影響[1]。
(二)組織機構不健全,制度建設不完善。組織結構不健全是大多數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部分企業由于人力資源嚴重匱乏,對于黨組織領導和成員沒有進行及時的換屆和選舉,也沒有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合理的配備工作人員。隨著國有企業的深入改革,原有的制度體系早已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求,但是仍有很多企業在改革后,依舊按照原有的制度體系開展黨建工作,從而導致工作的進行不斷遇到阻礙,也無法為企業開展黨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
(三)黨建工作方式過于陳舊。就目前來看,很多企業還在沿用著原有的工作方式毫無新意,造成企業無法適應目前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環境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而且黨建工作又是一項原則性和政策性比較強的工作。因此,很多國有企業依舊沿用陳舊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而隨著國有企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和管理體制的改變,廣大黨員和員工也無法接受傳統黨建工作方式與新體制結構的結合,因此也造成黨建工作的開展遇到諸多困難。
二、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策略
(一)加強思想認識,重視黨建工作。國有企業領導在重視經濟效益和改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黨建工作的開展,并且還要不斷的進行探究和創新。首先,要逐漸認識到國有企業是我黨執政的重要經濟基礎,直接決定著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因此,國有企業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時,還要將自身利益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相協調,三者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國有企業的改革越是深入,企業領導就越是要注重黨建工作的開展,貫徹落實國家方針政策,使得黨建工作的開展與企業經營發展緊密相連。
(二)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制度建設。基層組織是開展黨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國有企業應該在企業改制的新形勢下,根據其實際情況及時的建立基層黨支部,提高黨員管理工作的執行力,把握好組織活動的開展,從而為黨建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保障黨建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創新機制。一是要正確認識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并將企業領導、黨組織參與企業重要決策確立為規章制度,充分穩定黨組織的核心地位[2]。二是根據國有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不斷改善對于領導和黨員換屆、考核方面的相關制度,使企業能夠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環境。對于黨建工作的開展要做到細致的劃分職權,明確各人員的任務和責任,并且還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和考核,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不斷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三)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制度保障。創新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時代的發展是瞬息萬變的,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符合黨建工作發展潮流。黨的建設工作方式也要進一步創新發展,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運用強有力的文化力量,對黨員和群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為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企業文化對于正確引導職工的價值觀、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等方面有重要意義,對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有關鍵作用。企業文化的發展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促進的,因此黨組織必須要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并將其與黨政建設工作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保證黨建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與壯大。
結語:總之,由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和國有企業的改革,黨建工作不斷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黨建工作者必須重視這些問題,并且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應對的措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創新。從而能夠使黨建工作順利開展,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范華. 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于在新的社會階層中發展黨員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12)
[2] 張健. 新時期深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研究[D]. 太原科技大學,2012.